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前世今生(一)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姓氏起源】
赵姓最初源于嬴姓,形成于西周,他的祖先是伯益,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为嬴。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由于他善于驾车,后来成为了周穆王的车御。传说造父曾选了8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是个特别爱玩的君王,时常坐着造父驾驶的马车四处打猎、游玩。有一次,穆王西行至昆仑山,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这时在江淮一带的徐偃王乘机率众造反,穆王闻讯,坐着造父驾驶的由8匹千里马牵引的马车,一天一夜就从千里之外赶了回来,打乱了徐偃王的步骤,平息了叛乱。周穆王论功行赏,以造父有首功,就把赵城(今山西赵城县西南)封给造父作食邑(封地)。造父的后代即以封地为姓,就是赵氏,奉造父为赵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
战国时赵姓主要在山西及河北等一些地区发展。秦朝后,逐渐发展到了甘肃、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区;汉以后,赵姓人向福建、四川、江苏、江西等地迁移;赵姓南迁始于三国之时,由涿郡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赵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赵构建立的南宋,使得赵氏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大举发展繁衍;与此同时,北方的赵姓也在东北地区得到了播迁;到了清代,福建、广东地区的赵姓陆续有人迁居到台湾,后来有很多人移居到了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氏名人】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这样大大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谥顺平。
赵匡胤:宋朝第一代皇帝,即宋太祖。948年,他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后,周世宗即位,奉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死后,周恭帝即位,这时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到了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了宋朝。
赵之谦:字益甫,号悲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著有《悲绪居士文词》、《勇庐闲诘》、《六朝别字记》等。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人,现代著名作家。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其语言朴实生动,多反映当时新农村的生活。
【赵氏谱牒】
《赵氏谱牒》是一份以南宋名相赵鼎为始祖的家谱。这份谱牒是赵鼎第十八世孙河南涉县知县赵万里,在朝乾隆甲戌年编修的。
该家谱共分两册,是由手工书写的,其字体端正,保存的也比较完整,把赵鼎作为始祖,记载了赵氏祠堂、坟茔、像赞、祭文、墓志、敕命、世系表、言行实录、诗赋表记等很多个门类内容;记述了赵鼎抗金,起用岳飞、张浚等将领,秦桧陷害赵鼎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赵鼎的后人尚书赵蕴、关中大夫赵笠翁等人生平事迹,是研究赵鼎家族史的重要资料。
《赵氏谱牒》还收有当时很多名人给赵鼎及其后人的赠签诗、跋、赋、贴、碑记、墓志等。这些名人包括与赵鼎同朝为官刑部尚书、资政殿学士范冲,著名教育家朱熹,元代史学家欧阳玄,明代文化殿大学士吴伯宗等人。因此说,《赵氏谱牒》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名人事迹】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始称“宋太祖”。但是他也有一块心病,就是担心他的部下会造反,于是他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有一天,宋太祖在自己的花园中摆上了一桌酒宴,并将刚出征归来的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请到了宫中,要与他们饮酒叙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宋太祖忽然沉默不语,长吁短叹起来。石守信等几位将领感到奇怪,忙问其原因。赵匡胤说自己从当上了皇帝之后,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怕有人造反。
众将领纷纷表自己的忠心,宋太祖说:“你们的忠心我相信,但我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你们部下贪图富贵,给你们黄袍加身,到时候恐不想当皇帝也不行了。”石守信等人听后吓得跪在地上,请求宋太祖指条明路。宋太祖说:“现在你们的年纪大了,何不交出兵权,多购良田美宅,为子孙创下永久的家业,每日饮酒取乐,快活地度个晚年。如果能这样的话,君臣之间互不猜疑这样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后大悟,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假称有病,要求辞职。太祖欣然同意,罢免了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渐渐地稳定下来。

【姓氏起源】
钱姓的溯源主要以官名为姓氏,源于彭姓。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彭祖,自尧时举用,因经常吃桂枝,善引导之术,历经夏、商朝,活了800多岁,是传说中有名的大寿星。到西周时,彭祖有一个孙子叫彭孚,担任周王朝金库的主管,专门管理朝廷的钱币,称“钱府上士”。彭孚就以自己的官职为姓氏,为钱氏,其子孙奉其为钱姓始祖。这就是钱姓的由来,也说明了姓钱的人之所以姓钱,的确是跟“钱”有不解之缘。
【全国的分布】
早期钱氏除部分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外,主要是在江南地区发展繁衍。唐初,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中原钱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到了明清时期,在今上海、湖北、云南等省市也有很多钱氏的聚居点;从清代开始,居住在福建、广东及沿海城市的钱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地区及海外一些国家。
【姓氏名人】
钱乐之:我国古代律历学家,曾任南朝宋的太史令。元嘉中奉诏铸造原为东汉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后又作“小浑天仪”。
钱一本:字国瑞,号启新,江苏省常州人,明朝学者。官至征御史,因触怒明神宗,被斥革为民。他研究河洛书、六经,尤精于“易”,曾和顾宪成在东林学院讲席。
钱学森: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有“导弹之父”之称,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钱其琛:上海嘉定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外交部长之一。他通晓俄语、英语,略通法语。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省无锡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授。著有《谈艺录》、《管锥编》、《旧文四篇》、《人兽鬼》、《围城》、《宋诗选注》等。
【姓氏文化】
吴越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唐末杭州临安人钱谬,在后唐时只是一位无名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当时的起义军王郢,消灭了农民起义军黄巢,剿平了唐末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由于钱谬多次获得战功,皇帝任命他为镇海节度使。896年,唐末义胜军节度使董昌造反,钱谬又带兵击败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907年到了梁太祖的时候,被后梁封为吴越王,钱谬也自称吴越国王。
钱谬在位期间,曾下令组织老百姓,对钱塘江及太湖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钱谬在位时,保境安民、奖惩无私是一位开国君王,因此备受世人称颂。
吴越国末代国君为钱谬的孙子钱弘俶,于978年献所据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名人事迹】
连中三元的钱币
科举考试最为荣耀的是“连中三元”。三元,指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三试都考第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能获此殊荣者,真乃凤毛麟角。其中,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钱棨便是其中之一。
钱棨出身于清朝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他自幼饱读诗书,学习极为刻苦,以才华过人而远近闻名。乾隆四十四年,他以乡试第一的成绩中为解元。乾隆四十六年,钱棨进京参加会考,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在殿试中,钱棨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钱棨连中“三元”的消息传出之后,举朝震动。乾隆皇帝认为这是满清开国以来的大喜事,是为“太平盛世”的瑞兆。乾隆皇帝亲自作《三元诗》以示庆贺:“龙虎传箫唱,太和晓日U,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文运风云壮,清时礼乐藩。载资咨申四义,敷奏近千言……”此诗曾刻碑树立于苏州文庙内,至今拓片犹存。
乾隆不仅赞赏钱隆的殿试对策好,文章内容切实,表述完整,且书法端正,清秀有力。在京的士大夫及四方诗人纷纷赋诗祝贺,“和者数百家”,后来主考官翁方纲还将数百人的赞颂诗编收集起来,汇编成《三元诗集》。

【姓氏起源】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较多的姓氏。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来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孙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西周初年,周文王之子康叔受封于卫,建立了卫国。春秋时,康叔的世孙姬和因为辅佐周朝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武仲又称孙仲,他的后代便以孙为姓。
另一支出于春秋时齐景公的大夫田桓子,本是陈厉公的后代,流入齐国任大夫之职,后来其子田书在征伐莒国的战争中立了大功,齐桓公就赐他姓孙,改叫孙田书,封在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后因乱,孙田书又到达吴国,他的孙子叫武,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孙田书就成为孙姓的另一支的始祖。
【全国的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吴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并发展到了顶峰。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和汝州郏城。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在唐宋时期孙氏曾先后世居河南陈留和于江西宁都;明末清初,又有很多人迁至到了台湾;据资料记载,迁居台湾的孙氏来自福建泉州。今日孙姓以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
【姓氏名人】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他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此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据说拿破仑战败后还曾为没有早日得到此书而后悔。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人,是孙武的后裔。曾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其为“药王”。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号逸仙,人称中山,尊称中山先生。他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曾学医和行医,并留日。后组织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曾著有《孙中山全集》。
【姓氏文化】
孙悟空为何姓“孙”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在《西游记》中悟空为什么偏偏姓孙”呢?关于悟空的姓名,在元代已经有了一折杂剧叫《齐天大圣》,此时早有了“齐天大圣”。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这猴子早被称为“孙行者”。原来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本是北方猕猴的一种,身有密毛生活在我国的北部山林中,能耐寒。这猴子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再恰当不过的了,这就更像是中国的了。到了明朝,《西游记》的作用吴承恩给这猴子起了正式的名“孙悟空”。顺便我们再提一下猪八戒名字的由来。传说,吴承恩的家乡江苏淮安有个小混混叫朱八,此人又懒又馋,又爱偷偷摸摸。吴承恩觉得朱八这种人只有经过磨炼才能变成好人,世人应以朱八为戒,不要做朱八这样的人。这才结合野猪精的故事,取名猪八戒。
【名人事迹】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公元前535年,孙武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因其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孙武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轶事,这对少年孙武为日后编撰《孙子兵法》奠定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消灭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又打跑了庆封。后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又起了矛盾,他们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之为“四姓之乱”。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于是萌发了远奔他乡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
当时南方吴国在军事和农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孙武认为吴国很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18岁孙武逃到南方的吴国。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武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后来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平王所害,于是为了报仇,他潜逃到吴国。孙武和伍子胥认识后,两人十分投缘,后结为密友,避隐深居。
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继承问题,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帮助下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礼贤下士,先后任用了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训练军队,使吴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而阖闾也深受人民爱戴。
这时,隐居在郊外的孙武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经过自己的努力,孙武终于写好了13篇兵法——《孙子兵法》。全书讲的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原则。
《孙子兵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被尊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荣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孙子兵法》不仅对中国古代战争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交融与合作,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姓氏起源】
据《姓篡》记载,李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了女华之子皋陶之时,做了尧帝专管司法的士师(相等于现在的法官)。据说他是中国刑律的创始人,是他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刑律。其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士师职务,士师后改称大理,所以人称理氏。
到商封王时,理氏后人理征因执法公正不阿,触怒了商封王,被封王处死。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小的儿子利贞逃往古伊国避难。就在母子俩正面临饿死的困境时,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了几棵李子树,理利贞母子俩便以李子充饥,才保住了性命。后来,理利贞在周朝为官时,为了感谢果树的救命之恩,又借“理”字的谐音,把这种果树命名为“李树”并以此为姓。李利贞也成为李姓的始祖。
【全国的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200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明末清初,广东及福建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李姓在全国形成了渤海湾、四川、东北三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姓氏名人】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曾被后世奉为“川神”。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中国农业的生产、水利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唐太宗,他是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
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忧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她的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国有功,历任直隶、湖广、两广总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外国签订条约。后因积劳呕血而死,晋封一等侯,卒谥文忠。
【姓氏文化】
唐朝人为了避讳不敢吃鲤鱼
鲤鱼的味道鲜美,可是在唐朝却没有人敢吃。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上有这些记载:唐朝法律规定,鲤鱼不能叫鲤鱼,不许吃,捕获后必须放回水中;出售鲤鱼者要挨60板子。
为什么这样呢?原来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鲤”与“李”同音,吃“鲤”等于吃“李”,当然吃不得。这叫犯了讳。
所谓的避讳就是臣民不能直呼也不能军民一致皇帝的名字。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若犯了讳就会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
在唐朝,不但不能吃鲤鱼,还不能提“虎”字。江南人有一种大便器叫马子、马桶,其实这种东西早在古代就有了,汉朝人管它叫“虎子”。到了唐朝就不行了,避“虎”字,没办法,改为“马子”,因为唐太祖李渊的爹叫李虎。
那时候,对违反避讳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唐律疏仪》规定,故意直呼皇帝名字的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是要杀头的。
避讳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疽痈,给当时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且给中国文化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名人事迹】
以身作则的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执政时期,国家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政清民安的局面,即所谓的“贞观之治”。这除了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建议、批评和任用贤能之外,还与他注意加强法制建设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来说,制定的法律,能否贯彻执行,关键还在于皇帝的态度。也就是说,皇帝自己要以身作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有一年,唐太宗准备到洛阳巡游,为了体现皇上的尊严,李世民下了道诏书,要洛阳官员为他的出访建造一座大殿。这时有一个名叫张玄素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就上书反对唐太宗这样做。
张玄素在奏书中写道:“当年皇上平定王世充的时候,把洛阳城里许多宏大奢侈的宫殿都拆了,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拥护。现在还不到十年,皇上又要在洛阳重建豪华的宫殿。这样做是在学隋炀帝干坏事,而造成的危害,恐怕比隋炀帝所带来的还要大。”
看了张玄素用词尖锐的奏书,唐太宗大为不悦。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唐太宗质问张玄素:“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那么与夏桀、商纣比又怎么样呢?”张玄素随即答道:“皇上如果不停止这项工程,将来的命运与商纣同样可悲。”
此时的唐太宗被被张玄素的话惊醒了。他想了想,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好,就取消了建造宫殿的命令。这件事既反映出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优点,也体现了他约束自己的守法精神。

喜欢请点关注,

(0)

相关推荐

  • 孙姓的起源 人口分布和历史名人

    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五行属于金.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时期,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

  • 【小知识】百家姓按什么方式排列?

    <百家姓>按什么方式排列? 政治地位. 南宋学者王明清经考证指出,<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 ...

  •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十五)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 ...

  •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十)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 ...

  •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二)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 ...

  • “卷尾骨”的前世今生, 瑜伽体位练习中骨盆的正位怎么找?

    欢迎大家关注和公众号配套的视频号 -:尽管刚刚开号发视频内容尚且单薄,但是未来我会把所有的精选视频发在这个平台上,也会陆续整理以前曾经在公众号上发过的视频并在这里重新上线.请看Laruga老师诠释阿汤 ...

  • 西南官话(四川话)的前世今生

    现代汉语之中,有一种方言地域色彩和喜剧色彩非常重,这就是一般人所称呼的"四川话".在中国西南地区虽然不同省份的人说起家乡话,但大家都能听懂,因为这属于官话,也就是北方话系统,也是官 ...

  • OD的前世今生?

    随着人力资源的发展,最近几年组织发展已提升成为人力资源职业领域的主流学科,它的重要性由组织内部不断变化的变革驱动.目前,尤其是变革管理的关键内容被视为所有专业人员的核心知识. 在跟组织高管和其他从业人 ...

  • 6.25复盘:龙头股的前世今生

    6.25复盘:龙头的前世今生 今天打板猛狮科技,坐了一趟刺激的过山车,本身操作没有问题,只是对这个阶段谁是龙头定义和市场产生了分歧. 后来就出现几个小盆友私聊我,提醒我猛狮科技炸啦,怎么怎么的,确实有 ...

  • 【上铁青·传承】上海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 我是上海火车站 我出生于1987年12月28日 是当时全国第一座现代化车站 (众星捧月的待遇~得意!) 下面我来讲讲 关于我的两三事 历史悠久的我 我的祖辈可以追溯到 清末民初的上海火轮房 是 ...

  • ​【南海听风】我与南中的“前世今生”|​张秋敏

    我与南中的"前世今生" ● 张秋敏 二十多年前,我从母校南海中学毕业.后来我成为南海中学的一名教师,这就是我与南中的前世情.今生缘.这"情"是我与家乡的情,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