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一生经验:心血管病三味药

老中医一生经验:心血管病三味药,满满的干...

老中医一生经验:心血管病三味药,满满的干货!
1、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具有补气不燥,滋阴不腻的特点,为心脏病补益方之祖。若气虚偏重,还可加入保元汤(黄芪、肉桂、炙甘草、人参),名为保元生脉饮,具扶心阳的作用。若加入四逆汤,为抗休克合剂,用于心衰,有回阳救逆、益气养阴之功。
2、丹参、赤芍、川芎(小冠心2号):此方取自冠心2号方(丹参、赤芍、川芎、降香、红花),为治疗胸痹心痛血瘀证的主方。
3、红景天、茶树根、甘松(红茶松散):三味合用,有活血化瘀、改善缺氧、调整心律的作用。
4、瓜蒌、半夏、薤白(瓜蒌薤白半夏汤):此为治疗胸痹心痛之主方,有宽胸散结、除湿降逆、通阳活络功效。心胸憋闷者,加重薤白用量;舌苔厚腻者,加重半夏用量;大便不爽者,加重瓜蒌用量。若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用更好。
5、檀香、降香、冰片(二香一片散):此三味以芳香透窍为胜,重点是开灵窍,宽胸膈,止心痛。三味合用,对于血脑血管疾病之神昏、心痛、头痛、胸膈满闷等,其药效快是其特点。
6、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二仁欢心汤):此方专为失眠、烦躁而设。心阴不足,肝气郁结,心阴失养则失眠,肝气不展则烦躁。方取“二仁”养心阴,合欢皮舒肝郁,取效要素是剂量,酸枣仁一般用量较大,只有“酸收”才能安神;若烦躁甚者,可加莲子心、焦栀子,以除心烦火郁。
7、石菖蒲、郁金、远志(开窍醒神汤):三味合力,具有开心、解郁、祛痰、醒神之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之神志不清,语言、思维迟钝者。
8、茯苓、杏仁、甘草(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胸中气塞,短气”,三味合用,一渗湿,一宣肺,一缓急,对于湿浊痹阻心脉、肺失宣降、浊气上蒙所呈现的胸痹、短气、咳喘、眩晕等,颇为合拍,但要掌握舌象特点,即白滑腻苔为是。
9、元胡、金铃子、九香虫(加味金铃子散):金铃子散为金铃子、元胡,用于心胃之痛,偏苦偏寒,加入一味咸温之九香虫,具有温肾壮阳、行气止痛之效,可防金铃子散之苦寒性;常用此三味治疗心绞痛,以及顽固性胃脘痛,止痛效果快是其特性。
10、葶苈子、苏子、白芥子(三子宁咳汤):三子宁咳汤来源于葶苈大枣泻肺汤和三子养亲汤。三味配伍,其利气、豁痰、止咳、平喘作用显著,适宜于慢性心衰、慢阻肺及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缓解。
11、柴胡、麦芽、佛手(疏肝理气汤):老中医指出,治疗心绞痛,不可忽视疏肝理气。柴胡疏肝,人人皆知;麦芽疏肝,知者较少,张锡纯、张文甫先生曾指出,生麦芽疏肝,炒麦芽健脾;且麦芽又有生发胃气之作用;佛手疏肝和胃,药理研究认为,佛手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预防心律失常作用,故取之。
12、麻黄、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痉挛、狭窄,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等疾患。具有温通经脉、扶助心阳、改善循环、提高心率的作用。
13、高良姜、荜拨、川椒(小宽胸汤):此方取自治疗冠心病之宽胸丸,三味共奏芳香温通、散寒行气、通络止痛功效。凡寒凝络脉所引起的心绞痛,如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足青至节,四肢发凉,口唇青紫,遇寒加重的人,服用此药尤为适宜。
14、杜仲叶、霜桑叶、怀牛膝(二叶降压汤):此三味具有益肾、清肝、降逆等作用,此三味主要用于上实下虚之征。
15、黄芪、赤芍、防风(黄芪赤风汤):此方外可通经活络,内可通脉开窍,且药性平和,不寒不燥,在用量上依证有所侧重,疗效就会提高。
16、西洋参、三七参、苦参(三参调律散):三味协力,主要用于心脏病心律失常者,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等,但在应用时,应注意用量和加减;心动过缓者,可加桂枝、附子等;心动过速者,可加丹参、赤白芍等。
17、地龙、白僵蚕、三七(通络开窍散):三味配伍,主要用于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者,如见头痛、头晕、思维迟钝、反应迟缓、肢体不利等,具有显著的通络开窍作用。
18、豨莶草、桑枝、桂枝(双枝除痹汤):此三味具有疏通经络、祛风除痹等作用。用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肢体麻木、沉重、活动不利等。主药为豨莶草,此药从宋代开始用于中风后遗症,药性偏寒,生用还有清热解毒作用。若用于风湿痹症,以黄酒蒸制,药性就变得有点温性了;其他二味为通络引经药。

19、天麻、双钩藤、石决明(小天麻钩藤饮):此三味是天麻钩藤饮的君臣药物,主要作用为平肝熄风、祛风通络,是治疗肝风上扰、络脉不通之首选药。三味以除肝阳上亢之头痛、肢体麻木、目赤肿痛为特长。但在应用时,钩藤、石决明非量大难以取效。

20、茺蔚子、怀牛膝、川牛膝(却瘀导滞散):此三味主要用于高血压病。“却瘀导滞”即将瘀滞于上部的瘀血导引于下,使之循环无端,由此改善身体上下阴阳不平衡的状态,起到上病下治、清头明目、通窍活络的作用。

学习中医的经验体会

对于脉诊:
  其实现代的中医,能真正区别得出30多种脉的恐怕寥若晨星,但这么多脉如果用六大类来统领则好办得多,而且用此分类能基本上应付临床。哪六类?浮沉迟数虚实,当然再进一步,结代脉、弦紧脉都比较容易区别得出。脉无非从位置高低、大小、长短、形状来考察的。慢慢体会就会的。我没有师傅教我把脉,我就慢慢琢磨书本的描述,并且找一些老中医看过的病人或者孕妇,病历上写什么脉我就要求病人给我一个机会按一按加以体会。我就这样偷师学会切诊的。不过现在的医师切脉只按左右手笼统描述,而不象蒲辅周分得那么细(六部位),我想蒲老的办法是不错的,可以鉴别到各个脏器情况。
  对于药学:
  其实现代出版的临床中药学,对不同种属的同一种药(比如人参、牛膝)是有分别介绍的。我看的颜正华教授主编的《临床中药学》(厚1000多页),就分别对几种参的不同功用作了介绍,而且每味药后附有现代研究的化学分析成分以及引用一些杂志上介绍的新用途和不良反应及其预防。该书再版过但销量好现在找不到了。我买的是第一版当时(93年左右)才40元,后来97年左右再版涨到80元。如果现在再版恐怕要120元以上。该书本人认为编得非常好,因为它对一些要药作中肯的评价,这些“要药”(读书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字)往往是某个证的特效药,我用过非常灵验。另外朱良春的用药经验非常多,可买一本《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看。
  对于用药量:
  中药用量多少,应根据各人体质和病种而定,一般体质弱、脾胃功能及消化能力差的人宜量小,反之宜量多。急重症宜多,慢性病宜少。我常对慢性病的人开中药嘱其打成药末,用开水搅匀放锅内蒸几分钟待温饮。既节约药材资源,又节约病人的钱,而且由于吸收全面疗效特别好。象肝病、糖尿病的人,我都如法炮制,一般每天药费才一元钱左右。我治的糖尿病人吃中药粉,大概四十元左右就能使血糖恢复正常,维持稳定每个月约需40元左右。对于高血压,一般花300元~1000元左右饮中药茶就达到根治(西医认为高血压不可逆完全是放屁,我治的高血压病人没一个不根治的,当然有的病人需要饮中药茶一二年)。张锡纯治热病用石膏剂量少则二两多则八两,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特别是太阳太阴合病的,用石膏量多往往会致腹泻,只能用少量并加藿香、桂枝等温脾、健脾药才好。我在南方用石膏30~40克捣成细末,不必先煎,疗效比不捣末先煎好十倍。因为石膏等矿物类药很难煎出有效成分,必须捣末才行。现在的药店不讲究药材加工,影响了中药的疗效。比如盐知母、盐杜仲,加盐炒过就不一样,因为盐有引药入肾经的作用。
  对于处方的变通:
  会否变通首先就在于你对该药方是否研究透彻了。每条经方或时方,所描述的证候群是比较多的,如果你不仔细分析其组方的用意,就不知其中奥妙。象治表寒里热的麻杏石甘汤,无非是麻黄解表寒,并与杏仁配合止咳平喘,甘草也有止咳平喘作用,石膏清里热。如果兼有咽喉炎,那肯定要加射干,有一张方不是麻黄射干汤治喘的吗?所以加射干比加其它利咽药好,因为这是药对。又还得加桔梗,因为有一张方是甘桔汤(甘草桔梗)专治少阴咽喉病的,而且加桔梗还有宣肺止咳作用,一举两得。组方我认为应该尽量利用古方的主药对(比如麻黄与射干、银花与连翘、桑叶与菊花、龙骨与牡蛎、柴胡与黄芩、旋覆花与代赭石、生姜与半夏等等,这些药对往往在方名中呈现出或者是药方中的主药),并且要考虑将经方或时方二三个组合成新方才好。比如我治痰湿血瘀型肝硬化就用六君子汤加生脉饮加下瘀血汤,三方组合成一方;又比如治气血虚失眠可考虑用甘麦大枣汤(小麦改成麦芽,虽同一物而麦芽偏温兼开胃)加酸枣仁汤(知母用少量,一般3、4克)再加太子参、夜交藤,往往二三剂即收奇功。
  组方各味药量用多少,没必要套用古方的比例,因为各人寒热虚实不同。比如前述甘麦大枣汤为什么要将小麦易麦芽就是因为气血虚的人往往不受寒凉,此时用温药总体要比用寒药大才能使整个处方呈现出病人所需要的温性(知母用少量也即此用意,既不破坏经方原有组合又要兼顾性味所需)。 又一般容易伤胃的药用量宜少,而象结石病等病就需要大剂量的排石药才有效,如岳美中治疗前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肾石兼肾功能衰竭症金钱草用量达210克。我父治肾结石用此药往往半斤(250克)疗效特佳,一般一周内石即排净。但用药应从小量逐渐加起以策安全,而且应加一些防止大剂量药物副作用的药,比如为防金钱草利水太过伤害肾阴肾阳,可在其中加入附子或乌药、牛膝、杜仲、生地等,附、乌、牛三药还有促排石之功,一般中医师没能体会其中奥妙,附子、乌药温肾阳助气化增强肾动力,使石易动,牛膝引石下行。
  目前对药对的研究,以施今墨及其高徒祝谌予、石景山为多,我看施、祝二老书中介绍的药对,多数可取。
  总之要学成中医,不看三四百本以上书籍是不行的。经典著作、名医经验要尽量多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也会偷”,同样熟读中医名著三百本,不会组方也会偷方。仲景写伤寒不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吗?学医切忌门户之见,一切有用的都应为我所用。古中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最重要的不是成方,而是他们的理、法(鱼与渔谁重要,当然就是捕鱼方法)。理、法就蕴含在药方中,但你要细加分析才知。

  另外要提高辩证水平,最好多读名老中医的案例。边读边自己分析。我常常这样读:先读对病人的症状介绍和西医的检查化验情况部分内容,捂住不看名医的辩证和用药解说部分内容,然后假设这个病人由自己来治,你会怎样辩证,用什么方药?之后再往下看名医的辩证用药解说部分内容,看看自己的分析是否与名医的一致(用药不要求相同,因为起同样作用的中药实在太多,医生喜好不同用药自然不同,关键是理、法必须要达到一致),到底差在哪。只有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水平。我现在看名医的书,往往已经达到他们二诊的水平。因为我看名医一诊用药可能不很对证要改方,再往下看果然如此。

老药工临终前传授的“疏肝药”!拳拳医者心,献给天下人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药辞典》、《中药学》、《中医营养学》、《滇南本草》

我常常说,普天之下的医者,当以慈悲为怀。

你心里的所思所想,决定了你的所做所为。你的一方一药,因为你的心中所想,也就有了灵性。

在这方面,我最佩服的就是我从前,在农村工作时,身边的一边名不见经传的老药工。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很大年纪了,快七十了。后来,在我还没离开农村时,他患上肺癌去世了。

他走的时候,骨瘦如柴。而且由于肺癌脑转移,他的神智也不是很清楚。

他去世的前四天晚上,我们几个相对年轻的去看他,围在身边,一言不发地看。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把眼睛睁开,对我们中间一个姓刘的打招呼说:“刘儿啊,你过来,我告诉你话”!

小刘走过去了。

这个老药工气若游丝,却也语句清晰地说:“那个大麦芽儿,没事儿煮点水喝挺好。现在的人啊,吃得急,性子也急,得用这个调……”。

这可能是我们听到的,他一生中最后说的,关于药性的话。

再后来,这个老药工就走了。那些天,村子里去了不少人。大家都在说他生前的事儿。而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确是他说的关于麦芽儿的话——“现在的人啊,吃得急,性子也急,得用这个调……”。

这话说得多好啊!我认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这是一句深刻体现出老药工专业素养,和仁爱之心的话。

从这个话里,我提炼一个小方子,说给我的读者听——

准备麦芽15克,洗净,放入锅里头,加水适量,然后煎煮15分即可,温热服用。每天2次。

这个小办法,原型载于《滇南本草》。《滇南本草》用量很大,是50克。麦芽的现在一般用量是不超过15克的。所以,我在这里也主张用15克。

谁适合用这个办法呢?就像老药工临终前说的那样,性子急,吃饭也急。

难道不是吗?现在有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同时因为工作、家庭等方面原因,总是感觉心急、郁闷、发愁。你这心态上的长期不好,导致的结果,就是肝郁。肝郁的结果,会伤害脾胃的运化之能。恰好在这个时候,你吃饭还狼吞虎咽,造成消化不良,于是就形成了一边郁闷、不快,一边胃胀、食积。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患者的主要体现,就是饭后胃胀,胸闷,大便不规律,肠鸣,喜欢叹气,或者食欲不振。与此同时,长时间的感觉到压力,让自己暗暗焦虑。

这个时候怎么办?老药工所说的麦芽,专门管这个事儿。

麦芽,其实就是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过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一般就是把麦粒用水浸泡,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这样它就会发芽。等幼芽长到大约5毫米的时候,晒干或者低温干燥。

这个东西,性味甘平,入脾经和胃经,能消食积,对饮食不节导致的胃胀、食欲不振等有效。另外呢,它可以疏肝解郁,缓解肝郁气滞导致的肝胃气痛,消化不良。也就是说,它兼具消食和疏肝之能。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头,就专门写到它“善疏肝气”。

可以说,这个东西对部分人来讲,的确是有实用价值的。

其实,这个道理谁都懂。问题是,老药工为什么在重病之际,于气若游丝之时,还能想到这个事儿呢?

是回光返照?是说胡话?还是说他心中始终惦念着天下苍生?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更情愿相信是最后这个原因。

如今,老药工已经去世多年。我把他生前留下的话,用文字的形式传播给我的读者。或许,老药工的在天之灵,也当觉得欣慰吧。

麦芽自古认为无毒。但是在当麦芽作为饲料大量使用时,发现其具备一定毒性,主要是指其中微量的麦芽毒素。麦芽一旦变质也存在毒性。麦芽的一般临床常规用量,不超过15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