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宋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第899期)
鹧鸪天·博山寺作
【南宋】辛弃疾
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博山寺:《广丰县志》:“博山寺在邑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
⑵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⑶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⑷味无味:语出《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⑸材不材间:语出《庄子·山木》:“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⑹宁作我:语出《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⑺岂其卿:语出扬雄《法言·问神》卷五: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⑻“人间”句:语出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⑼“一松”句:语出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⑽“山鸟”句:语出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共友于。”
赏析
此词开篇总述词旨,以下层层递进,表明归隐之由、归隐之乐。先从养生处世的哲理之道点明缘由;再由宁可保持独立品操、岂可依附权贵,说明走向归耕的必然;末以欣喜松竹花鸟,体现归耕林泉的激情雅趣。全词语言通俗,运用侧面烘托,表现仕途人情之可畏。
背景介绍
辛弃疾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其词作中与博山有关的有很多首。博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才会屡有题记,反复吟咏。嘉靖《永丰县志》卷四《人物》云:“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这首《鹧鸪天·博山寺作》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之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
格律对照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说明:灰色字可平可仄,彩底字需要押韵。
明日词牌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