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你对自己满意吗?这三个标准对照一下,能达到的才有真快乐
1
“第二个念头”不要有
第一个词,就是“毋自欺”。
《大学》里讲“毋自欺”,用到一个比喻:人要真诚的话,如同“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意即,好像讨厌难闻的味道,好像喜欢美好的颜色。
闻到味道不好闻,本能就很讨厌这个味道;看到美好的风景、美丽的面孔,谁不喜欢呢?
这叫做感官的直接作用,代表诚意有一个特色,就是不能转弯,不能有“第二个念头”。
“第二个念头”怎么说?
比如,这个味道不好闻,转念一想,老板喜欢,我就说这个味道还不错,那是虚伪,是违心之论,就是“自欺”。
一个人要自欺,一定知道什么叫做“善”,他没有办法做到,他才会自欺。
只有当我们懂得了善恶之后,才会有“自欺”“不自欺”的情况。你如果不知道善恶,根本没有自欺不自欺的问题。
为什么说小孩子是人类的老师?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第二个念头”,不需要考虑要讨好谁或者讨厌谁,所以小孩子没有自欺不自欺的问题。
而成年人活得复杂辛苦,不正是时时在考虑利害得失,做出很多“自欺”的事吗?
2
你对自己满意吗?
第二个词,叫做“自慊”。
标准的儒家思想就是先说“不要”,再说“要”。
从被动到主动,做到对自己满意,活得坦坦荡荡,就是“自慊”。
要做到自己对自己满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假设给你两个选择:
其一,全天下人都说你是好人,但是你知道自己是坏人,你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你不满意;
其二,全天下人都指责你,说你是坏人,但是你自己问心无愧,你知道自己是好人,你对自己很满意。
你会选择哪一种?
通常,我们一般人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选择第一种看起来更容易一点,至少更能“吃得开”。
这样选择的人,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一点:
我这一生要做什么、如何做,完全操之于别人;
我永远在等待,别人今天心情好,说你不错,明天心情不好,就说你不行;那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时常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等着别人说你行不行。这样活着不是很可怜?
儒家的主张是选择第二种,某些事情,天下人都怪我,但是我真的问心无愧。
真的能做到这样吗?
答案是:能。
因为我知道善恶的标准;我已经有了“毋自欺”的观念,更坚定善恶的标准,两者配合,完全可以从善如流,而避开“恶”的诱惑。
能做到这些,自己对自己满意,就是“自慊”。
3
一枚能隐身的戒指
因为“毋自欺”,而“自慊”,接下来呢?就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故”字有“为此”之意,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君子必须“慎其独”。
换言之,君子的修行功夫是:先做到慎独,再毋自欺,然后才会自慊。
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
没有什么修养功夫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功夫都需要练习。
有关“慎独”,《大学》讲得很清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像周围有很多人看着你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
柏拉图讲过一个故事,叫做Gyges’ Ring(Gyges的戒指)。故事里有一枚戒指,可以帮助人隐身。
这就提出一个关于人性的拷问:
如果有一枚戒指能让你隐身,你会不会做坏事?
既然没人能看到,我为什么不胡作非为?为什么不抢银行呢?这就是慎独之难。
人在独处的时候,想做坏事的念头总会浮现出来。
所以要特别谨慎,意念的发动有什么内容,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不加考察这些意念是善是恶,它们就会像杂草一般生长,妨害你“正心”。
有人说,儒家的修炼好辛苦啊,就算是我一个人独处,也要好像很多人在我身边,真是战战兢兢啊。
其实,这正是儒家的快乐所在。
儒家的快乐绝不是说,我一个人关起门来,明心见性,到山上去隐居,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闭关,那不是儒家追求的快乐。
儒家的快乐一定是融入社会,跟别人相处,先修养自己,再影响别人,就是孟子说的“与人为善”,我跟别人一起行善。
因此,诚意不是空洞的,把“慎独”“毋自欺”“自慊”经常摆在心中,一旦有任何意念出现,不妨对照一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