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目科技:治愈眼科领域的“不治之症”,推出眼球震颤治疗仪和青光眼治疗仪

“超目科技的研发,全部源自临床的大胆创新。”王乐今教授指出。

王乐今教授是眼科器械公司超目科技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眼科领军人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首席科学家。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他32年来奋斗在临床一线,在治愈了无数患者的同时,也发现了眼科疾病治疗的痛点。

(图注:超目科技创始人 王乐今教授)

基于对临床痛点的挖掘,2004年以来,针对眼球震颤、青光眼等疾病,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植入式眼球震颤电刺激器、植入式青光眼微引流泵两款眼科器械产品。

其中,植入式眼球震颤电刺激器产品采用超小型头皮下植入,目前已成功完成8例人体实验,将造福全球700万患者;植入式青光眼微引流泵项目,通过重建生理通道,可彻底治愈青光眼,该产品将有望解决全球约6000万患者的视力问题。目前这两款器械产品临床试验效果突出,正在积极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2023年实现上市销售。

10+年创新研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

作为国家CFDA医疗器械和创新药审评中心专家组成员,王乐今教授表示:“目前在创新型器械领域,国内整体自主研发的能力还很不足。”

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医生肩负了历史使命和现实使命。一方面,新时代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允许医生探索更多新的疗法;另一方面,新兴一代的医生也需要肩负起现实使命,不断开拓创新,让世界看到更多的“中国创新”。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被称为眼科领域的“不治之症”。眼球震颤在新生儿群体中发病率为千分之一,85%的患者患有弱视,学龄期无法正常入学,成年后在工作中饱受不公正待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全国眼球震颤患者约有13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2万人;全球约有700万患者,每年新增10万人。现在治疗手段可以减轻眼球震颤,但不能根治。

王乐今教授每年接诊的眼科震颤患者超千人。在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后,他思考,既然眼球震颤是一种异常神经冲动导致的肌肉运动,是否能参考肌肉电刺激技术(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研发出治疗眼球震颤的刺激器?

“1961年,由Liberson发现FES治疗足下垂,我就在想FES能否与眼肌结合,设计出眼科需要的植入式眼外肌刺激器(Implantable Extraocular Muscles Electrical Stimulator, IEMES),从而消除眼球震颤、提高视力。”王乐今教授说道。

在提出这一设想后,2004年,王乐今教授开始深入研究。他通过对患者眼肌进行电刺激前后对比以及和正常人的对比,观察到电刺激对患者症状确实有效。“这个想法在2004年提出,此后一直在坚持试验,2008年左右开始专家论证,2012年开始尝试做设备,2014年我们拿到了国家基金委的重大仪器项目。”王乐今教授表示。

经过多年研发,大量资金投入,多次动物实验和8例人体临床实验验证,刺激器芯片和电极经过数次迭代,眼球震颤治疗仪的产品样机已初具雏形。

(图注:眼球震颤治疗仪)

王乐今教授介绍,其开发的这款眼球震颤治疗仪产品将有望填补眼球震颤治疗领域空白。参考起搏器和人工耳蜗定价,如果国内上市定价20万元,中国市场每年将有20-40亿元的市场空间,全球将有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图注:深圳国际眼科论坛,王教授就眼球震颤项目主题发言)

在眼球震颤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同时,王乐今教授没有停止对临床的探索。“哪里有痛点,就要从哪入手。”他在此基础上把研发聚焦在了全球发病率第二大的致盲眼病——青光眼上。

聚焦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推出青光眼治疗仪

青光眼是世界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6000万患者,其中700万人因此失明。青光眼被医生称为:“偷走视力的小偷”,症状隐蔽,75%患者诊断出青光眼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且青光眼无法彻底治愈。卫生经济学角度统计,青光眼患者从诊断到终老,半生就医和用药成本超过30万元。因青光眼导致的社会成本更加难以估量。

青光眼是因眼压升高而造成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的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压迫视网膜并损坏视神经,导致视野变窄,视力受损,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青光眼这个病也是特别难治,且治不好。我想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治愈这个病,对患者来说,再也不用担心未来自己眼睛看不见了。”王乐今教授告诉我们。超目核心产品——全球唯一的眼科植入式微引流治疗仪,通过芯片控制下的微引流设备主动引流,新建房水流道,可调控流量,将眼压精准控制在10-15mmHg之间;设备小巧,能够植入眼眶内,且手术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并发症少,能够彻底治愈青光眼。该产品代表了最先进的治疗方向。“主动控制并调节眼压的有源植入设备是探索青光眼治疗新方法的未来。”

目前这款产品正在进行临床开发,对于市场前景,王乐今教授十分看好。根据Global Data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青光眼市场将达到200亿美元规模,中国的青光眼市场也将达到172亿人民币。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及青光眼早期筛查手段的增加,青光眼早期干预及治疗的市场将不断扩大,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荟聚行业顶级专家,完成天使轮融资

基于两款前沿眼科医疗器械的发明,2018年6月,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团队成员均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工业大学等顶尖高校和机构,研发实力超强。

首席技术官王文思教授,系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微电子学院科研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芯片研发专家,全面负责公司技术研发;CEO王天放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硕士,清华大学MBA,创投经验丰富,负责公司融资、运营和项目管理工作。研发总监王登伟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拥有20年工作经验,理论和产品开发实战经验丰富,曾任中科院高级工程师、上市公司和外企研发部门经理;医学负责人苗泽群博士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拥有两项发明专利,负责临床医学。

(图注:超目科技团队)

出色的创新产品+顶级的技术人才,超目科技在成立以后就频频获得资本的关注和青睐。成立之初即获得水木创投和北大医疗联合领投的天使轮投资。

同时,在国内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超目科技也屡获殊荣。在2020年9月刚刚结束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生物医药行业决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中,超目科技均斩获了大赛一等奖,获政府、行业和社会资本多方面的认可。

谈到未来计划,王乐今教授表示,从产品上,未来将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同时在商业模式上也会有创新,其自主研发的眼科器械产品将不仅仅是单纯地销售,还将通过自建医院或者与医院合作的方式,直接指导病人使用。

“超目科技的最终愿景是实现搭建一个从教学、临床、科研、产业各环节打通的智能化眼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教授都可以创业,每一个学生未来都有发展,每一个病人都得到好的治疗,而每一家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发展的企业,都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王乐今教授表示。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你须寻得所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