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真草千字文》: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智永真草千字文》,传隋代释智永书。此帖抄录南朝梁代周兴嗣所撰的“千字文”,分真、草两种,故名。此帖传世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墨迹本(小川简斋藏),一种是北宋大观三年(1109)的薛嗣昌刻本(又称关中本),还有一种是《群玉堂帖》四十行残本。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共26页,每页29.3×14.2厘米,8行,行10字,共计202行,2000字。真书与草书分列两行,此种以真书对释草书的方式,属智永首创。真书祥静,草书流动,二者点画均秀润圆劲,真书的点画相对轻灵,而草书的点画则较丰腴,各尽其宜。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

苏轼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一、《千字文》的来由及智永其人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由1000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三字经》、《百家姓》一道成为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
《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还流传有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鬓发皆白的故事。
释智永,俗姓王氏,名法极,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居永欣寺,由陈入隋,系王羲之第七世孙,世称“永禅师”。曾闭门学书数十年,所退笔头可盛五大簏,葬而为“退笔冢”。工正书、草书,索书者踏破门限,因以铁来裹门限,故有“铁门限”之称。史传智永手书《千字文》八百本分赠浙东诸寺,以供沙弥学习用。
智永能传王羲之家法,是江左王氏笔法由陈隋入唐的过渡性人物,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智永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大贡献有二个方面:一为发“永字八法”之旨趣,逐成隋唐学者宗匠;二为临集《千字文》,开后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之风,为《千字文》的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徵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

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二、《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书法艺术特色
唐诸多评论家以为智永书法的继承性远远大于创造性,自苏轼开始则看到智永书法平淡高妙的境界,其中蕴含着一种不易发现的创造性。首先,智永学书数十年临池不辍,可以看出他在技能锤炼上下的工夫之深。欧阳修云:“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这就是书写技巧精熟的功用。智永拥有王羲之的书帖,在书法上绍继王氏家法,对王羲之不激不厉的技法体系和特定内涵完成了实践上的体认。
其次,智永临池学书,下笔没有刻意炫奇,而是平实地写字,以不激不厉之笔写不偏不倚之字,这种情况下,智永精熟的书写技能就发挥了作用,即落笔该如何便如何,看起来不经心、不造意,却是因地制宜、触境生发的创造性过程。因此,这种“淡”不是毫无滋味、平平无奇的“淡”,而是“外枯中膏”的淡,其内质充实而绚烂,从容而膏润。
在《真草千字文》中,右军的方折之笔,大令的长形字态,以及点捺俊美的逸笔时时跃然于纸上。前人曾评道:“智永精熟,学号深矣,专范右军,精熟无奇。”又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书法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法度严谨,笔力遒劲。此帖用笔恪守王法,十分精到,点画圆润合拍,线条健肥适宜,楷书沉静深稳,强调空中取势,露锋入纸,力透纸背,静穆而蕴藉,颇有余韵。其草书部分,用笔清晰简洁,点画果断分明,遒婉生动,截然不同于北魏字貌,而深得魏晋书风。无论真、草书,尤重笔力,每一字中都有一二笔是特别加重笔力的,使字于谨严法度中,更富有天然的风神。正如何绍基所云:“智师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

唐  蒋善进临本

蒋善进临本与原本的比较

2、温雅清逸,风神奕奕。此帖于娴熟的用笔中,更展示了气息的清雅,它没有剑拔弩张的枪棒气,也没有故弄玄虚的酸腐气,而恰 似蜕尽人间烟火,进入炉火纯清的化境。其草书取法于《十七帖》,字字独立,循规蹈距,斯文秀媚;其正书,融草法情性,端庄中见俊逸,浑穆中寓清淡,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学价值。苏轼曾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这是对《智永真草千字文》最好的评价。

元  揭傒斯临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