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里的《诗经》【738】
“一个人有目标的时候,他做什么都是有用的,哪怕他是在看电影;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他做什么都是没用的,哪怕他是在学习。”
以前一直都认为刷剧是闲人才做的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把81集的大型古装剧《芈月传》刷了两遍,昨天开始看第三遍,才意识到,我错了。
以前追剧,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醉心于剧情,一部电视剧看完也就看完了,最多也就是认识了几个演员,与朋友谈论的充其量也就是哪个演员好看,后宫谁的争斗手段更高一筹等等。
但是,现在看剧,带着不同的目的去看,关注点从之前的宫斗转移到了学问上。
《论语》中有记载,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学《诗》乎?”
孔鲤答:“未也。”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在孔子看来,谁能与他谈论《诗》,那一定是达到一定学识水平了。
而在学生看来,能与老师谈论《诗》,是老师对自己学习水平的极大肯定。
《芈月传》中阳灵台泮宫大比,黄歇在比试中谦谦有礼、文采风流,不仅备受群臣称道,更收获一众公主的芳心,最终一举夺魁,让人记忆犹新。
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篇,之后讲的内容基本上都记不住,但是放在电视剧里,看了几遍竟然都能记住了。
对于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
公子勒的见解是:“孔子作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其中国风一百六十篇,是学习各国语言和风俗的起步,行走列国,若是语言不通,以国风诗篇交流已成常例,所以说'不学《诗》,无以言’便是如此。”
公子歇问:“既然国风是重中之重,为何列国习诗都先习颂?”
他紧接着答:“习诗之所以先习颂,颂乃宗庙之礼。习颂之时,习礼仪、通音乐,做人以礼行天下。然后再是学雅,通晓周天子历代之功业,而知王朝兴废。更要紧的是,雅言是周城所用的语言,也是列国通用的官方语言。此后,再学列国之风俗和语言,这便是习国风了。这样便可以点及面,一通百通。”
《论语·述而》篇第17章有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古代没有普通话,所使用的通用语言就是“雅言”。孔子三十岁开始收学生,相传弟子三千,来自天南地北,语言各不相同,孔子就是用雅言来讲学的。
有公子问黄歇:“依你所言,既然习诗先习颂,那么,风雅颂的次第应该为颂在前,雅为后,风更次之。”
黄歇解释道:“风以感发人之良心也,人心正而后有正论,风在前,雅在后;朋友正而后君臣正,故大雅次小雅;君德正而后成功,故颂次大雅。所以,诗三百篇中,雅颂皆起于风,而次于风。”
这一段看完之后,我理清了《诗经》中风雅颂的关系。
在被义渠人打下悬崖之后,黄歇死里逃生,但是却暂时性失忆,忘记了自己是谁。后来,他跟随养蜂的老伯到了齐国,听到小童吟诵的《诗经》“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黄歇一下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过往的一切。
黄歇在电视剧中风度翩翩,一言一行都文质彬彬、无可挑剔。如果我们也期待可以像黄公子一样,在被人提问时这样不假思索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以理服人,唯有不断读书,持续学习。
书读的多了,思考深度会增加,见解也会愈发独到周全,举手投足之间皆是礼仪风范。
毕淑敏在《柔软的时光》里写到:“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就是读书。”
她还说:“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