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广告番外:聊一聊郭敬明这个人
郭敬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困扰了大众很久。
同样的,也困扰了中国文坛影坛很久。
无数人给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明显。
有人认为他是吃中国青春文学红利的得势者。
有人认为他是靠抄袭和炒作在维持热度的哥谭市头号通缉犯。
也有人认为他的存在,改变了本该正向发展的中国文学道路。
林林总总的各种评价很多,却都忽略了郭敬明带给人的第一感受,也是很多人喜欢给她的一个称呼,四娘。
郭敬明瘦小,看上去总带着一些弱气,但偏偏这个弱气的小作家却蝉联了中国作家排行榜数年,如果说他的书好,他的文笔碾压那些年文坛无数大师,可以理解,自然也不会有这么多骂声,可偏偏不是,他的文笔在他的电影被钉在耻辱柱上之前,被骂的更惨。
这个被金星嘲笑为“迷你作家”的郭敬明,总是有着和很多人不一样的地方,他胆小,自卑,却为了自己的自卑可以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硬走自己的路,恰恰是因为自己的这种顽劣式的执念,让他的骂名多过了赞扬,早在小时代电影公映的时候,网络上就有很多人出来站队指责郭敬明在破坏中国电影市场,认为让他这样的人带着资本带着自我不经过考量的意气上映自己的电影,是对中国电影的不尊敬,很显然,怒火瞬间弥漫,硝烟四起,人人都在群起而攻之,郭敬明无处可躲,他带着他的那些演员反抗,到头来只是徒劳。
看他那些销量庞大的青春伤痛文学和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作品,不难发现,这很矛盾,如果说没人支持他,那他的作品他的名声自然不会和骂声一样庞大,而让我开始从学生时代接触他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个人散文三部曲,至今我还留着他的那部白驹过隙,年少时看,还不懂他的词藻里藏着些什么,可现在在回头看看,郭敬明的文章,句子,总是在可有可无的拧着什么东西转,都不能用虚无来形容,倒像是找到什么写什么,从他那些能感受到的最难受的地方开始写起。
自认为正是他习惯了这种找痛感的写法,让他的内心变得极其脆弱,他不习惯于从现实里找现实的苦,很多苦他自己都没有体会过,这导致很多前期作品里的情感来源都是想象,是生逼着自己去制造出来的。
作家,甚至是他现在的身份,导演,都需要一颗强大心脏,每一份交出的作品都要面对来自大众,来自市场的评价和考量,愈发迷失的自我和长期捏造痛苦的创造手法让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自卑,会发现没有人比郭敬明更抵触别人去评价他,他很难吸收外界对他的声音,任性,胡搅蛮缠,人们开始越发的不喜欢这个“四娘“。
在夏至未至里,他写过这样一句话:年华终究会羽化为华丽的燕尾蝶,在世间撒下耀眼的磷粉。
那时的郭敬明,做着梦,幻想自己能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幻想着时间会去消解掉很多仇恨和误解,让他能大大方方的站在大众面前,和大家打一声招呼,和大家说一句嘿我是郭敬明,我出新书了,来看看吧。
可是不能,时间让他成为了一切原罪。
他大喊着不理解,大喊着“是不是只要是郭敬明做的事情就是错的,就是不对的”。
他想和这个世界和解,世界回应他的是是无数谩骂,无数指责。
你的抄袭事件,你的拜金至上,你的文字浅薄无力,在这些时候都成了可以将他钉死的朗基努斯枪。
那些他只在写书时候随手拿捏来的伤痛全变成了最真实的刀剑一刀一刀的划在自身上。
然后让他鲜血淋漓的,变得像受惊的猫一样,对任何人都充满了提防,不再信任所有人。
从他选择不做作家开始做商人的那一天起,他就放弃了自己的一切,甘愿做一个傀儡,一个脆弱的金钱傀儡。
他为了不让人们去窥探他那本就显而易见的脆弱人格,在自己的作品里塞满了无数的纸醉金迷,小时代四部曲的电影,正是他最好的诠释,一个破碎的,拜金的,得不到所有人认可的郭敬明。
2
没能换来原谅,那就选择走自己的路。
所有人最不想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他很喜欢和所有人对着干。
不让他写书,他就不写书。
不让他做作家,他就去投资去做杂志,去拉一帮他认为好的人一起写书,自己不写,但养更多的人去写。
不喜欢他的电影,他就一部一部接着来。
他固执到要把自己所有的书都拍成电影。
所有人都知道郭敬明的书很差,他的电影更差,可他还在做,当所有人都觉得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如何把它做到最好而不是继续做这件事情。
他不是,他就是在做,在和自己作对,也在和大众作对,市场已经无力去让观众消化他的情绪产出,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电影产出大众情绪化就会来的更严重。
小时代四部曲是他电影事业的开端,基本上也可以算作他的电影事业的结束,很少有他这样的作家转商人转导演的三面玲珑,一流的商人,二流的作家,不入流的导演。
三个面他都做不到如何切换,也不愿意去听取他人的意见。
十年过去了,又是下一个十年来。
郭敬明在这二十年里,嬉笑怒骂,看似快意人生,实际上到哪里都憋着一股气。
他有钱,比他有钱的没几个,可他活的却像个负罪极重的人,承受了来自文学,电影,文化,道德四面八方的娱乐,人们一谈谈起他,啊郭敬明啊,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呗,大家说起他就是笑,笑话他是个小丑一样的活着。
可他自己呢?他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小丑吗?
自然不是。
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他会养宠物,开生日会,请剧组的人吃饭,会在微博发动态,会关心流浪狗,他和很多常人一样,如果他没有那么多争议作品的话,也许做个正常的普通人,会比现在要好很多。
很多人在写郭敬明的时候,从来都不去试图剖析他的内心世界,只是形而上的抓着他的作品批判,把他那些钉在电影耻辱柱上的作品一遍一遍的鞭尸。
说他不好只有抄袭,自大,拜金,任性,从来没有人会去追问一句,为什么他变成现在这样,又为什么他活成了所有人都不喜欢,所有人都特别厌烦的人。
他拧巴,内卷,卷的全世界都得为他做的那些蠢事收拾烂摊子。
他被骂,就只剩下委屈,这些年,他已经很少再去和别人对刚,只是反复强调,你不喜欢的,请允许它的存在,他有了很强的求生欲,可还是矛盾的一边只想活着不被大众指责一边又出现在最容易被指责,的关于他是否才不配位的,热门综艺的导演导师席位上。
回看他的这些年,他似乎很习惯于出现在大众视线里。
尽管不讨喜,尽管他出现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些不合时宜。
他上过很多央视的节目,咏乐汇,勇往直前,太可乐了。
他上过智力综艺非常大脑,和doctor魏吵嘴,引起不小话题。
他也上过鲁豫有约,和鲁豫谈自己,带着快意的恨去消费奢侈品。
他最新的综艺也引起了无数的热搜,自带话题,却带着同样,一点没有改的那些臭毛病。
他似乎很害怕人们忘记他,总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蹦了高的去让大家看见他,然后又因为一点点屁事陷入无限的内卷里,自怨自艾,06年的抄袭事件,让他的口碑破裂,他想一点点拾起那些本就不多的口碑,换来的只是无尽讨伐。
他可能真的很想成为如希斯莱杰扮演的阿卡姆小丑那样的角色,在无尽的嘲讽声中黑化,然后吓坏所有人。
可这毕竟是现实,不是电影。
世界上有无数小丑。但只有一个,能和蝙蝠侠成为宿敌。
其他的,笑话罢了。
3
看看年底的郭敬明,他真的就像一个小丑一样,尽管努力了很久想要融进大众,还是一遍一遍遍体鳞伤的被丢回来,人们从来没有接受过他。
他给自己喜欢的演员发S卡惹众议。
和尔冬升辩论最后被怼哭,场面极其难看。
新上的爵迹2马上成为新一轮的围攻地,吐槽博主们撒欢的拿他的电影恰着烂钱。
他喊着砸锅卖铁也要拍爵迹3,大家马上跟着哈哈哈笑话他。
直到被145名圈内影人联名抵制的今天,他还在急匆匆的去给自己的年底收官之作宣传,一边宣传一边内卷,冲着自家电影官微喊滚,显得精神错乱极度割裂。
从和世界和解,到和自己和解,他花了十六年。
这十六年里,他在两件事情上,一无所获。
但在这两件事情上,他又倾其所有。
人们只知道如果一个人不够好,那么就尽管骂他就是了,反正骂他没有错,他的作品烂,骂也没有错,但就像他自己的说那样,你不喜欢的东西,请允许它的存在。
红尘滚滚来,没有人会想成为释迦摩尼普渡众生,教会世人包容万物,善待一切,更何况去谅解一个千百个“郭敬明”们。
这十六年,时代将他踩在尘埃里,他千疮百孔,为往日的罪孽不停赎罪。
赎罪的路上,罪上加罪。
人们不愿意给他赎罪的机会,他就自己创造机会,然后新的机会马上变成了新的罪。
他认为的努力都是在欲盖弥彰自己的罪行,人们只相信小偷永远都是小偷,做了一件错事那之后千万件事情将都是更变本加厉的错误。
世界永远不会去原谅他。
他就这么兀自的,矛盾的活着。
像一颗不愿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
也像一条,奄奄一息,不愿在沙滩上搁浅而死的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