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想要改变命运,先学“定”字诀,让散乱的心宠辱不惊

《幽窗小记》里有一句富有诗意的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宠和辱都不能让心湖再起涟漪,称为宠辱不惊,万事万物就像那庭园里的花,春开秋落,都是自然造化。

人来人往,事来事去,来之则应,去者不留,心就能像天上的云一样自由。人心定的住,自然不会受宠辱之惊。

老子从“道”的角度去看人生所受之宠与辱,有更独到的见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译文: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是上,辱是下;得到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能做到以身为天下,忘记了自我,一心无私为天下,可寄天下。能做到把所有的爱都奉给天下,可以托天下。

老子给予的启示(一):宠辱若惊

由“宠辱若惊”,想到了“载营魄而抱一”,这两者的直接联系就是“道”。“载营魄而抱一”是专注不离,专注不离就是“定”住心,心定而不乱。你看,这样自然就得到了“宠辱不惊”。

佛家修行有一个次第,讲“戒定慧”,道家向上攀登的方式和佛家有不同,可以说正好反着来,量“慧定戒”。

佛门先定好戒律,拴住心猿意马,从而能定的住,心定会有智慧生。

对于道家而言,老子直接告诉我们做人,要先“明道”,因道而生慧,智慧增长就会生“定”,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禅宗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修行核心是“明心见性”,明什么心?是道心。所以也是从慧入手。

之后的阳明心学,更是完善了这种理念,讲“知行合一”,知便是良知,良知便是道性,人与生俱来具备“道性”,知“道”的人,行必然也是“行道”。更深化了对道的体认,要做到心行合道,心是道,行也是道。

所以我们读通一部经典,对于理解其他经典也有触类旁通的好处。

对于得“道”而言,并没有高下之分。目的都是一致的,操作顺序、次第不一样而已。

禅宗神秀大师说:“心似明镜要常擦拭”,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人说的是修行当勤勉,以戒定为师,由戒定生慧。另一个人阐明的是佛性,人人都具足佛性,本来如此,看破乱像,直指本来面目。

说了这么多,看似和宠辱不惊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读老子的话,紧扣住一个字“道”,为何受宠者,心惊,受辱者心也惊,在老子看来这是不知“道性”,没有“定”性的表现。

明“道性”,知因果,万事万物都有其本来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轨迹,这是“常”,知常,心定则不惊。

明白了道理,在生活里人家夸我们捧我们,心里都不会膨胀,人家批评我们,心里也不会愤愤不平。因为自家心里有主见,行有方,心有道,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心里有一根中流砥柱,定的住,就不会随着外界的声音打转。

老子给予的启示(二):贵大患若身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先直白一些来说就是,重视这种宠辱若惊的情绪,就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

人人都在为“皮囊”而忙碌,睁眼要吃饭,不吃饭“皮囊”受不了。为了生存,终日里马不停蹄。买车,买房,享受美味,都需要金钱的支撑,为了这个支撑那就辛苦了。这所有,都是为了这个身体。

进一步说,把动荡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情看的如同身体一般重要。

老子继续说,为什么会有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情,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身体。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阐述,先说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忧虑,再说起源。

烦恼的来源就是太看重这个“皮囊”,一切忙碌都为身体的满足为核心。如果抛开这种满足感,人就可以悟道,什么是“道”,就是不被任何外界的信息干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老子不是让人不爱惜身体不在意健康,身体是精神的载体,是生存的根本,必然是要爱惜的。他是让人放下健康之外的贪婪、没有止境的欲望,放下那些“色、声、香、味、触”,的无休止的追求,重视生命本身,才能无患。

贵大患若身,就是把欲望看的比生命本身更重要,这是不明道的行为。

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无身”的在外表现,“无欲则刚”。

可见圣贤们说的都是一回事,只是变换了“名”,“道”还是“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