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峤丨秋风萧瑟蒹葭斜

秋风萧瑟蒹葭斜

作者:南峤

前些时候,我创作的一件临水式盆景作品题名为《在水一方》。有朋友打听出处,我回应取自《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提起蒹葭,蒹葭可以泛指芦苇。芦苇是可用之材,可以编席、筐、篮、宫灯、屏风等日用品和工艺品;可以造纸,作建筑材料。芦穗能够扎扫帚,芦花能够填枕头,芦根能够入药。我在农村劳动时就干过斫芦苇的活儿,收割起来加以利用。芦苇荡如沙家浜、白洋淀等曾经是抗日杀敌的好战场。蒹葭也引发多少文人墨客托物言志,几多诗情画意:你看她亭亭玉立,婀娜妩媚,一丛丛、一片片,迎风摇曳,姿态万千,质朴无华,野趣横生,还每每藏着几只兔子,时而惊起一群鸟儿。

然而,蒹葭啊芦苇,50年前却深深刺痛我稚嫩的心灵。

1968年我初中毕业两年后正式离校回乡劳动,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席卷全国之时。有一天晚上,生产队里开大会,我也被通知参加了。哪料到“文化大革命”没有世外桃源,农村也不能幸免于难。到会场后有人悄悄地告诉我,会议的内容是揭发、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队长、会计的滔天罪行。生产队长、会计难道也手握大权罪大恶极?古时县令才是七品芝麻官,不知当代生产队干部能算粉末官吗?我心中大惑不解。我的父亲是会计,任职许多年了。他白天上工,晴天、阴天上工,夜晚和雨天记账、算账,勤勤恳恳,深得群众拥戴。会议开始前,社员们坐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聊天,对开会似乎不感兴趣。

突然,听到一声断喝:“顾某某、于某某站起来!”

大家都被镇住了,顿时鸦雀无声,我的心里一紧。队长顾某某和我的父亲于某某像触电似地直直地竖起来,露出惊恐、惶惑的目光,因寻找声音来源而下意识昂着的头颅被强行按下。

又听一声叱喝:“顾某某、于某某老实交代罪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我的父亲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交代,说账目可以任意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其实,他心中有数,账目上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早就被查过没有被查出什么问题。造反派的几个年轻人认定他态度恶劣,上去施以一顿拳打脚踢。有一个人凶神恶煞地嗔喝一声:“屎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接着,揭发了一桩匪夷所思关于芦头(芦苇在当地称芦头)的事。

我们公社开展水利建设,有一条母亲河——沧河疏浚拓宽,我家的一座房屋阻碍到了,必须拆迁。那时物资匮乏,许多生活用品、生产资料都凭计划供应,拆迁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优惠政策,只有很少一点补偿。我家三、四间房子只象征性地补偿了200元钱和600块砖头、800斤江边芦头的计划。这芦头是给编织望帐盖屋顶用的。长在江边的芦头比我们当地长在沟岸的芦头质量差得很多,矮、细、软,皮壳薄。运回来一看,根本不能用来编织望帐盖屋顶,不堪上面泥巴和厚厚稻草的重负。我的父亲就把江边芦头拉到自由市场(当时被称为黑市)上卖给手艺人做不需承重较大的芦菲、畚箕。后来又以比江芦高出许多的价格买了一些当地沟岸上又高又粗又硬、皮壳厚的芦头。因为经济拮据,只能买少量的用来修补旧的望帐。

“套取国家计划物资,投机倒把,你知罪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父亲有口难辩,冤枉啊!我坐在那里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害怕,瑟瑟发抖,根本没有胆量站出来辩护,其实人微言轻,也没有我说话的份儿。在学校由于年龄偏小,又在农村长大,胆小怕事,在许多文斗加武斗“轰轰烈烈”的场合,我只是个旁观者、逍遥派。最后,生产队的几个造反派战士不容分说,无需集体讨论,更不必法庭审理,我父亲的“罪名”就被定下了,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幸好再无法给予什么处分(我的父亲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家干部),更无法判定什么徒刑。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睹物思事,触景生情,对那件关于芦苇的事耿耿于怀,在芦苇上蒙罩了一层阴影久久未曾散去,直至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后。我看见芦苇还是那芦苇,蒹葭还是那蒹葭,临水而立,光摇雁栖,好像在习习清风中列队向人们颔首致意。

文/南峤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南峤,籍贯江苏南通,现在栖居上海。当过农民、工人、军人、中学教师、新闻记者编辑、国家公务员。盆景艺术作家,作品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获得金、银、铜奖。热爱文学,业余创作发表一些小说、散文、诗歌,有的在征文比赛中获得金奖、一等奖。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

  • 【灵璧美文】秋风萧瑟

    秋风萧瑟       文/晏金福 1948年深秋的一天,洪泽湖西边的一大片沼泽地里,8岁的我,背着一捆芦柴,在芦荻荡里穿行. 这里的芦荻荡不同于我们家乡的芦苇荡.家乡的芦苇荡密不透风,这里的芦荻荡,稀 ...

  • 芦花白,芦花美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 轻轻哼唱这首<芦花>的歌曲,我的眼前不由浮现出家乡东湖一望无垠的芦苇 ...

  • 又到粽叶飘香时

    □钱开元 五月初夏,天气暖暖的,大自然生机勃勃,小河边一簇簇一片片的芦苇拔节生长,清风拂过,苇波荡漾,又逢芦叶飘香的季节.有几个阿姨戴着草帽,穿着雨靴,在小河边踮着脚采摘芦叶,这一茬芦叶最大最青最香, ...

  • 秋风中的牧牛姑娘

    那一年的夏天,父亲从生产队牵回一头叫驴,好像是推磨用,让刚满六周岁的我放驴.我不知该去哪里放,就牵着驴在房前屋后壕边地头溜达.那驴欺我小,反倒拽着我到地里吃庄稼,我气得用鞭子使劲打,可驴却照吃不误,尾 ...

  • 张广祥 | 永远摇曳的芦竹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永远摇曳的芦竹 张广祥 周末回老家,见到父亲正在砍伐芦竹. 老家南面四五十米远,有条河,那是庄上的母亲河.河边,常年氤氲着一片摇曳青绿的芦竹.对着我家的芦竹, ...

  • 芦絮飘飘

    芦絮飘飘 村子东北面,曾经有大片的芦苇荡,大人进到里面,水便没及腰际,这是当年马踏湖的西畔.芦苇荡中有李家屋子.鱼家屋子,当年有同学曾居李家屋子,竟无心细问,他们前辈人是看苇人还是打鱼者.湖水向东北, ...

  • 分田记

    分田记 ◇郭文华 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时候,我还在上学,但我们小孩子对土地的那份渴盼,对吃饱肚子,不再忍饥挨饿的那份追求,甚至比大人更甚.那时在家里总能听到欢乐的笑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能看到人们脸上洋溢 ...

  • 【大家诗歌】家在芦江边

    家在芦江边 (外一首) 文   英 菽 家在芦江边, 芦江清水流, 水流潺潺是乡愁, 水流汹涌是旧梦. 江边芦苇绿, 苇丛雀争鸣, 我穿苇丛寻雀巢, 你藏芦苇叶底笑. 水岸轻舟小, 芦丛日月长, 春去 ...

  • 北牗南窗续梦篇 蒹葭苍苍

    北牗南窗续梦篇 蒹葭苍苍 七律·观经典诵读会 童音朗朗诵书声,环珮玻璃并玉钲. 诸子百家风雅颂,四书五典乐歌行. 唐诗宋韵千章句,李杜苏辛万古名. 少壮光阴须努力,传承薪火任非轻. 七律·母亲节感怀 ...

  • 南峤丨“借”房子

    "借"房子 作者:南峤 我家迁徙到上海后,为孙子.孙女上学方便拟在学校附近租房子. 老上海人把租房子说成"借"房子.我纳闷,借什么一般是免费的,而租什么通常是有 ...

  • 南峤丨改名不更姓

    改名不更姓 作者:南峤 "您贵姓?" "免贵姓于." 是的,在下姓于.毫无疑问,天经地义,我的于姓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据<新唐书>.<广韵& ...

  • 南峤丨老师骑脚踏车载我去赶考

    老师骑脚踏车载我去赶考 作者:南峤 教师节又到了,我想起自己当教师时还没有教师节,更不由地想起我的一位老师. 50多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这世界上,我经历过无数事,邂逅过许多人.就说从小学.中学到大 ...

  • 南峤丨家乡的柿子红了

    家乡的柿子红了 作者:南峤 那是三年前的时候,不过节令倒正是当下这节令. 国庆节放长假,一家人自驾车从南京回家乡--南通州的骑岸镇.近乡情更切,从s15高速公路下来朝北行驶,我引颈而望,倏忽之间就见高 ...

  • 诗文小辑丨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飒飒寒风中,菊花开,黄叶飞,枫叶丹,芦苇白,这将是人间草木在一年之中最后的五彩斑斓. 从此以后,寒流频仍,气温骤降,植物将渐失生 ...

  • 桃花源间丨【题图·蒹葭】第六十六期

    你"在看"我吗? 桃花源间寻路人 编辑:林淞月 作者:桃源诗友 [题图·蒹葭] 题图/花哥 我有蒹葭意,直同明月吟. 谁人能白首,俗世少知音. 题图/仙客来 烟波映夕阳,雁字唳凄凉 ...

  • 敬一丹丨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朗诵丨敬一丹    配乐丨赵聪 - 天高云淡 白露·玉露生凉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作者/宋英杰 秋叶泫露如泣 每年9月7日前后进入白露节气.'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有些夸张,但 ...

  • 白露丨听一曲《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探 索 中 阮 美 学 中阮音乐 ©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它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