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不了解儿童的这十大天性,你就永远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
【阅读说明】
儿童的十大天性,是我在与儿童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的,对我们了解孩子和走进儿童的世界有很大帮助。可以说“不了解儿童的这十大天性,你就永远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
天性一:儿童是爱吵闹的,且不怕吵闹
成人和孩子之间,最主要的冲突之一,就是成人喜欢安静,而孩子喜欢吵闹。更重要的一点是,成人的工作、心情容易受吵闹的影响,而孩子则不会。我们卉贝少儿书画教室的环境是开场的,最多的时候有三个班的孩子一起学习,有些家长因此而担心孩子受到影响,但自开班以来,很少有孩子因为被吵闹而告状或受到影响。至此,我才发现孩子是不怕吵闹的,也不会被吵闹影响。
对此,我的解释有两点:
其一,10岁以前的孩子,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所以,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安静的时光用以理性思考;
其二,书法、绘画等艺术学习,更多依赖于非理性的右脑,而非理性的左脑。
天性二:儿童是好动的,最喜欢你追我赶
这儿的“好动”,是中性词,对于七八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你追我赶”。
对于那些不知道怎么陪伴孩子,增进亲子感情的父母,你可以试着跟孩子玩你追我敢的游戏。我经常跟孩子们一起玩“大坏蛋抓娃娃”或者“娃娃们抓大坏蛋”的游戏。在“大坏蛋抓娃娃”的游戏中,大坏蛋扮演得既要笨拙,又要可怕、迅捷,在你追孩子的时候,要不时地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常常体验“差一点就被抓住了”的感觉,但是你必须记住,在你即将抓住孩子的那一刻,你总是笨拙地让孩子逃脱了。这才是孩子感到最刺激、最兴奋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
而在“娃娃们抓大坏蛋”的游戏中,你要尽可能逃脱,但当孩子们快气馁的时候,最终要让他们抓住,他们抓住你之后,可能会向你施暴——拳打脚踢,控制你,甚至把你拖进他们假想的监狱,并排士兵把守,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保护好自己;第二,要不时制造紧张,即试图逃脱。
天性三:儿童是好游戏的,一切活动都是游戏
对于七八岁之前的孩子,大多活动都是游戏性的,可以说游戏无处不在。儿童游戏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只注重过程,而不在乎结果”。
我记得《窗边的小豆豆》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小林校长通知家长让孩子们带上帐篷和被褥,要带孩子们去野营。孩子们为此而狂欢和兴奋,但家长却都陷入了焦虑和不安——“七八岁的孩子,去野营?”简直不敢想象,但是让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小林校长并没有带孩子们去野外,而是组织孩子们在学校的大礼堂撑起帐篷进行野营活动,但孩子却已经非常满足了。
当读到此处的时候,我不禁拍桌而起,一个劲儿感叹——“小林校长简直太了解孩子了”。事实上,如果小林校长真的带孩子们去了野外过夜,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吓得钻进帐篷都难以入眠,还别说玩了。
只要有机会,我就和孩子玩类似“在大礼堂野营”的游戏。比如,有一次和朋友去吃火锅,朋友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不一会孩子就吃饱了,大人们在聊天,而孩子很无聊。这个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一个盛毛肚的大碗,毛肚已经都下锅了,碗里就剩下底菜,一般这个菜都没人吃。于是,我把这个只剩下底菜的大碗递给孩子,并给了她一个空盘子,然后引导她“做一盘菜”——教她用手把菜叶和菜茎撕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摆盘,最后再加入作料,并用大枣、红辣椒等装饰。
就这个游戏,她玩了一个多小时,并最终取名“双菜蛋糕”,当她把这盘菜端上桌子的时候,邀请大家品尝,我们都知道,这样做出来的菜是没法吃的。但不吃,好像有点拂了孩子的好意。对于一个真正懂孩子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于是我先带头品尝,我用牙签扎了一块菜放到嘴边假装咀嚼,并一个劲夸赞味道很好,然后又把菜放回到原来位置,孩子就已经特别心满意足了。
这就是孩子活动的游戏性,你只有进入到孩子的世界,才能跟他玩到一起。如果你动员大家,把孩子这盘菜一扫而光,我想孩子一定会很难过,因为她要保证这盘菜的完整性,这盘菜是她创造出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作品,她不允许别人破坏。再者说了,要是没有菜,我们依然可以用纸去玩这样的游戏,不论是用菜,还是用纸,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心理学上把这叫做“想象现实”,在某种程度上,游戏的世界,就是孩子的真实世界。
天性四:儿童是自我主义者,较少考虑别人
不得不说,孩子是自私的,自我主义者。按理来说,自我中心,是3~5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五六岁之后的“过度自我中心”,都应当归结为发展受阻。
但是,在跟孩子的实际互动中,我发现七八岁甚至更大的孩子,大多都是自我主义者,都只考虑自己,很少去关心别人。我猜测这是教育导致的结果,人格正常发展的孩子,应该能较早地走出自我中心。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成人依然是自我主义者,尽管成年了,思维特征和三五岁的孩子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以,我疑惑,我看到的现象不只是孩子的天性,更多的可能是问题成人不当教育导致的结果。
但不论怎么说,我希望成人能允许孩子自私自利一段时间,不要过早地或过分地教育孩子分享,至少不要把孩子不愿意分享上升为道德问题,这或许能帮助孩子更早地走出自我中心。我认为,“4岁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事实的,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虚伪的人。
天性五:儿童缺乏道德概念,以兴趣为主
是否拥有羞耻心,是区分儿童和成人的其中一个标准。之所以说孩子天真无邪,就是因为儿童还没有发展出羞耻心。比如,6岁的孩子上厕所不关门,家长受不了,但孩子自己却不以为然,即便别的孩子看见了,也不以为然。只是成人会大惊小怪,这或许正是性教育在中国难以普及的根源。
成人的大惊小怪,就会把孩子觉得很正常的事情变得不正常。
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个6岁的孩子拉了大便之后没冲下去,被别的孩子看见了,结果这个孩子撺掇了一群小伙伴,一起帮着冲大便,有的拿盆接水,有的拿着喷壶喷水,有的在旁边啦喊助威,好不热闹。
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孩子天生就对大小便感兴趣,因为大小便的时候不仅让孩子体验到一种快感,而且拉完大便会让孩子有一种“干得好”的感觉。觉得大小便是肮脏的,不文明的,这完全是成人对孩子道德灌输的结果。
一件事,一个人,只要让孩子开心了,孩子就喜欢,孩子就感兴趣,这就是孩子的逻辑。
因为孩子对厕所的事情很感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上专门给孩子上了一堂关于“屎尿屁”的课,这堂课孩子们欢快地都跳了起来,结果,其中一个孩子在别的课外班上对老师说——“你是个屁老师”。因为这句话,这个老师很生气,而且专门向这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一番控告,并责令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
我听到这件事,很无语。这个老师太愚蠢了,他根本没有听到孩子的言外之意,一个六岁孩子对老师说——“你是个屁老师”,直接等于在向老师说“我喜欢你”。
可见,成人对孩子的误解有多深,孩子对老师的表白,却成了老师控告孩子的证据。
天性六:儿童直接了当,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礼节,是文明世界成人之间约定俗称的一种礼仪方式,诸如打扰到别人要致歉、受人帮助要致谢、初次见面要问好、分开时要道别等等。通过刻意训练,你也能让五六岁的孩子够获得上述简单礼节,但你不论如何也无法让孩子明白关于礼节的真谛。
面对一个比较胖的女老师,孩子会毫不犹豫且略带几分好奇地问,“老师,你怎么这么胖?”对于女性,“胖”是一个很敏感的词汇,在我们成人世界,一个正常的人绝对不会问出这样让彼此尴尬的问题,但在孩子的世界,即便家教再好的孩子,也会问出诸多类似这样的问题,《皇帝的新衣》中的那孩子,就是其中一例。
说白了,礼节,是成人世界维护各自尊严,照顾对方面子,尊重对方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礼节,是打心底里考虑对方的一种体现,否则,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打心底里考虑别人”,正是孩子难以做到的。如果我们刻意训练孩子的礼节,就像卢梭说的,可能会扰乱人类天然的秩序,培养出“老态龙钟的孩子,和年纪轻轻的博士。”(更多可点击查阅《别再强迫孩子来的时候“问老师好”,走的时候“说再见”》)
天性七:儿童缺乏财产概念,珍珠和石子无异
最近,孩子们都喜欢上了奥特曼卡片,大一点的孩子,给小孩子送一张卡片,就可以让小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人类最原始的天性,在孩子身上总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如果你把孩子世界的奥特曼卡片看做成人世界的钞票,你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
儿童不会按照成人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评判一件东西,如果你让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在价值“10块钱的笔记本”和价值“1块钱的奥特曼卡片”之间做出选择,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孩子只会按照自己的兴致来评判一件东西的价值,珍珠和石子在孩子眼中没有太大区别,如果石子更能引起他的兴致,他会更青睐石子。因此,避免孩子破坏家中贵重物品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收起来,而非在孩子破坏物品之后再反过来责怪和说教。
卢梭说,孩子9岁以后,才能获得财产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不是天然获得的,而必须要通过成人的教授。卢梭为了让爱弥儿获得财产的概念,他在春天的时候,教导爱弥儿种下一株蚕豆,通过几个月的浇水、除草、施肥,等到秋天,爱弥儿就可以收获自己的蚕豆,至此爱弥儿就拥有了财产的概念。
天性八:儿童很少注意整洁,时刻都在探索
《夏山学校》的作者尼尔说:“家长过分重视整洁,这是可怕的美德之一。一个以整洁为荣的人通常是二流的公民,外表清洁的人常会有杂乱无章的头脑,不信你看看那些在公共领域写'请勿乱扔垃圾’,自己办公室却乱七八糟的人。”
孩子的确是一群“不拘小节”的人,整洁之类的事情,几乎不在孩子考虑的之内,孩子宝贵的大脑和注意力永远放在无穷无尽的探索上。
很多孩子,一进我们教室,就立马钻到了桌子下面,然后匍匐前进,他或许正在进行一场想象的大战,或许是在和同伴玩一种游戏,或许是在体验桌子下昏暗的世界。
关于儿童游戏对孩子人格发展的意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具有塑造儿童人格、整合自我幻想和现实的功能。如果我们因为整洁的缘故,而总是阻止孩子在游戏的世界自由地探索,我们就可能会培养出人格有缺陷的孩子。(更多可点击查阅《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卉贝来》)
天性九:儿童活在当下,情绪转换非常快
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向我声泪俱下地诉说在学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的经历,正当我感同身受伺机施以帮助的时候,她却饶有兴致地加入了别的小朋友的游戏,而且玩的不亦乐乎。
前一秒还在伤心流泪,后一秒便开怀大笑,这真是佛教禅宗的功夫。这种“专注当下,事过无痕”的境界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倒是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似乎修炼到了这种程度,在《自觉与领悟之路》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森田正马的儿子去世了,在参加儿子葬礼的时候,森田正马哭成了泪人儿,需要别人搀扶着才能勉强站立,但在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却神采奕奕,能够全然投入到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当中去。
这的确是一种惊人的情绪转换能力,事实上,悲伤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像孩子那般充分地悲伤,那么就能够快速走出悲伤的阴霾。这或许警示我们父母,当孩子悲伤的时候,我们最好是允许孩子尽情悲伤,而非想办法帮助孩子快速走出悲伤。
天性十:儿童缺乏羞耻心,活得真实
所谓真实,是相对掩饰而言,孩子很少掩饰自己,所以我们才说赤子之心。事实上,这种赤子之心,是孩子尚未发展出羞耻心导致的结果。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中说:“是否拥有高度发展的羞耻感,是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关键所在。换言之,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根据儿童历史学家阿里埃斯的研究,“儿童”是17世纪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在次之前,之所以儿童没有从成人的世界区分出来,就是因为成人缺乏“高度发展的羞耻心”,在公共场合,女人可以袒胸露乳,在饭馆,人们可以随地吐痰,而且成人可以肆意抚摸孩子的生殖器。着实,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人和儿童无异。
现代文明,正是建立在成人羞耻心的基础之上,而尼尔波兹曼发现,“童年”被发现350年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正在消逝,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普及,成人的羞耻心正在下降,那些大家一致最忌讳的话题,诸如“性”“暴力”“同性恋”等不再成为私密话题,而是被搬上了荧幕作为社会性问题讨论。
换句话说,儿童一直都是儿童,只是成人的羞耻心在不断地变化。儿童天然地对大小便和自己的生殖器官感兴趣,而且会毫无羞涩地表现出兴奋感,面对类似这样的事情,成人总要教训一番或者嘲笑一番,比如,有人就会对上厕所不关门的孩子一遍一遍说“你羞不羞啊!你羞不羞啊!”实则,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害羞”,否则他就不会上厕所不关门了。
我把孩子这种“喜怒形于色”、缺乏羞耻心的状态,称作真实。希望你能够珍惜孩子童年的这种“真实”,而不要过早地训练孩子的羞耻心。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如果你能细心觉察孩子的这十大天性,我想你就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行为,进而能够恰当地对待孩子。知道了孩子“自我主义”的天性,你就不会过分培养孩子“分享”的品质;知道了“好动”的天性,智慧的父母就知道孩子下午放学之后,应该让他先玩个痛快再写作业;知道了游戏的天性,父母就不会把孩子偶然的兴致当做孩子的天赋去培养……
来源:牟子坤家庭教育(ID:mzkjtjy)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