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他两秒钟后就爱上了他,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电影《婚姻故事》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婚姻不幸福的根源无非就是两种:一是没有爱情的基础;二是婚后不懂得经营。”总结起来确实不过如此,可现实生活中你根本难以权衡到底还爱不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经营婚姻。书本上有很多理论知识,也有很多看似可以借鉴的案例,可每每在自己遇到婚姻的问题时,那些看过的、学过的知识统统派不上用场。是我们没有学习?还是我们真的就是无缘幸福婚姻?都不是。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婚姻问题上,则是: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婚姻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这些各不相同而又难以预料的不幸福婚姻,所以让很多人陷入了婚姻的焦虑中。即便婚姻的不幸福表现多种多样,但婚姻里的焦虑根源大多都是来自以下3个问题,想清楚了,你便解脱了。
01:把“彼此”放得太重要
法国作家巴法利·尼克斯有句名言:“婚姻这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好的婚姻,走到幸福的一定高度时,你会发现彼此之间无非就是两个字的境界:简单。简单到不需要对方过多言语就能明白心里想的什么,也不必刻意思念也能感到甜美。因为真正幸福美满的婚姻,彼此之间其实已经融为一体了。很多人之所以会在婚姻里感到焦虑,其实就是把对方和自己看得太重要。其实当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便会逐渐发现一件事:保持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是获得解脱的有效方法。你越是抓得紧,就会越焦虑;越焦虑,反而就越容易让自己犯错,最后只会给婚姻带来更多障碍。保持“你没那么重要”的心态,即便对方的确不爱你了,你也能洒脱转身、潇洒离去。而要是恰好互相之间爱得很深,这种松弛有度的相处方式,更会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你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没那么重要,TA也没那么重要。”
02:把“矛盾”想得太重要
跟父母之间是这样,跟朋友、同事之间是这样,跟爱人之间也是这样。或许是因为吃什么的意见分歧,又或许是因为去哪儿玩儿的意见分歧,婚姻中的矛盾大多都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但这些“小事”引发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演变成一次大吵大闹的契机。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则是很多人把婚姻中的“矛盾”想得太重要了。第157位法国总理莫鲁瓦说过一句话:“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象。”这个观点引发了很多人对婚姻的焦虑,而这种焦虑的来源,便是放大了婚姻中矛盾的重要性。这是不对的。我们很难想象一对夫妻一辈子不拌嘴、不产生意见分歧。如果真的有,那可能他们中一个是真“一家之主”,而另一个则是装“傻子”。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把婚姻里的矛盾想得太重要,不只是因为这些矛盾并没那么要紧。更重要的是,当你把“矛盾”当成是婚姻生活里的一味调味品时,会让你平淡的婚姻增添很多新鲜感。就像你吃一棵辣椒会很辣,但加入适量辣椒到菜品中会让这道菜味道更丰富一样。不把“矛盾”想得太重要有两个前提:一是不要记仇;二是别去深究。
03:把“责任”看得太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爱情三角形理论”。理论认为,爱情是由三个重要元素组成的:激情、亲密、承诺(即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忠诚和责任义务外,很多人却过于看重了“责任”问题。在我们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影响下,很多人还秉承着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于是男人如果不能够挣到更多钱,那么可能就会因为“没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而焦虑、烦恼;而女人要是因为热衷于事业没能照顾好家庭,便会被人指责“没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同样也会焦虑。可对于婚姻的本质而言,真的需要把“责任界限”划分得如此明确吗?或许是我们把“责任”看得太重要而产生了一些误解罢了。婚姻中的责任,核心意义是相互成就、相互照顾、相互支持。并非是我拖了地你就应该洗碗,你带了娃我就必须做饭这样的“分工”。当你发自内心承担起了婚姻、家庭的责任时,你并不会通过“挣表现”一般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责任心。这时候,其实你并不会把“责任”看得很重要,因为你已经“知行合一”了。
结语:平淡是真却难做,朴实无华犹可贵
不管是道家思想代表老子,还是逍遥浪漫的庄子,都把“无为”作为了核心哲学思想。事实上,当我们真正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你就会发现幸福婚姻的真谛,其实就是那句通俗易懂但却很难做到的话:人生无常之事常在,看得太重要,本质上就是一种“贪婪”。把“彼此”放得太重要,是在贪图互相成为对方的“唯一”;把“矛盾”想得太重要,是在贪图一种幸福美满的“永恒”;把“责任”看得太重要,是在贪图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心”。想要从婚姻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无非就是一个方法: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要,简单不是纵容,而是心境的提升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