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教育宣布倒闭。当年妻子还在它的北京中关村店,给女儿报过大语文班。还报过“学而思”远大路店的奥数班、“Lily英语”的郦城店、北京西城的光明美校,以及其他不知名的琵琶、民族舞、国画书法、游泳班。估计现在都撑不下去了。孩子教育,妻子主张圈养,成天焦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主张散养,人生不是百米冲刺,不是马拉松,是万里长征,不在起跑快慢、一时得失。夫妻育儿理念不同,屡有争吵。鉴于我在家里的地位,为了安宁,花钱买太平,都是我妥协,孩子和她妈说耶。这么多班,孩子兴趣也罢,母亲强迫也好,小家伙倒不觉得累,放学早、周末闲,去课外班既是学习,也能玩耍交友。反正时间不是这么打发,就是那么度过,总比在家里看电视发呆睡懒觉好。快乐很多,也有烦恼,都是成长的代价。最累的是大人,花钱就不说了,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接送、等待,付出不少时间精力,妻子费心更多。只是最后没啥效果,有些失去兴趣,有些精力不够。有些中途来美,比如民乐国画,自然荒废。除了买了个家庭安宁,再就是让培训机构赚足了钱。
妻子说,你想要啥效果?孩子养大,就是效果。就是养大,也不见得有啥效果,尽责任而已。
也是,父母把我养这么大,上了所有能上的学,有啥效果?他们自己养老,家乡的姐姐们照顾,这么多年还得为从异乡到异国的我操心。这些课外培训,到女儿五年级读完来美,学的短的有一两年;长的五六年,比如英语、琵琶、游泳、画画。琵琶奔波、考级、背到美国,最终荒废。在美国初中学了两年长笛,也是个半拉子。游泳由于美国俱乐部满员,等不及,报了排球,倒也喜欢,一直坚持下来。只是花费、家长辛苦,比中国更厉害。画画改学油画,但看得出天赋和时间投入都不够,随着高二高三学业重,迟早放弃。只有英语,一直在学在用。
英语在国内投入的时间和花费最多,暑假还报名夏训。孩子有兴趣,妈妈要求严,经常学到很晚,有时还有体罚、哭泣。看得我好生心疼,难免争吵,女儿却站在妈妈一边,说她要学。课外班上总是第一,得了无数的分卡,换点小玩意,很有成就感。由于我中途职业变故,孩子先随我仓促来美后,入学英语测试,满分6分考了4分,直接上了6年级的正常班。越洋和妈妈联系时,有点小得意。我对妻子那时在女儿英语学习方面的坚持和苛刻,只能说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四年,女儿现在讲英语已近母语,也爱阅读,但由于缺乏从小的英语书籍、影视、文化熏陶,很多课程以外的还不知道。这两年又沉溺于网络,和美国各地的网友聊得不亦乐乎,特别是追星泰勒·斯威夫特。除了每天听她的歌,还高价买CD、衣服,还想着去现场演唱会。年轻时都有过叛逆,或多或少都有歌曲、诗和远方。在她上网和追星方面,和妈妈斗智斗勇,屡有不快。我尽量超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随她去吧。目前功课还行,美国大学申请竞争激烈,2023-24冬春知道结果。最痛心的是中文,女儿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基本成了文盲,书面语、正式语,多样的表达都不会。警犬叫警狗,美国议员按字面意思翻译成代表。看电视说主角、负角,我说什么负角?她说那就是次角。我说主角对应的是配角。她说主的反义词不是负、次吗?还有一次,和国内上初中的小伙伴语音交流。对方问:你们有早恋吗?她说美国没有早练,早上不做操、跑步。我说那叫晨练,早恋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学习和环境,不用中文,慢慢的写不了,也不爱看了,停留在国内五年级的语文水平。没有了新词和知识的摄入,就是家里日常的生活用语。这还算不错的,至少说得流利。很多在美出生的第二代华人,说不了中文,就这样忘了文化和根。也有不少家长再给报中文班,只能学个半拉子,听说还行,写不了,读困难。想想女儿在中国时,语文学得很好,专门学过硬笔书法。
开学上了高二,有点升学的压力,和我聊起未来的专业、职业。我说还得把中文阅读、写作捡起来。中美爱恨交织、你中有我,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再怎么变,也得交流。许多美国人为了更多的机会,在学中文,华人怎么能忘了母语呢?高中里有人第二外语选修中文,考过AP,还有学分,能带到大学,抵一部分学费。女儿认识到中文的重要性,开始自学,准备明年直接报考AP。中文不仅有商机和生意,还是咱们的根和文化,有浩瀚的典籍,绵延不断的传承历史,世界上最多的使用者,唯一可以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开学了,孩子,你可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这八个字,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语言,都没有中文简洁、达意、上口。比如你的名字楠希,不管是字母化只表音的Nanxi,还是英语的Nancy,都没有中文所包含的意义。世界上有太多的口音、方言,本来是一枝,由于用字母拼写,就变成不同的语言,出现不同的民族、国家、纷争。只有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实现了书同文。不管口语讲什么样的方言,看到汉字,就是同样的意思,就有统一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只要文化在,根不倒,中华民族就能生生不息。历经磨难,复兴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