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密博德嘉联创始人林锋:1年融资10亿元,打造医生集团的“机场”逻辑

在医生集团领域里,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以下简称“博德嘉联”)一直是备受瞩目的拓荒者,也是领航者。

2016年3月8日,博德嘉联获得了中国第一张带有“医生集团”字号的工商营业执照,也开启了医生集团在中国身份合法化的大幕。

2017年4月18日,博德嘉联宣布与引入香港新新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的10亿元战略投资,并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双方手笔之大,令业界咂舌。

近日,博德嘉联又因联合创始人谢汝石在朋友圈宣布离职一事,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甚至引发了医生集团这个新生事物何去何从、如何修成正果的顾虑。

那么这2年多以来,博德嘉联发展如何?未来有何规划?它的这些路径于医生集团又有何借鉴意义?

9月2日,动脉网记者来到博德嘉联广州的办公室,见到了其创始人林锋,通过长达5小时的深度专访,试图还原国内第一位吃医生集团“螃蟹”的掌舵人的发展逻辑。

从国内诞生第一张医生集团牌照开始,到行业大好

作为医生出身的林锋,从没有想过能获得资本的亲睐,走上创业的道路。但岭南人忠厚、和善又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基因却深深印在他的身体里,促使他最先与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成立了医生工作室,这也是他最初推演“医生集团”的雏形。

当时他没有想过跳出体制做医生工作室,因为跳出体制意味着放弃公立医院所有利益,这种取舍很艰难。那时的林锋已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担任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在胃肠道微创及腹腔镜手术方面已经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

为什么叫医生工作室?林锋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所做之事同个人开诊所的行为区分开来,医生工作室从一开始就是一支团队在战斗,如此一来,患者认可度也很高。

出发点决定整个集团发展是否长远。因为他平时经常去国外交流学术,所以对于国外的医疗模式也了如指掌。在国外,医生的执业方式有三种——医院雇员、自由执业(自行开诊所)、多点执业(合伙经营)。其中,多点执业占了80%以上,世界闻名的医疗机构梅奥诊所正是医生团体执业的开创者。

加上他自己也曾开展了医生工作室,所以希望将医生集团这种模式引入中国。2016年3月,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获得深圳市颁布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之所以是首张,林锋认为他想干实事的想法已经得到了政府支持。“之前在工商词条上,根本就不能注册‘医生集团’等字眼。”

由此,“医生集团”使医生可直接注册到医生集团。同时,医生集团也能名正言顺地直接按诊断、治疗服务向病人收费,再向合作医疗机构支付平台使用费。这意味着医生集团已成为可独立开展业务的新业态。

紧接着,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值得关注的是,纲要明确指出“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

这是“自由执业”第一次写进“国字号”的文件,也是“医生集团”第一次写进“国字号”的文件。

医生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推动医生自由执业,有利于提升医疗人才价值,促进医疗服务下沉,夯实基层服务根基。

从深圳市发出第一张医生集团营业牌照,这种突破不仅激活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健康产业整个生态圈,还通过政策创新驱动,开放分工合作,以局部的‘鲶鱼效应’推动深圳医改,甚至是推动整个国内的医改。

自此,医生集团正式在中国拉开序幕,截至目前,有相关媒体报道国内医生集团数量有960多家,全国医生集团数量已经近千家,达到了960家之多,其中深圳以开放的政策独占鳌头,2年间已有500多家医生集团,内陆一些城市对医生集团的政策容忍度和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如陕西、河南、四川等省份的医生集团数量2018年以来显著增长。

而上海、山东等省份最近几个月都出台了鼓励医生成立医生集团的新政,如上海的健康服务业50条指出,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以“名医、名术”为核心,鼓励发展各类医生集团和特色诊所;山东济南市卫计委联合济南市工商局、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下发《关于实行医生集团执业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放开医生集团的工商注册。相信在政策开放的推动下,这些地方的医生集团会迎来诸多利好,数量也将会迎来更高增长。

医生流动后,资本接踵而至,曾一度被资本热捧

在这些医生集团中,很大一部分医生集团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因为医生是医疗领域最核心的资源,似乎拥有医生,赚钱变得很容易。

面临资本,以博德嘉联为代表的这批医生集团似乎一直占有主导权:最早走出来的这批医生集团,数量偏少,且医生普遍年资较高,自有品牌效应强,确为“优质标的”。

林锋表示,博德嘉联拿到牌照后,当时还没有手写的商业计划书,约有三十多家投资机构对其表示投资意向。在选择资本方面,他首先的要求就是资本要懂的医疗本质、真正办医的——其次,无论是多大资本,医生必须做到主导地位。

经过多次筛选后,林锋的第一轮投资选择了松禾资本和重山远为投资中心,其中松禾资本创始人历伟先生父亲是经济学家厉以宁,金额达数千万元。

很快,林锋又与由前香港财政司长、现南丰集团董事局主席梁锦松等创立的新风天域集团达成合作。该集团的定位是创业投资公司,此前已有数起医疗投资经验,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博德嘉联的支持将10亿元人民币起,资金将用于新建广东省内的综合医院及进一步完善手术门诊中心。

事实上,在过去2年间获得融资的医生集团很多。比如华医心诚、大家医联、麦豆医生集团。凯尔瑞肾内科医生集团、首都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等,轮次有天使轮、pre-a轮、A轮,并且大部分医生集团的金额都不低。

“融资前,医生集团是一种组织,医生们凭借契约精神聚合在一起;融资后,医生集团思考的则是如何‘盈利’变现。”林锋直言。他认为,或许医生集团在没有想好商业模式时选择牵手资本,对其发展并不一定合适。

此时,医生集团需要思考:如何形成商业闭环?该不该引进资本?什么时候引进资本?

对于博德嘉联的发展,林锋便是用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来一步步完善商业路径。他认为形成完整的诊疗流程,医生是需要实体医疗机构作为职业场所(医院或诊所),来做手术、看病人。这都是医生的最本质价值,无论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还是以医生集团的形式都是如此,对于医生而言,只要将这个层面的任务完成得优秀,医生“存活地非常容易”。

如果医生集团仅仅是一堆医生在一起自由执业而已,此时也就不需要融资,这种轻资产模式,很难找到付费方,选择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就好了。如果是要进一步扩大医生的价值范围,试图完成一点别的事情,可考虑引入投资。

这也是博德嘉联的获得巨额融资后,林锋这一年中他不断地推演医生集团的发展路径,书桌堆满了厚厚一叠的草稿纸,至今仍然还保留着,每次有人打扫他的书房,他便说:“我书桌上的草稿纸不要动,很多没有想通路径,后续在以后的时间里突然又有新的解决方案了,丢了便再也找不回来了。”

同样,这也是博德嘉联能够不断获得融资的原因。此前重山资本创始执行合伙人鲁东成还表示,医生集团这一医疗服务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方向,而且医生集团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希望能以资本的力量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助力医生集团模式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加入医生集团,也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生集团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线下资源缺失,盈利模式不清晰等。

此时的资本也迅速冷静下来。巴菲特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对于方兴未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医生集团来说,能够获得资本青睐自然风光无限,但那毕竟还是少数,医生集团在中国目前还刚刚起步,并没有一个成熟或者被验证的模式,经过爆发之后有多少能存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还需要不断摸索。

医生集团多种变现路径,他选了最难的一条路

如果说2016年是医生集团井喷年,那么2017年则是他们纷纷转向线下的转折点,仿佛这是实现医生集团变现的一条路径。

即使如此,医生集团走向线下,也有多种路径。比如与实体医疗机构、建诊所、建医院。林锋认为,比起动辄千万造价的诊所或亿元级别的实体医院建设,与实体医疗机构合作成本最低,也是目前大多数医生集团选择的路径之一。

然而,与实体医疗机构合作,医生集团需要聘请运营团队,帮助其处理诊疗以外的事情。如拓展合作医院、排期、宣传等。因为中国的患者,认庙不认和尚,离开公立医院的医生不再具有天然的获客优势,加上地域的局限,北京的知名专家到某个县城去出诊,或者知名度还不及县城某位医生。

医生出名有2种,一种是在学术界有名;另一种是在患者间有口碑。但是林锋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不大。这也就是医生离开公立医疗机构,很难形成个人品牌的原因。

而获得融资后的博德嘉联,它选择的是既建设医院,又建设综合门诊部,林锋希望建立功能分级的医疗服务网络。“我们的计划是建立中国的凯撒集团,除了医院之外,我们还会进一步建立手术门诊部,并吸纳更多自由执业的医生。整个集团还将发展保险产业,并进一步整合旗下的医疗资源。” 林锋表示。“未来,我们还要建立自己的保险体系,目标就是成为美国的凯撒集团。”

在发展过程中,博德嘉联与资本之间也形成良好的分工协同,实体医疗机构主要是新风天域负责搭建,博德嘉联负责医生集团的运营。目前,博德嘉联已经在深圳市和惠州市建立了2家综合门诊部,日门诊量约数百名,广州的实体医院还有19天便装修完成。

其中深圳市罗湖地区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门诊手术中心,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涵盖外科全科、内科全科、儿科等科室,医疗配备齐全,同时具备可操作手术的日间手术室。

同时门诊部和日间手术中心的建立从功能上和服务环节上都做了大量的创新,不仅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全职医生团队,还有覆盖34个学科的300多名权威领域的签约专家作为支撑,也是第一批引入香港医生的基地,为新医院的培养人。

不仅提供24小时预约制医疗服务,还提供中文普通话、粤语、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服务,为客户创造国际化语言就诊环境。

而惠州市则是一家以常见病为主,定位基础医疗的综合门诊部,诊疗费仅几十元,接入了医保。但做手术的病人占比相对较高,这与博德嘉联本身的医生团队擅长的领域有很大关系,林锋本人就是胃肠外科专家。博德嘉联会还融合更多互联网医疗平台,以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除了医保以外,博德嘉联也接入了商保,与之配套的产品还有健康管家,服务内容包括健康建档、体检方案、健康管理和口腔保健,林锋希望形成“客户+医生集团+商业保险”的商业闭环,如美国的凯撒医疗。

在人才方面,林锋不担心医疗人才难招聘。他告诉记者,博德嘉联目前的医生团队大概有300多名医疗专家,覆盖了34个临床学科。其中全职的医生大约100人左右,护理团队按照医生1:1的比例配备,以此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他想做各大医生集团的机场,欢迎医生降落

然而,林锋的梦想远不止于此。他希望医生集团与医生的关系,应该像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关系,签约不同的航空公司,定价、服务档次均由航空公司来决定。

各大航空公司之间可以共享乘客,也可以选择各自的航线,打造差异化服务,同时还可降落于其他合适的机场,主要是看地勤服务于硬件水平。

而博德嘉联作为一个“航空母舰”未来要打造的医院,就是一个能够欢迎其他优秀医生集团的母港,“一个开放的平台”。

在他的设想中,打造医生集团的生态,医疗生态。以“航母战斗群”的思路,先建立“补给舰”、“驱逐舰”等小舰艇,每个小舰艇负担不同的专科力量,最后再建立航空母舰,成为最高精尖的综合实体,让所有的医生及医生集团的团队可以进行实体落地的工作,带动起人员的流动。

他认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Medical mall,真正的共享医疗。在这里拥有医院设备齐全且质量佳,能够满足任何医生的需求。所以线下基地建设林锋一直以三甲医院的标准来购置医疗器械。目的是让医生能够对病人进行全程化的诊疗服务,让医生有发挥技术的空间。

“对于大陆人甚至大陆医生来说,可能都不太清楚澳门的公立医院是哪一间,因为最优秀的一批都是私立医院”,林锋说道:“我认为私立医院要做到的就应该是这样,而像台湾的长庚医院,美国的克利夫兰诊所这些一流私立医院,其实都是医生出来做的。我乐观地认为,我们一定有机会。”

虽然实践的过程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希望还是要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林锋来说,平时除了管理医生集团以外,主导医疗和管理分开,由总部将统筹各个分公司和各家医院/基地,发挥管理中枢的作用。构建优秀团队,按流程和制度办事,实现以制度管人,约束人的机制。

同时,他也在每个博德嘉联实体医疗机构内,都设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本职工作,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创业只是他帮助更多患者的一种方式。”

延伸:回应近期博德嘉联谢汝石离职

采访接近尾声,针对目前博德嘉联谢汝石在朋友圈自己宣布离职,林锋这样回应:

第一,博德嘉联是新风医疗战略布局上重要的一环,签约时根本没有对赌协议,完全尊重医生集团的发展。

新风天域首席执行官吴启楠在8月21日内部会议上宣布新风天域的大湾区战略,强调博德嘉联是新风医疗战略布局上重要的一环,将全力支持博德嘉联在大湾区的医疗扩张,对博德嘉联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近年来,新风天域接连投资了医生集团、康复等医疗产业,围绕中国医疗全产业链,做延伸布局。

第二,对于谢汝石,公司只是调换了其岗位,从原来是CEO变成了副董事长,股份也未完成交割。关于他朋友圈主动宣布的离职的做法,我本人和公司董事会暂时不做任何评价。

第三,我们已经聘请了宋军先生为博德嘉联医生集团总经理,他将全面负责公司的运作。公司全体员工都会全力配合支持宋军先生工作,相信公司在宋军先生的带领下,共同奔向医生集团辉煌的明天。

第四,博德嘉联核心价值观-诚信、感恩、务实、奉献!作为行业先行者,我们知道在发展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但博德嘉联团队仍然坚持、坚信,希望给中国医生集团发展带来一抹清风,注入新的活力。

*文中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文|罗美

微信|qwe2012520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识别,即可报名

点击一下,领先大步

近期推荐

★ 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已成投资风口

★ 数字化疼痛管理解决过度医疗和滥用药物,三星、飞利浦已介入,国内市场近乎空白

蚂蚁金服之后是阿里云,为什么是阿里跑出了数字化时代漂亮的第二曲线?

★ 德联资本是如何做医药投资的?

植发专题

★ Histogen

★ 全球植发之父William R. Rassman

“医药数字化转型”专题

★ Oscar health ★ Cedar

Verge Genomics ★ Veeva

GSK  ★诺华  ★ 辉瑞 ★ 默沙东

CBinsight最新报告

★ 制药行业转型的6个方向

★ 全球顶尖的20家药企风险基金投向何处?

★ 盘点全球40余家AI辅助制药企业

★ 电子处方成千亿处方外流市场标配,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零售药店在如何布局?

“心理健康+案例”专题

★ 医童康 ★ 心之爱

★ Talkspace ★ 壹心理

★ Headspace ★ 暖心壹疗

★ 互联网+心理服务能否让用户买单?

★ 35家海外数字心理健康企业盘点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