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孙承宗——一代民族英雄的博学与诗才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人。他既是明末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著名的东林才子钱谦益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他的诗词创作气魄恢弘,雄奇豪放,风格直追稼轩气象,是明末著名的边塞和英烈诗人;此外,他还在方志学方面也造诣颇深。

孙承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能出将入相的政治家。在内阁,他大胆改革,推行法制,振刷朝风,使京师官风为之一变。在边关,他知兵知战,富有韬略,堪称文武全才。在当时党派纷争的复杂政治形势下,他以大局为重,不群不党,超然卓立,力倡和衷,维护团结,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孙承宗在世的时候,时人对他就有极高的评价。朝臣说他是“在朝朝重,在关关重”,皇上的圣旨对他的评价是“汉则孔明,唐则裴度”,将孙承宗与诸葛亮相并比。孙承宗去世之后,他的对手清朝人也对他评价甚高。例如《明史》是清朝人修的,在整部《明史》中,立传的文武大臣有两千多人,大都是几个人的传合作一卷,只有孙承宗是一人单独成卷,可见清人对他的重视。《明史·孙承宗传》后面的赞语说:“承宗以宰相再视师,皆粗有成效矣,奄竖斗筲,后先齮扼,卒屏诸田野,至阖门膏斧鑕,而恤典不加。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作为一位大学者,孙承宗在入仕以前曾经多次为人课授子弟,传授易经、孝经等学问,考中榜眼后长期在翰林院担任史官,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后来又成为最杰出的帝王之师。晚年,他经常与鹿善继、孙奇逢在一起切磋学问,被称作“范阳三杰”。明末清初北方儒学的发展,如王余佑开创的燕南学派、颜元所阐扬的唯物论思想,都与其有渊源关系。作为方志学家,孙承宗编撰了《高阳县志》和《保定府志》,还为《青州府志》、《陕西通志》、《大同府志》等写了不少序言。

孙承宗遗留的军事著作有《车营扣答合编》。这是他在督师蓟辽,经营辽西防务时,筹划反攻辽东与其属下讨论军事问题的记录整理而成的。全书共一百零八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向人们展示了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雏形,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清同治七年(1868),此书汇刻成书,共四卷,7万余字。

孙承宗去世后,著名文坛领袖钱谦益曾亲为其撰墓志铭,并连撰两篇祭文,表达他的哀痛之情。此外,他还亲撰了《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洋洋洒洒近五万言,占了《初学集》整整一卷,为古今传状碑志的罕见巨制。常熟人王应魁评价它为“上攀史、汉,平揖韩、柳”。此长篇行状全面记录了孙承宗的人生历程和丰功伟绩。此文记载孙承宗最后的一次乡居生活时说:

公里居七年,门无宾朋,室无媵侍,居无玩好,出无舆从。危椽老屋,粝饭事酒,丛书散帙,篝灯讲诵。夏扇冬炉,孙子夹侍,整襟危坐,俨如图刻。不读非圣之书,不作无益之文,身经奄难,戒心汉、唐,撰次《今古中官志》,区明其贤奸祸福,以作殷鉴,丹铅甲乙,夜分而罢。关门旧将故卒,每剌边遽以报,尺蹏片纸,藏弆几案,未尝不彷徨屏营,忧形于色也。

在风雨飘摇的危难之时,尽管孙承宗难于免除忧国之心,但却难得具有了可以重回安静书斋的机会。

孙承宗的诗诚如其人,上溯盛唐,有边塞雄浑豪壮之风。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曰:“公近体绝句,摹仿唐人,特有风调。”其近体绝句如《谒杨太常椒山祠》写:“杨公负奇颖,舞象成奇调。孝友白天植,义烈为谭笑。两疏志竞酬,一泓血未耗。代隔名逾尊,祚薄神复耀。我来采芳芷,洒泣一凭吊。”《杂咏》:“汾阳亦鹿官,而动合至理。君宠恩自渥,宠去恩未已。部曲即散落,国难忍不弭。单骑岂忘身,胸中早定矣。其处观军容,乃成大君子。相州就节度,谁咎公无纪”。

多年的军旅生涯,马革裹尸,使孙承宗的诗自然而透凌厉之气,多有唐人风骨。钱谦益所纂的《列朝诗集》共收孙承宗的诗作二十首,其所撰小传中评:

公生长北方,游学塞下,钟崆峒戴斗之气,负燕、赵悲歌之节;为文章,雄健深厚,似其为人,不烦绳削,不事模拟。每一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河竞注,云雾讯集,波澜灏漾。虽未敢方诸古人,实近代所希有也。

孙承宗曾著三十五忠诗,见之于《高阳集》卷三,亦收入《启祯两朝遗诗》。此组诗悲悼东林党同仁冷风热血,洗涤乾坤之忠义精神。诗风慷慨,情深意长,堪称三十五人之真实写照。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先生自任天下之重,尽瘁师中。司马之檄方驰,乐羊之箧已满。见危授命,无愧全人”。如录赵南星诗:太宰厘群辟,中权向四星。良心议逗髦,那忍独为醒。雅志闭杨墨,有怀辨渭泾。投荒天更远,终自在朝廷”。全诗如同像赞,刻画了赵南星慨然以天下自任,决不屈服,大义凛然的姿态,即使大志未聘,谪居荒远,亦不忘忠心报朝廷的一片赤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