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生用和炙用(炙甘草)
甘草生用和炙用(炙甘草)在功效和临床应用上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甘草生用和炙用,功效和临床应用截然不同。在我国药典中,甘草(生甘草)和炙甘草亦被分列为不同的药物。
生甘草性平微凉,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擅治咽喉疼痛。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仅有两次用到生甘草,均是治疗少阴咽痛。
炙甘草性平微温,长于补脾和胃、补中缓急、益气复脉,可与多种药物配伍,发挥全方位的作用。如:与芍药配伍组方得到的“芍药甘草汤”,人称“去杖汤”,可用于治疗腿脚和腹部挛急,特别擅治腿脚疼痛抽筋,疗效为世人所称道;甘草炙后味苦,入心,长于治疗心脏相关疾病,如《伤寒论》所载炙甘草汤,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千古名方,即西医所言心慌、早搏、心跳骤停、心律不齐等。
生活中,如果不明原因的单纯咽痛、或是感冒初起时的咽痛,可用甘草泡水饮用缓解,如咽痛较重,可加少量桔梗同时冲泡,帮助化痰止咳,缓解咽干咽痒。此外,甘草色黄味甘,入脾胃,对脾胃也有缓和的补益作用,有益身体健康。
不过,甘草并不适宜于长期食用。如若咽痛需用甘草,症状明显缓解即可停用,勿当每日茶饮。长期和大量服用甘草会产生肾上腺皮脂激素样副作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严重者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临床表现。患有肾脏相关疾病的人士应慎用甘草。
甘草,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甘草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升,阳也。
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骨软;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矣。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长;肺主周身之气,气平益肺,肺益则气力自倍也。
金疮热则尰,气平则清,所以治尰;味甘缓急,气平清热,故又解毒。久服肺气清,所以轻身;脾气和,所以延年也。
甘草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和诸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
味甘入脾,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金石,一千二百种草木,有调摄之功,故名国老。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甘草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升,阳也。
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骨软;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矣。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长;肺主周身之气,气平益肺,肺益则气力自倍也...
祝之友讲《神农本草经》之---甘草
【经文】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经文要义
五脏六腑 :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大肠、小肠、胃、膀胱、胆、三焦。
寒热 : ①.指寒证和热证的合称。《黄帝内经灵枢》卷八·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②指邪气之寒热性质。常与“邪气”联系。如《黄帝内经灵枢》卷十·寒热:寒热“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
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毒气”即“邪气。”③指寒热相兼的病症。《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五·皮部论篇:“阳明之阳……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④指疾病的症状,即病后发冷发热之症状表现。《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二·风论篇:“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泻,因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诸病源候论》卷十二·黄病诸候·寒热候:“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凡小骨弱内者,善病寒热。骨寒热,病无所安。”
邪气:①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病例损害。②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又称“外邪”。
坚筋骨、长肌肉、倍力:甘草具有补气作用。补气,即补脾胃之气,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胃长肌肉;肾主先天之本而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甘草通十二经,脾旺则先天得以充养,故能“坚骨”而“倍力”。
金创尰:指古代被金属之利器所伤后感染之疮肿。“尰”,同“瘇”。《说文解字》:“胫气足肿”,足肿病,指脚肿,自膝部至踝及趾俱肿名“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水部·井泉水“发明”项云:“井泉水,地脉也,人之经血象也……木气多伛,岸下气多尰……
【趣味阅读:关于甘草解百毒】
甘草入药,始于秦汉。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9年编篆的《淮南子》一
书中称:“甘草草主生肉之药。”《说文》甘字,段注云:五味之美好者为甘。”
故《神农本草经》多中称甘草为美草,蜜甘。《名医别录》中称甘草为:“国老”。陶弘景对国老的解释:“国老即席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李时珍谓:“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故甘草又有“良相”之称。明·陆粲《庚已编》多卷九有“盛御医”,讲了明代著名医家盛寅的故事。永乐皇帝朱棣患风湿病,诸医诊断不清,处方无效。而
盛寅因诊断明确,治愈了朱棣的风湿病,遂被重用。至宣宗朱瞻基时,已是三朝元老,犹得老不衰。一日盛寅早上未吃早点就人御药房,忽然头痛如芍裂,眩晕欲例。渚医俱无办法,于是皇帝下诏,寻找能医治此病者。最后找到一位草根医。草根医投药一剂,服后不久,盛寅竟获痊愈。宣宗询问草根医用什么方法和什么药治好了盛寅的病?草根医回答说盛太医空腹进入药房,被诸药之毒侵袭,所以才发病,能解诸药毒只有甘草,于是遂以干草煎汤治,头痛眩晕,得以治愈。
相传在“中药圣地”禹州有一颇具盛名的中药名老店,在药店对门住着一家姓刘的人,老两口很穷,节衣省吃,省下钱来让其儿子读书,外出学医。有天,在外学医的儿子回家看望二老,见对门药铺掌柜脸色发青,便走过去对掌柜说。大伯,你脸色不好,赶快治病吧!。老掌柜抬头一看,见是二个年轻人竞对自己做了一辈子药行的人说这大话,真是班门弄斧,没有答话、年轻人见老掌柜傲慢无礼,只好离开,回到家里。不出年轻人所料,第二天,药铺老掌柜果真病了,连床也起不来。尽管他开着大药铺,其儿子又是名医,吃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转。这时他才想起那位好心的年轻人,知道他的医术一定很高,就赶忙让儿子拿着大礼去拜访,并请年轻人到家诊病。年轻人诊过老掌柜的脉后开了一张处方甘草四两,水煎服。第二天,年轻人又把甘草用量加到五两,第天加重到一斤。仅三剂不同剂量的甘草,药铺老掌柜的病就痊愈了。老掌柜又感激,又惊异。非要年轻人讲述这其中的道理年轻人对他说:“你的药铺名扬四海,主要是药物炮制得好,每炮制一种药,老掌柜都要亲自动手,亲口尝,间一久,你就中了百药毒了,甘草能解百药毒。” 一席话说得老掌柜连连点头。这就是甘草解百毒的有力佐证。
【现代药理研究】
甘草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皂苷、甘草黄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醇等。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解毒作用,对白喉毒素、破伤毒素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甘草次酸可影响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降低细胞对刺激的反应性,从而产生抗炎作用。甘草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抗溃疡用,解痉作用,镇咳祛痰作用,抗癌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解毒作用等。经药理证实,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C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C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C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干燥茎。
【处方用名】甘草、炙甘草——豆科Leguminosae。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疮肿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皮厚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
【禁忌】不宜与海藻、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等。
【鉴别要点】
1.药材鉴别
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习称“抽沟洼垄”或“丝瓜楞”)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习称“菊花心”),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甜味特殊。
2.饮片鉴别
饮片呈圆形厚片,直径0.6~2.5cm。表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可见明显的皮孔。饮片切面黄白色,明显菊花纹,可见裂隙,显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甜而特殊。
生甘草
炙甘草
【名著论选】
宋·苏颂《本草图经》(1061年):“甘草能解百药毒,为众药之要”。:孙思邈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人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
明·倪朱谟《本草汇言》(1624年):“甘草,补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臝,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气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芪并也。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1644年):“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中,主肺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也。但味厚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引李杲曰曰:“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明·张景岳《本草正》(1624年):“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助参、芪成气虚之功,人所知也。助熟疗阴虚之危,谁其晓焉。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人气,随药人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1832年):“甘草,气味甘平。生则微凉,味不佳。则温,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人足太阴厥阴,通手足十二经。”
【现代应用】
1. 补中益气。甘草药性平和,用蜂蜜后则温中益气补虚,缓中健脾。甘草善走诸经百脉,通大十二经,润养五脏,滋濡经脉,强壮筋肉,并能养血神。甘草蜜炙后,所含的甘草酸部分被破坏,皮质样激素作用显著减弱,其不良反应亦相应减少。若脾胃气虚,纳食乏力者,用炙甘草配伍党参、白术、茯苓、芪等,能健脾益气,滋养补虚。若心血不足·,心气虚之心悸,脉结带,用炙甘草配伍党参、熟地、山茱萸、阿胶、肉桂等,以益气助阳,补血宁心。若心肝血虚,脏躁哭笑无常、更年期综合症等,如配伍浮小麦、大枣、百合、生地、巴戟天、太子参等,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等。
2.润肺止咳。甘草既能益睥和胃、消除生痰之源、又可肃肺止咳、其听含甘草次酸具有明显的中枢镇咳作用、故对于咳嗽痰喘之患、不能寒热均可应用。若湿痰咳喘者,可配伍半夏、陈皮能燥湿化痰以止咳;若寒痰咳喘者、则配伍干姜、细辛等以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燥咳者、配伍苦杏仁、贝母、北沙参、桑根皮等,养阴润肺而止咳。痰热咳喘者、配伍麻黄、苦苦仁、石膏、黄芩、鱼腥草、连翘等以清肺化痰以止咳。
3.清热解毒。甘草生用性凉,能清热泻火解毒,其所含甘草醇、甘草酸、甘草次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若见疮疡肿毒者、可配伍忍冬藤、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若风热、虚火上炎之咽痛,配伍桔梗、牛蒡子、豆根、龙葵等,泻火、解毒、利咽。
4.调和诸药。甘草可升可降,又通行十二经、调和百药为其所长,方剂中常作佐药,以调和诸药,缓解它药之竣猛,固护正气。如四逆汤中用甘草,能缓和附子、甘姜之温峻,以防伤阴。补益方剂中用之、使补药作用缓和而持久,补而不骤。清热方剂用之,可缓和药性之寒、以顾护睥胃,各类方刹常配伍甘草,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言:取其具有调和之功、使各药和谐而奏效,又不伤正气,故有。“国老”之美誉。
5,解药食中毒。“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故甘草常用于治疗各种药物、食物中毒,单用或常用于绿豆、黑豆、金银花等同用、如《本草蒙筌》解食物与砒霜中毒,以甘草与黑豆同煎服。
5.《本草纲目》载:芫花、甘草等量(15~20g)煎水外洗治冻疮。
【类药比较】
山药、扁豆、甘草皆能补脾益气,且药性平和。但山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为平补睥、肺、肾之经良药,兼有收敛固涩之功,故又可补肾固精,缩尿止带并善治消渴;扁豆补脾兼能化湿,补脾不膩,化湿不燥,对病后体虛初补者宜。且能化湿消暑,解酒毒、河豚及一切药毒;甘草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应用十分广泛,非山药,扁豆所及,但其甘缓壅气,能令人中满,故见湿盛胸腹胀满者不宜。
甘草、大枣、蜂蜜皆具甘味,补中益气,解毒、调和药性,然甘草性平,善补心睥;缓急止痛,且有祛痰止咳之功。大枣性温,补气健脾,养血安神;气血双补功同党参。本品富含营养,为药食两用之品。常为人参、白术、黄芪等药的辅助用药。蜂蜜,性平。脾肺双补,润肺止咳。富含营养,药食两用,与大枣同为食疗、保健之品。
甘草味甘,得土气至全,功擅健脾益气,主治脾胃气虚证,常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如四君子汤。若中焦虚寒,则以本品配伍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饴糖等,如小建中汤。甘草入心经,又能补益心气,治疗心气阴两虚之心动悸、脉结代,每与生地、人参、桂枝、生姜、大枣、麦冬、阿胶、火麻仁等同用,如炙甘草汤。我常用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患者见心悸、气短、乏力、脉结代等,有显效。
医 案 曾治一冠心病患者,女,83岁,心悸,动则悸作,气短乏力,睡眠欠佳,面赤目涩,腰痛膝痛,脉浮大弦而有间歇,舌紫胖有齿痕,苔薄白。处方:生地30g、炙甘草12g、党参15g、桂枝6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炒酸枣仁30g、生杜仲30g、五味子6g、茯苓15g、生白术10g、生姜10g、大枣10g、生山楂15g。水煎服,7剂。药后诸症减轻,后以此加减予服,病情逐渐稳定。
甘草为止咳的要药。临床上举凡咳嗽,偏寒偏热、有痰无痰皆可使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期·第二卷》:“古方治肺痈初起,有单用粉甘草四两,煮汤饮之者,恒有效验。愚师其意,对于肺结核之初期,咳嗽吐痰,微带腥臭者,恒用生粉甘草为细末,每服钱半,用金银花三钱,煎汤送下,日服三次,屡屡获效。”研究表明,甘草醇提物及甘草次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等还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容易咯出,呈祛痰止咳作用,其作用强度为: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甘草生用性平偏凉,有清热之功,单味药使用,《伤寒论》称为甘草汤,主治少阴病热化证之咽痛。若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玄参等,主治热毒炽盛之脱骨疽,如四妙勇安汤。若配伍生地、竹叶、木通、车前子、滑石、泽泻等,主治心火下移小肠之尿急、尿频、尿赤、尿热、尿痛等,如导赤散。
甘草解毒,古人谓其能“解百毒”。《本草纲目·第十二卷》:“甘草解百毒,如汤沃雪。有中乌头毒、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验如反掌。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予每试之不效,加入甘草为甘豆汤,其验乃奇也。”研究表明,甘草对于水合氯醛、士的宁、乌拉坦、可卡因、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喜树碱、农吉利碱、乙酰胆碱、毛果云香碱、巴比妥、组胺、苯砷、升汞、蛇毒、河豚毒、汽油毒、有机磷农药敌敌畏、食物中毒等,均有较好的解毒作用。但对吗啡、毒扁豆碱、镁剂中毒则无效。甘草解毒的机理,可能与甘草次酸的吸附作用有关。
传统中医认为,甘草解毒,有上、中、下三法。《本草新编·卷之一》记载:“甘草解毒,当分上、中、下三法。上法治上焦之毒,宜引而吐之;中法治中焦之毒,宜和而解之;下法治下焦之毒,宜逐而泻之。吐之奈何?用甘草一两,加瓜蒂三枚,水煎服,凡有毒,一吐而愈。和之奈何?用甘草一两五钱,加柴胡三钱,白芍三钱,白芥子三钱,当归三钱,陈皮一钱。水煎服,毒自然和解矣。泻之奈何?用甘草二两,加大黄三钱,当归五钱,桃仁十四粒,红花一钱,水煎服,毒尽从大便而出矣。此三者,虽不敢谓解毒之法尽乎此,然大约亦不能出乎此。”可供临床参考。
甘者缓也,其含义之一是甘味药下行缓慢。我临床用甘草10g以上,配伍清热解毒药,全方有此一味,下行迟缓,“漂浮”于上焦,解上焦热毒,如面部湿疹、银屑病等,有较好效果,仅供参考。
甘草缓急有两种用途,一是缓解形体之拘急,二是缓解情绪之急躁。在缓解形体拘急方面,有文献报道,用甘草流浸膏10~15mL,日3次口服,用药3~6天,治疗254例腓肠肌痉挛患者,显效者241例,占94.8%。也可与芍药同用,组成芍药甘草汤治之。在缓解性情急躁方面,可用甘草配伍大枣、小麦,组成甘麦大枣汤,药理研究表明,该方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我于临床将该方配伍百合地黄汤、四逆散,治疗抑郁症喜悲伤欲哭者有一定疗效。
甘草有国老之称,能升能降,能内能外,与补、泻、寒、热等药同用,可以调和其药性。如与熟地、当归、白芍、党参、白术、黄芪等药同用,可使补益药作用和缓持久而不骤急;与大黄、芒硝等泻下药同用,可缓和其泻下之力,使泻不伤正;与石膏、知母、黄芩、黄连等寒凉药并进,可缓和其寒凉之性,使寒凉清热而不伤阳、不败胃;与附子、干姜、吴茱萸等温热药共施,可缓和其燥热之性,使温里散寒而不损真阴;与寒凉药和温热药并投,可调和二者,使之各行其功,无相争之弊。前人谓甘草有调和众药之能。
《中国药典》规定,甘草常用量为1.5~9g。《本草备要·卷之一》载甘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见效,此古法也。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殊属可笑。”临床应引以注意。
甘草生用偏凉,擅长清热解毒,炙用偏温,重在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至于调和药性,则随其宜而用之。
甘草不宜与甘遂、大戟、芫花同用。呕家不喜甘,湿盛中满及呕吐患者不宜服用。久服甘草可致水钠潴留,故水肿、高血压患者也当慎服。
现代研究表明,甘草有抗溃疡,保肝,降血脂,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