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医学从众录》
陈修园,清代福建长乐人,生于公元1753年,卒于1823年,享年七十岁。陈修园一生孜孜不倦,从事医学知识普及工作,著述宏富,有《伤寒论浅注》、《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著述存世。
在此我愿意向读者推荐《医学从众录》。
十余年前我曾精读过《医学从众录》,书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影响着我的临床用方。在诸多古代医家之中,除了张仲景之外,陈修园算是影响我最大的一位医家。
《医学从众录》全书共八卷,议病议证,辨方辨药,既简单,又实用。其论证治法悉遵古训,由浅入深,易读易懂。
第一卷至第七卷,论述了临床常见的诸多疾病,包括真中风、类中风、虚痨、咳嗽、痰饮、喘促、哮症、惊悸、血症、遗精、赤白浊、癃闭五淋、心痛、呕吐哕、呃逆、痉、厥、癫、狂、痫、瘫痪、膈症、反胃、疟症、痢症、伤暑、肿症、胀症、消渴、腰痛、自汗、盗汗、泄泻、风痹痿、脚气、香港脚肿满。第八卷,论妇人杂病和伤寒附法。
陈修园自谓:“学医始基于入门,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此书阐明圣法,为入门之准,不在详备。若得其秘诀,未尝不详备也。”书中对各种病证,以近时诸贤之说和仲景学说并列合参,由博返约,说理浅显,用方广泛,变通灵活,不仅是引导入门的好书,而且颇具临床实用价值。
我自己临床体会,此书几乎就是标准的《中医内科学》。虽然没有标准的格式,但书中的用方用药颇切临床,非常值得参考。此书不重在说量,而重在用方。书中所录诸方,多采自明清诸家著述,也有部分源于陈修园自己的著述,都是一些实效的药方。
以下抄录两篇读后感,是我当年读《医学从众录》时顺手写在书边的空页上的。
我的《医学从众录》读后感之一:
陈氏乃有清名医,备受后世所重。其论伤寒,得为正统一派,至今不衰。此书乃陈氏读明清诸家著述,以己意剪裁综述而成。其于诸家中关于理法方药的诸多精论,皆采而集之,汇聚成一书。我今读之,颇觉方便,一本《医学从众录》在手,胜读明清诸家书了。
临床诸症繁杂,各家皆有异旨,或宗经而来,或源于实践,或读书自悟,或臆想臆测,不一而足。其或有效,或无效,陈氏已经有所捡择。但我们今天读此书,亦当自己思考。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明理,而不必执着于一法一方,一病一理,当灵活理解,综观整体。
陈氏不喜张景岳,亦不喜熟地。书中所选诸方诸药,颇有调和阴阳之论。既有滋阴,亦有扶阳。
时2007年于因斯布鲁克
我的读后感之二:
陈修园精研三坟,术精而深,能解古贤大意而颇有发明,故百余年来多为后世所重。其所著书,文简而明,理畅而通,愈读愈知其功力非凡,非诸泛泛之辈可能比拟,更高出今世诸多大学教授。
我有志于中医,愿学成医术,治病救人。十数年来广读历代医家诸书。我的体会是,近千余年来诸家,最有水平者,当首推黄元御、陈修园二家。并非其余各家水平不高,而是或说理不够透彻,或学识不够渊深,或凭空说玄,难符临床。
学医必精《内经》和《伤寒论》,这是为医之根本。读陈修园书,亦可见其于《内经》和《伤寒论》用功甚深。此可为我辈学习的榜样。
时2007年中秋
我陈修园的诸多医书,其中有两个特点值得表出:
其一,文字浅显,易看易懂。陈修园早年致力经史之学,同时兼学中医。中年之后,即使为政一方,仍致力于推广中医。他的文字非常简洁,在历代诸家中算是特立独行的。我的感觉是,清代以前诸家,以陈修园的文字最容易读。
其二,理论讲解地明白,易学易用。陈修园临床水平甚高,常常能力挽危澜,救人性命于危重之时。他把自己的读书收获,以及他对于中医的感悟,写成一本本的医著。至今我们仍能读到的,有十六本之多。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很佩服陈修园,我也愿意向他学习。我也要象陈修园一样,多多读书,多多思考,多多写作,多多传播中医理念。
封面设计 | 禾麦
语音 | 禾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