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赏析评论·郝殿华作品】ll总第142期
普通人的不懈追求
——读肖洛霍夫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有感
文/郝殿华(辽宁省)
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于一九五六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我前后阅读三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用力读完第一遍,我对小说全文有了大概的了解;用心读完第二遍,我对主人公的遭遇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在思考中读完第三遍,我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主人公在残酷的战争中,在喜与悲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刚毅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对于当代人如何探索人生、追求生命的价值,如何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也要增强信心和勇气,树立精神支柱应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小说以主人公自叙的方式叙述了索科洛夫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卫国战争时期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和命运,将在战争中面对交织相伴的喜与悲也刻画和描写得淋漓尽致:索科洛夫原先是一个工人,战前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卫国战争发生后参加红军;大饥荒时失去双亲;复员后当工人,成立家庭;卫国战争时离家参战;后来受伤被俘,逃跑时又被抓;后来成功逃回到部队,却收到妻子和女儿死了的消息,唯一的儿子也在战争胜利的那天壮烈牺牲在前线;在他失去职业、流落他乡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万尼亚,组成新的家庭,重新去争取新的幸福生活。也正是这位来自最底层的普通人,用深情的爱和对制造灾难战争的深刻之恨,在饱受从喜到悲、从悲到喜的经历后发出了自己的心声,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那么小说是怎样叙述和描写索科洛夫对待喜与悲的呢?小说中的如下片段呈现在眼前时让我感叹:索科洛夫被俘后,残酷战争对人性的剥夺,让他吃尽了苦头。索科洛夫深情地回忆说:“逃回部队时他连站都站不稳,甚至当与首长谈话的时候,他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你瞧,在法西斯的俘虏营里把我们弄成什么样啦……”然而,索科洛夫的内心还是感到自己很幸福。因为首长让他治病、养伤,给他一个月假期,假满后再分配工作。当上校和掩蔽部里所有的军官,个个都亲切地跟他握手时,索科洛夫激动和喜悦地说:“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受到过人的待遇。”阳光总在风雨后,一丝快意让索科洛夫感到莫大的满足。
当索科洛夫听到妻子伊琳娜和两个女儿被炸弹炸死时,索科洛夫是这样描述自己穿心的悲痛。他说:“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了一团,怎么也松不开……在战俘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琳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呀?!”面对失去亲人的悲伤,索科洛夫用强大的心理能力正视和承受着不幸的到来。
妻子伊琳娜和两个女儿没了,索科洛夫渴望找到自己的儿子阿拿多。儿子找到了,索科洛夫喜出望外,儿子就变成了他最后的快乐和希望,他所希望的仅仅是和儿子一起共同度过剩下的时光,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索科洛夫这样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同时他憧憬着和儿子一起生活的美好图景和对和平的向往。索科洛夫用充满希冀的心声描述美好的未来:“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一句话,尽是些老头儿的玩意。可是,就连这些梦想也完全落空啦,就是胜利的那一天,我的阿纳托利被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人之常情的一点愿望也没有让索科洛夫实现。
从悲到喜,又从喜到悲,索科洛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打击。索科洛夫说:“儿子牺牲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这么厉害吧。”这里索科洛夫为什么没有哭?因为他无情吗?不是,因为他这时因战争失去了最后的儿子,失去了最后的亲人。一个人绝望的不是一直看不到希望,而是给他希望以后又让他失望;而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感觉悲痛到极点,对生活绝望,哭不出来了。正如索科洛夫所说:“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我那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认识凡尼亚,给索科洛夫带来了新的希望。索科洛夫俯下身去,悄悄地问:“万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吃过饭,索科洛夫带凡尼亚到理发店去,给他理了个发;回到家里,又亲自给他在洗衣盆里洗了个澡.用一条干净的单子把他包起来。凡尼亚抱住索科洛夫睡着了。夜里,凡尼亚睡熟了,索科洛夫一会儿摸摸凡尼亚的身体,一会儿闻闻凡尼亚的头发。
索科洛夫说:“我的心里快乐极了,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因为有了凡尼亚,让索科洛夫的心变轻松了,变软了。正是心里有了慰藉,也让索科洛夫忘却了曾经失去儿子的伤痛。常言道,有些事要勇于放下,不能让悲伤成为永远就是这个理。索科洛夫做到了。
然而,人生的道路没有平坦,任何事物都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索科洛夫还是祸不单行。在泥泞地上开车将一条牛撞倒了,虽然他再三请求原谅,交通警察还是拿走了他的司机执照。索科洛夫决定离开乌留平斯克,到一个名字为列卡沙里的新地方,去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为什么离开呢?索科洛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说句实话,就是不发生这次撞牛的事,我也还是要离开乌留平斯克的:这颗悲愁的心可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等到我的万尼亚长大些,得送他上学了,到那时我也许会安停下来,在一个地方落户。”
为什么悲愁的心不让他在一个地方长久呆下去?因为战争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他心里有着深深的缺口,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都是伤痛,他也害怕继续受到心痛的折磨——“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索科洛夫说,“奇怪得很,白天我总是显得挺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哎哟’,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湿透了……”
这种精神的折磨和时间的煎熬是何等残忍,需要索科洛夫用刚毅的性格和坚韧信念来承受和支撑追求。
小说对索科洛夫和凡尼亚之间父爱和亲情的细节描写也让读者动情。如凡尼亚得知自己找到爸爸了,“凡尼亚扑在索科洛夫的脖子上,吻着索科洛夫的腮帮,嘴唇……”当凡尼亚举手向索科洛夫告别时,索科洛夫感到“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此刻,索科洛夫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眼泪。索科洛夫与凡尼亚相遇让索科洛夫好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把凡尼亚看成是自己余生的精神慰藉,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索科洛夫身世平凡,经历平常,十分珍视自己建立起来的家庭幸福,然而一旦祖国面临危难,他就能抛弃小家庭的温暖,隔断妻儿的纠缠,毅然走上反法西斯的前线。这篇小说有如此的魅力,来自小说的主题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爱的旋律,而且在索科洛夫平实的语言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战争虽然毁灭了他的家庭,给他的精神和肉体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他却没有被命运的打击所摧毁,没有毁灭他对幸福的永远期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热爱和平的人民反对战争、厌恶战争,然而一旦战争来临,正义的人民会挺身而出地投入战争、不惧怕战争,会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捍卫国家主权和自己的尊严。
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已成为历史,在愤怒的痛恨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创伤的同时,我不仅同情和理解小说主人公索科洛夫多灾坎坷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主人公索科洛夫作为普通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忠厚朴实、勇敢坚强、心地善良的崇高形象,不懈追求的信念和坚守,都给了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简介:郝殿华,男,1954年9月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76年9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物探专业,1987年8月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现为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退休干部,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散见于《辽宁地质矿产报》《中国国土资源报》《辽宁职工报》《朝阳日报》《作家天地》《辽西文学》《孔雀石》等报刊。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纸刊由《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编辑部主办。大16开本,130页码。
《作家新视野》以大容量、大视角、大格局的发展理念,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
一、文学体裁栏目:
【非 虚 构】(5000字内)
【小说前沿】(5000字内)
【散文天地】(3000字内)
【诗歌先锋】(单首20行)
【赏析评论】(5000字内)
【作家方阵】(仅限 诗歌)
………………………………………………
二、投稿方式:
1、微刊作品投稿邮箱
1654335435@qq.com(注:微刊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在标题前注明。)
2、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5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3、纸刊作品投稿邮箱
1027659893@qq.com(注:纸刊投稿必须是其它纸刊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限首发,严谨抄袭。)
4、以上所有投稿作品,统一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栏目+标题+作者名+省份,文末标注百字内个人简历以及详细通联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
……………………………………………
三、纸刊上刊要求
1、微刊作品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推送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2、纸刊作品初期审核通过后,先在作家新视野网站予以发布展示,后期根据作品质量综合评审予以优选上刊。
……………………………………………
……………………………………………
……………………………………………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42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了解《作家新视野》网站详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