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的“神”与中医的“神”

一、道医的“神”指大宇宙的“神”

所谓“神”,不仅是人体生命的内核,更主要是天体与自然生命的内核。所谓大 宇宙的“神”,就是万物有灵论。道医看待神灵现象,从来不是简单地从人体的角度 看问题,而是首先从天地角度,即从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思考生命现象的根本成因。 《荀子·天伦》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 之谓神”。《淮南子?泰族训》又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 见其所裘而物亡,此之谓神明”。这里所谓的“神明”,即张伯端所说的“元神”,实 际上就是目前科学家远未了解的宇宙界的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是“妙万物而为言”的。

《阴符经》和《天机经》等著名经典的“五贼”之说,即是指天地神灵。认为, 人立于天地之间,最首要的职责,乃是应该学会把握天地自然之“五贼”,如此便是 把握了在人世间建功立业的法宝。《阴符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天机经》解 释“昌”云:“夫圣人法地奉天,立德行道,居天地道德之间,建莫大之功者,未有 丄 不因五贼而成也。” “五贼者,其一贼命,其二贼物,其三贼时,其四贼功,其五贼 神。皇帝王霸权变之道也。是以圣人观其机而应之,度其时而用也。”

道医认为,人体之内也有“一点灵光”,只是“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先天元神 “自为气质之性所蔽之后,如云遮月”。《中和集》:“精神魂魄意曰五气。”唐代张万 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二气流降,化生五行,元和降精,凝魂生身,元父 玄母,神散五灵。”宋代张伯端《悟真篇》认为人体之神分两种:“夫神者,有元神 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 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自为气质之性所蔽之后, 如云遮月,气质之性虽定,先天之性则无有。然元性微,而质性彰,如人君之不明,

而小人用事以蠹国也。”《周易阐真》把人体“五灵”称为“五贼”,认为:“五贼 者,喜怒哀乐愁也。游魂主生,其性善,感则生喜。鬼魂主死,其性恶,感则生怒。 识神至灵,其性贪,感则生乐。浊精至淫,其性痴,感则生哀。妄意至动,其性乱, 感则生欲。”五贼寓于五物之中,是后天五行的灵魂。

五灵分居五脏,生存状态极不安分,时刻处于妄动状态,故曰“五贼”。任五贼 妄动,滥用或不善用五脏之神,必然“身灭命亡”。《金丹大成》:“问五气朝元?答: 五脏真气,上朝于天元也。”《无上秘要·洞神戒品》:“五者混暗则身灭命亡,五者 净明则体全年永。年永在于持戒,能持此五戒,可以长生。”

人为万物之灵,得神最全,故凡人体的生长衰老寿夭以及气血精髓的充养,喜怒 哀乐的调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诸多生理活动,无不赖“神”所主宰。人有似一 部最精密的“自动机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补、自我适应、自我控制四大功 能,但这四大功能只有在精神完美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养 生首先要全神。所谓“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完美无缺,要运用各种修心养 性、澄心息虑的方法,使自己的心态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境地。这里所说的 “澄心息虑”,并不是说人不要思维。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没有思维,问题在于 “思” 一定要“纯”,能纯则“全”。精神纯真专一,潜心学术研究,为人民为社会作 有益工作,心安神怡,乐而不疲,虽殚精竭虑,对身体没有什么大碍。相反,心术不 正,勾心斗角,嗜欲无穷,声色劳神,往往导致食不甘味,夜无酣寐,神气受伤,影 响了自我调节功能,所以难以达到人应享的年寿。中国历代有修养的名家,大都长 寿,就是明证。因此,要做到“全神”,就必须具有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摒除邪恶 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纯一无伪的 精神。只有在心神极其安宁,碧海无波的情况下,“神”的功能才能得到高度发挥, 从而使人体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总之,“全神”是得享遐龄 的关键,也是道医养生的核心思想。

(二)中医的“神”指“情志”

《道德经》说:“谷神不死”。河上公注:“神为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以 脏象学说立本,情志理论渐渐成熟,所谓“神”通常指心神,也泛指五脏所藏之 “魂”、“神”、“魄、” “意”、“志”,大宇宙的“神”不再有人提及。《素问?六节脏 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 夏气。”《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 志。”《素问?灵兰秘典论》将五神出于五脏的学说阐述到极致:“心者,君主之官 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 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 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 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宋代张伯端《悟真篇》正本清源,称五脏之神为“欲神”,是人“形而后”而生 出的“气质之性”,并非《道德经》所谓的“元神”。可是,“元性微,而质性彰, 如人君之不明,而小人用事以蠹国也”。

(0)

相关推荐

  • 尚先早课|五脏所藏

    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西医共有的概念,所指也是一样的,但对于五脏功能的理解则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西医主要依据解剖,而中医则主要依据生命状态下的整体观察.二者的差异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并不能 ...

  • 王洪图讲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论

    方法论特点:从功能.整体.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所谓方法论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对我们医生而言,怎样认识疾病.怎样治疗和预防疾病,这就是方法.从层次上来说,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 ...

  • 【中医基础】(8)什么是人体之“神” ?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表现的统称。

    尚仙玄净:"为人子女者不懂中医为之不孝,为人父母者不懂中医为之不慈" 大家好,感恩大家准时来到这里,跟我们一起学习中医文化.本章节我们来学习"神". 中医学的神 ...

  • 从道医的“啬”到中医的“中”

    <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内守,即是全神.全神思想最早 来自于<道德经>的"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qu ...

  • 道医对“神治”的认识

    道医对人体"精"的认识 道医认为"精"分两种:一种是后天充养的五谷之精.一种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受之于天地宇宙,是万物的基质,得之而生,持之而壮,与天地同步相存, ...

  • 道医真的存在吗?真的有那么神?如何选择辨别民间道医高手?

    道医真的存在吗?真的有那么神?如何选择辨别民间道医高手?相信大家都和小编一样对道医了解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通过小编在资料收集和李国志道长的介绍开始对于道医才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今天小编就和大 ...

  • 纯阳为仙,纯阴为鬼!阳气少则神气差,道医看病先看神!

    道医的阴与阳 道医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呢?生和死在道医上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寒?什么是热?为什么道医诊病的时候啥都问?问那些问题有什么意义? 道医说,生命起源于阴阳交合,但最重要的是那 ...

  • 道医:面相看疾病,看脸断生死,就是这么神!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道医(包括'古中医')和养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疾病生死 ...

  • 道医分享:顽固性灰指甲、脚气一次即愈神妙方

    笔者在临床中,喜欢应用近代的臭氧制剂治疗各种皮肤疾病,经临床验证,很多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型皮肤病疗效非常神奇,往往一次即愈,痊愈时间短,但疗效确切. 灰指甲 灰指甲甲癣,俗称"灰指甲&qu ...

  • 【天星丹医】神手四期开班寄语:道医当洒性

    本文有点长,宜泡一杯清茶品读. 由于文章有点长,我稍微概括了一下,可能存在与唐老师所讲有出入的地方,详细敬请在听视频的时候,可以阅读下面的原文.1:摆正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 ...

  • 道医利用神门治十大疾病:

    神门穴,顾名思义,是安定心神的门户.神门穴位于人体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是于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作用,以下 10 种疾病或症状,按压神门穴就能轻 ...

  • 道医“望气断病法”,老祖宗的眼睛真神!!

    道医“望气断病法”,老祖宗的眼睛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