◎本文作者 | T博士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你好,我是T博士,希望帮助你买保险时一不买错,二不买贵。储蓄险买大陆or香港的?重疾险选定期or终身?这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分别用两个案例来谈谈。
Z女士,60岁,考虑为自己投保储蓄类保险用作养老金,大概每年缴10万美元,5年缴。之前有保险顾问为她做过两个香港的方案,都是香港保诚的产品,一是特级“隽升”,一是“月享钱”。因为客户有意向移民,所以她考虑在香港投保养老金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两个产品是不是适合她,我们来看下。
请留意,每年提取的43704分为两部分,一是保证金额,一是非保证金额。前两年的提取都是非保证金额,其他年份非保证金额是保证的2-3倍。所以,不仅每年提取43704美元也好,还是提取后“70岁户口有54万美金、86岁户口有44万美金、101岁户口有188万美金”也好,都是基于分红达成计划书演示的结果。也包括“若一直没有提取过现金:至66岁,其账户价值为40万美金;至86岁,其账户价值为177万美金;至101岁,其账户价值为496万美金。”这些数字,看上去很诱人,也是基于分红达成预期,而不是确定的金额。请和T博士一起看下这份保单的退保价值(即现金价值):
退保金分为三个部分:保证部分、归原红利、特别红利,三者之和才是这位保险顾问说的金额,而保证的部分是多少呢?保单第19年,保证的退保金才和总保费持平。那我们看下分红的达成情况呢。香港保监局从2017年1月1日起要求各大保险公司在自己的官网上披露过往5年的分红实现率(大陆还没有这政策),特级“隽升”计划2是2018年上半年推出的产品,目前还看不到分红达成率,我们看看它的鼻祖“隽升”的归原红利和特别红利的达成率吧,下图是香港保诚官网公布的数据:
如果你是客户,你满意吗?如果是我,我当然不满意,但如果长期持有的话,我也不在意这几年的分红达成率。因为,“隽升”系列是英式分红险(即保额分红的保险),分红分的不是“面值”,是“面额”。打个比方,它分给我的是多少股的股票,至于这些股票值多少钱,需要等我卖出(退保)的时候才知道值多少钱。所以,上面的分红达成率是指原本投保的时候计划书演示要分我100股,结果只分了58股。只要保险公司投资得当,这58股最终的收益可能也会不错的。但是前提是,我得长期持有这份保单。香港保诚的“隽升”系列、香港友邦的“充裕未来”系列,都是适合长期持有的,至少15年,最好二三十年乃至更长,如果3年期交、5年期交,持有25年左右,这类产品肯定会回本,预期年回报有年复利5%左右,即便分红达成率打个折扣,也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位客户60岁了,很快需要动用这笔钱,不适合这类需要长期持有的产品。
和解释“隽升”一样,这位保险顾问也是根本没有告诉客户,计划书里哪些是保证的,哪些是非保证的。T博士和你一起看下“月享钱”的计划书:
每年提取的35435美元里,30000是保证的,5435美元是非保证的,25年后的71026美元全部是非保证的。这款产品已经比“隽升”适合这位客户了, 但还有欠缺。因为“月享钱”是一款25年期的保险,25年后咋办?作为养老金最好能终身领取,活多久领多久,和生命等长。我建议客户,因为她考虑移民,选择香港保单是可以的,从养老的需求出发,可以选择香港某公司的一款万用寿险,如果持有12年,有保底每年3%的派息,将来可以转为年金,保证有一笔和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也可以不转年金,每年主动提取)。收益比“月享钱”高,即便25年后,在和“月享钱”同样领取的前提下,投保或身故能拿回的钱也比“月享钱”多9万美元。一年后,客户联系我,说移民计划有变,还是会在大陆养老,希望我推荐一款大陆的养老金。那时候最适合她的养老金是“如意享”,赶在61岁生日前完成投保,年交60万,5年交,65岁后每年可以领取养老金12.6万,开始领取后,本金300万基本一直在,90岁时除了累计领取的328万,保单里还有326万,客户可以视乎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要不要部分提取出来。下图的数字都是合同保证的、确定给付的。
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客户的需求——长期持有还是短期要用、这笔钱作什么用途、在境内还是在境外使用,根据客户的需求给出建议,最最关键的是,保险顾问不要有销售误导,哪些是保证的哪些是非保证的,客户有知情权。
客户A女士,34岁,月嫂,独自在广州工作先生和孩子在老家,她是家里经济支柱。她想买一份重疾险,某保险公司代理人给她的方案是这样的:
年交保费近5600元,保障是重疾或身故保障16万(单次赔付),轻症保障3.2-9.6万,意外伤残20万,意外医疗2万,以及百万医疗险。我觉得16万的保额太低了,万一发生重疾,不仅意味着大额的医疗支出,还伴随长期收入断流,保额低了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重疾险部分:保额50万,每年3800左右的保费,交20年保障至70岁,70岁前如果发生轻症,额外赔付15万,后续保费不用再交合继续有效,万一发生重疾,再赔付50万;没有身故保障。
重疾固然是年龄越大发生的概率越高,所以保障终身的产品比定期的更好。随着医疗的进步,罹患一些重疾后也会长期生存,将来发生二次重疾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在保费增加不多的情况下,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比单次的更好。但是,所有选择都是要根据客户的情况来定的。这位客户如果选择保障终身的、多次赔付的,同样的保额,保费支出太高了。保额优先的前提下,我做减法,先把70岁之前的保障做好。否则,万一70岁前出险,16万起不到足额的保障;70岁后出险,16万也不值一提。为了压缩保费,舍弃重疾险中的身故赔付。医疗险单独配置,我推荐了续保和服务更好些的产品,可以突破医保的限制,可以报销医院以外药房买的药。750元配置一份50万保额的意外险,2.5万意外医疗保障,5万猝死保障,意外住院500-1000元补贴一天。
再用700元左右,配置一份定期寿险,保额100万,交20年保20年,万一不幸20年内身故,保险公司赔付100万,父母、孩子不至于经济上太受苦。我用四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起来,转移大病、身故、伤残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总保费增加不多的基础上,保额增加了一倍不止。可以的,尤其是同类产品,是可以有个大致的评判孰优孰劣的。但是,可以说绝对地说哪个产品好哪个产品不好吗,尤其是不同类产品?不可以,因为要看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我2019年经手的觉得很自豪的案子。自豪不在于客户保费多寡,而在于客户的信任,我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情况,在最大范围内帮助他们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障方案。保险经纪人的价值也在于此。添加下方微信,即可免费获取25节保险公开课,以及免费保险咨询1次,名额有限,仅限前500名。
重疾险新规后原位癌不赔了、甲状腺癌只赔30%、轻症只赔30%?新规前后如何选买到最划算重疾险?周四(9月24日)晚上和大家分享,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听课。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达成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COT、TOT标准,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团队秉持中立、客观、诚信,追求专业精进。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