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医疗又现新动作:抢单?指派?兜底?此莆田非彼莆田
7月30日,“2016福建省医疗影像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暨莆田市第六届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福建莆田三迪希尔顿逸林大酒店3 楼宴会厅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是由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莆田市卫生信息协会主办,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以“聚焦健康大数据,驱动未来医疗价值”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活动。在本次会议中正式启动了莆田市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为此,福建省莆田市卫计委副主任张启林先生为该平台进行了相关介绍。
福建省莆田市卫计委副主任张启林在会议现场
据介绍,莆田市从2012年开始在全市各医疗机构统一建设区域PACS,开展影像远程集中会诊,成立三个市级影像诊断中心,分别挂靠在三家三甲医院,为所挂钩49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影像远程集中会诊。目前,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12多万份影像报告的审核与修改。
为进一步促进莆田市医学影像集中诊断工作,莆田市卫生局特别发布相关规范通知,形成医学影像发展的配套机制。
1、明确影像检查必须使用PACS系统,未经影像中心审核,基层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影像检查报告。
2、明确影像中心审核时限要求,超过2个小时取消审核费用,超过24小时倒扣审核费用。
3、明确影像检查费用分成:设备检查费,报告书写费,报告审核费,原则上按照70:15:15的比例进行分配。
4、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加收影像检查会诊费,费用列入新农合报销。
从莆田市2013年-2015年影像远程会诊的统计数据来看:基层医疗机构的报告修订率平均在50%,每年的送会诊数、审核量在不断减少;某些特定月份在送会诊数增加的情况下,市级影像诊断中心的审核率骤降。这些数据说明了影像数据发展中存在的3个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仍不高,医患矛盾主要集中于基层医疗机构;
影像远程会诊缺乏长效的机制;
影像远程会诊费结算问题导致上级医生审核积极性下降。
国家自2015年开始大力推动“互联网+”,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此,福建省也相应的开始部署“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项目”,提升信息化工程,开展互联网+医疗,建设“全球影像云”,推广影像云存储应用,实现医院无胶片化。
全球影像云的实施是拓展了福建区域PACS的内容,推进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但是仍没有真正解决影像远程会诊运行的长效机制。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影像远程会诊审核及时性等问题,建立影像远程会诊的长效机制,结合我市影像远程会诊的实际,开拓思路,创新影像远程会诊模式,打造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
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为建立影像专家库,自愿签约原则,抢单指派兜底模式,加强影像质控及基层影像诊断水平等级评审这4大内容。随着签约平台的推进,将在5个方面展现出明显的平台效益。
1,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由现实的“硬中心”变为虚拟的“软中心”,拓展了影像专家的范围与水平,使影像专家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方便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会诊;
2,签约模式由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变更为影像医生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签约,并引入医生的考核机制,增加了影像医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抢单指派兜底等模式的应用解决之前单一的会诊模式,不仅为基层医疗机构增加会诊模式选择,还兼顾了基层医疗机构、影像医生、患者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4,借助平台接入的第三方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很方便为莆田提供疑难杂症的会诊,还可以为义诊的影像专家提供平台;
5,影像无胶化应用及互联网集中云存储,可以实现医生和患者实时的影像资料调阅;通过二维码授权,既便于专家会诊和咨询,又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可以为医院减少影像归档设备、耗材打印、光盘记录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张启林先生介绍说莆田市在继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后,将继续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深度挖掘平台功能,利用“健康莆田”微信公众账号、移动APP等开展检查预约、付费、居民健康档案查询、报告主动推送、影像自助打印等便民服务。
同时借鉴“互联网+医疗”的影像远程会诊新模式,进一步拓展基于互联网的检验、心电、慢病管理、病理等远程会诊系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力打造虚拟全科医生平台。通过对健康大数据统计、挖掘、分析,开展智能临床诊断,加强疾病预防,促进健康管理。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liu.d@vcbeat.net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投稿:tg@vcbeat.net
授权:xi.n@vcbeat.net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注动脉网官方微信号:vcbeat或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