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存好的白茶,它们都是这样收藏的

《1》

很多年很多年以前,我们的白茶,还是第一批包装。

就是那种通用版的装白茶的箱子。

随便一个包装店就能买到。

那时候,这些包装箱,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换了车再换了飞机,来到茶友们手上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再是打包时那崭新的样子了。

尘满面,鬓如霜。

边角磨损,表面沾了灰尘,是常有的事 。

一个字,丑。

而这茶,很多时候茶友是用于收藏的——按村姑陈的要求,离墙离地,三层密封包装起来,放在书架上 。

问题就来了,谁家的书房,能摆个这样不够崭新的箱子呢?

这太拉低格调了 。

于是,茶友们就习惯性地,拿这箱子当成了普通快递的箱子——收到别的快递,不是会把外箱扔掉么。

扔掉这个丑丑的箱子之后,茶友一看,手中这一袋茶叶,好像直接放书架上更难看了,那铝袋,那塑料袋,看上去也极没有档次的样子,跟身份地位不配啊。

遂买来各种陶罐紫砂罐木箱,把茶装进去,这下一来,高大上了。

摆在书房里,越看越满意。

那些年,好些白茶,都是这样收藏的。

《2》

直到有一天,有位茶友发了个紫砂罐的图片给我看。

说,这罐子买回来存白茶怎么样?

我这才大惊失色。

这才想到,会不会,大家嫌我的外箱丑,收货后都扔了外箱,直接赤果果用塑料袋储存白茶呢?

当场吓出一身冷汗。

立马写文,发圈,告诉大家,白茶储存是三层包装,缺一层都不行,外箱再丑,它也是白茶最好的防护屏障,能防潮防水搞压防虫......

人家虽然丑,但是很温柔。

不能以貌取箱,觉得丑就果断扔掉。这可就把白茶最好的防护屏障给扔掉了,跟崇祯皇帝当年自毁长城,是一样的后果。

这样宣传了一阵之后,大家都赶紧去把扔掉的箱子又找回来了——没找回来的,就自寻了一个适合的箱子,把茶给重新又装起来了。

这下,纸箱、铝袋、塑料袋,三层包装又齐聚一堂,白茶妥妥地得到了极好的收藏。

还有茶友,太过于心灵手巧,属于心比比干多一窍的那类型,因觉得村姑陈寄来的外箱够硬够结实,存茶极好,但又未免外观不美,便做了给它做了改造。

茶友自己买了漂亮的包装纸,格子的,小碎花的,应有尽有,把那粗鄙的外箱,贴了起来,像包书皮一样,给外箱穿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

这样的箱子,摆在书架上,放在客厅里,只会增光,不会跌份。

那一阵,再没听说谁的茶生出烟味异味,也没听说谁的白茶跑气味道变淡滋味变寡。

一派祥和。

《3》

到去年,我们突然发现,因为嫌外箱丑,因为不知道外箱最适合存茶,还是有一部分茶友把外箱扔掉——就像扔掉衣服的外包装一样。

然后,就重新订制了一个外箱。

也就是,在原本的用于运输的外箱里面,增加了一个内箱。

大家收到的茶,它就是两个外箱套起来的,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最外面那一层外箱,在运输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磨损,有灰尘,大家不喜欢,可以扔掉。

在外箱的内层,我们新增了一个纸箱。

用的是五层瓦楞纸板,最硬的那种,出口级的。上面还印上了茶诗。

当大家收到货的时候,若把外面的箱子扔了,这内箱还在,内箱照样可以跟塑袋塑料袋一起,组成三层包装,妥妥地为白茶撑起一个坚固的防护屏障。

让茶叶们在箱子,铝袋,塑料袋这三层防护里,睡个好觉,陈化出无比美好的内质来。

并且,这个内箱,还是有设计感的,不是那种普通的牛皮纸箱。

上面印着古风的图案与诗歌。

放在书架上,可以成为一道风景。

李麻花这设计,我满意极了。

其实她还设计了更复杂的版面,可惜印刷厂做不出来——按印刷厂的意思,这实现不了,要不,你手绘上去?

一只一只箱子手绘么?NO!

李麻花愤然改稿。

《4》

到今年(2021)为止,甚少听到有茶友的茶叶受潮了。

三层包装法,离墙离地法,在我们的宣传里,家喻户晓。

不仅茶友们知道了这个白茶储存的硬件指标,连很多原本包装不专业的小茶厂,小作坊,也随大流,跟着把自己家的茶叶包装,改成了三层包法。

能以一嘴之力,撬动整个行业的改变,村姑陈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这些年的苦口婆心,反复强调,把自己化身成絮叨祥林嫂......果真没有白费。

而这些年的白茶储存宣传,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不过,世事总是摁下葫芦浮起了瓢。

一波未平,一波肯定又要起来的。

当大家都知道白茶怕潮湿的时候,一些北方地区的茶友,他们的茶,开始跑气了。

是的,不是受潮,不是生成酸梅味巧克力味朱古力味等等潮湿重度发酵后生成的怪味,而是,跑气。

好端端的白茶存了一段时间(大约四个月到半年)之后,茶叶的味道变了。

询问过了,箱子有没有常打开?

回复说,没有,密封着。

再问,空气湿度怎么样?

回复说,很干燥。

咦,好奇怪,只听说过大变活人,哪还能大变茶叶的?难道一箱好白茶,好好呆在那里,没人动过,它自己就能变出怪味,变淡变寡?

这是哪个魔术师干的?

《5》

后来才知道,是茶叶罐惹的祸。

他们觉得三层包装太麻烦,平时取茶不便捷,便瞄上了各种茶叶罐。

当然,这当中也不排除因为自身利益,各茶叶罐厂家四处宣传引导的结果。

总之,有一部分茶友,没有把茶叶用铝袋塑料袋层层密封起来再放在纸t箱里封存,他们选择了漂亮的茶叶罐来储存自己的宝贝茶叶。

这些乔迁到茶叶罐中的白茶,没有受潮,只是跑气——在干燥的北方,想受潮,真是挺不容易的——这让身处潮湿极限之地福州的村姑陈狠是羡慕。

我们需要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开着抽湿机才可以达到的空气湿度,人家北方茶友,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

我们需要利用设备,付出高昻电费才能实现的空气干度,人家北方茶友轻松坐拥。

人比人,还真是气人呢。

只因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干度有信心,这些茶友,便放开了手脚,把茶叶放进了罐子里。

原因无它,平时喝茶,用罐子取茶,太方便了。

谁知道,罐子这个容器本身,就是不容易密封的,于是,这罐子茶叶,放了四个月半年之后,当然,自然,跑气了。

香气减弱了,味道也变淡了。

茶友会怀疑是茶叶本身含水量超标,而其实,只是存茶的工具选择错误罢了。

这种跑气的白茶,如果只是香气变淡,滋味变寡,并没有生成酸味巧克力味,倒不着急。

找一套三层包装,重新给它们密封起来,切记纸箱的所有缝隙都要贴上透明胶。

封存个两年三年,北方干燥,这茶自然就转回来了。

《6》

北方茶叶的跑气跟南方不同。

南方跑气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受潮,加上温度高。于是极容易生成酸梅味巧克力味。

而北方空气不潮,也不热,跑气后的茶叶只是没有了良好的陈化条件,就像一个人要在睡觉的过程中修练内功,但他每次睡着,就会被人吵醒,一睡着就被叫醒,这就没办法睡了,没睡,怎么练内功呢?

这人的内功就一直练不好,武学之路就走不通了。

装在罐子里的白茶就是这样。

每每刚开始要陈化出新的内质了,它就被打开了,外面的空气大量涌入,这茶叶也就不要再想陈化了。

这样循环往复,新的内质,完全没时间积累起来。

不仅新内质无法生成,原来储存在细胞内的那些内质,也渐渐被随着开盖而大量涌入的空气给分解,生成别的东西去了。

这茶叶,香气便淡了,滋味便寡了。

当然这种跑气后味道变淡的白茶,跟本身干度不达标存一段时间之后味道变淡的白茶,它们寡与淡的程度和效果,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身干度不达标的白茶,陈化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多余的水分会跑出来作怪,阻止茶叶的陈化,并加速茶叶的氧化还原,让这茶霉变,发酸,生成巧克力等怪味。

而单纯只是跑气而品质下降的白茶,它不会生成酸味、巧克力味,它只是香气减弱,汤水不再稠滑,就像瘦脱了相的人,五官底子还在,只是肉没了。

《7》

有好茶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有阳光的秋天,都是好季节。

在这个中秋假期,大家都把存久了的好茶拿一点出来吧。

自己精心存下来的茶,怎么样都好喝。

在晴空万里的午后,泡了它们。

慰劳一番平日的辛苦。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