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地理考,6
(十一)古称大夏在河东,太原乃涑域,涑水亦称晋水。
再考证实沈居住在大夏,杜注认为在今天的晋阳县①,服虔却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顾颉刚的《日知录》(卷三十一唐字条)赞成这个说法:“《史记》几次提到大禹凿龙门,沟通大夏,《吕氏春秋》说当龙门没有开辟、吕梁没有凿通之前,黄河从孟门②之上流出,那么所谓大夏的所在,正是今天晋绛吉隰之间,应当以服虔的说法为比较可信。另外齐桓公征伐晋国的部队,只到达了高粱(原注:在今天的临汾县),而《封禅书》引述齐桓公的话认为是西伐大夏,大夏显然应该在平阳⑤。”
而我认为按照这种说法,还是有可疑之处:说到凿龙门,通大夏,那么大夏应该靠近黄河,不应当在汾浍③之间。
《封禅书》齐桓公的话是:“向西征伐大夏,渡过流沙河,绑好马匹、挂好战车,登上卑耳山。”《索隐》的注释:“卑耳,山的名称,在河东的大阳,《博物志》说它在解县。”这显然和汾浍之间无关,这是第二点。
《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大夏之盐。”就是调味品里鲜美的,大夏出产的盐可以算得上一个。《山海经·北山经》:“从景山南望出产盐的大泽。”《太平寰宇记》:“景山在闻喜县的东南十八里。”这里提到的盐湖(泽)按照郭氏的注解就是解县的盐池,今天在河东的猗氏县。综合来看,大夏的地点,应当在河东,没有到达汾浍流域,这是第三点。
《水经·河水注》:“黄河水向东流经大阳县南,再向东,沙涧水汇入。沙涧水发源于北边的虞山,虞山下有虞城,该城北对着二十多里的长坂,称为虞坂。戴延之说虞坂从上到下有七座山相互重叠。《战国策》说:当年骐骥(千里马)拉着盐车攀登虞坂,挣扎着拖着车辕无法前进。这儿大概就是千里马受困处(也就是伯乐发现千里马处)。”沙涧水本来名为流沙涧。我怀疑齐桓公所涉的流沙河,正是这条流沙涧(沙涧水)。那么卑耳山就应该是虞山。这也谈不上汾浍流域,这是第四点(《山西通志·山川考》怀疑流沙二字是汾沁的讹误,但也确定大夏在河东,参见考一、考十二。另外《平陆县志》沙涧水在县东二十五里处,箕山在县东九十里处,下面有清涧,名为洗耳河,说是巢父洗耳朵的地方。《山西通志》怀疑洗耳与卑耳发音相近,延续下来出了讹误,遂以山名为水名,又以巢父的故事来附会。不过卑耳山与沙涧水都在平陆,所以也无需把流沙河改为汾沁了)。
第五,《史记·吴太伯世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到周北即以前的夏墟,这就是所谓的虞仲。”《集解》:“徐广说:在河东的大阳县。”《索隐》:“夏代的都城在安邑④,虞仲的国都在大阳的虞城,在安邑的南边,所以叫夏墟。”《左传》所说的大夏,正是指的安邑、大阳夏墟而言,不涉及到汾浍之间。
第六,《管子·小匡篇》:“向西推进到山狄的土地,到达西河,大船上设置小筏子,乘船过河,到达石沈,绑好马匹、挂好战车,越过大行与卑耳之间的山谷,拘禁泰夏,向西屈服流沙西虞,而秦地的戎族(秦国)开始服从中国的领导。”又说到:“向西到达流沙西虞。”西虞就是虞仲所封之地。这又是一个证据,大夏在安邑大阳,是西周初年的虞邑,不涉及汾浍之间。
第七,《齐语》也说到这件事:“越过太行与辟耳之间的山谷,拘禁夏,向西屈服流沙西吴,在南部筑城靠近成周,在绛返还祭肉,太岳及河边诸侯没有哪个敢于不来朝服的。”西吴就是西虞。《史记》说到封虞仲到成周之北、以前夏都之墟,这儿说在西方拘禁夏,屈服西吴,在南部筑城靠近成周,地望是互相对应的。何为岳?《禹贡》说岳阳为霍山,那么齐桓公讨伐大夏,很明显是属于安邑的夏墟,不涉及到汾浍之间。
第八,《吕氏·简选》有一篇也说到这件事:“齐桓公向西到达酆城。”高注:“酆城在长安的西南。”这就是所谓的乘船渡河,秦戎开始服从中国的领导。如果把大夏当成是平阳,这是不相符。所以知道实沈居住在大夏,应该在安邑的大阳,不涉及到汾浍之间。
第九,应劭注解《汉书》中的临晋县:“因为临近晋水,所以得名。”臣瓒说:“晋水在黄河之东。”另外,《史记·魏世家》提到:“秦国攻取我蒲坂、晋阳。”《括地志》⑥:“晋阳古城现在的名称是晋城,在蒲州虞乡县之西三十五里。”这说明河东蒲州原来就有晋阳。
《水经注》:“涑水所流经的,有晋兴泽,南面对着盐道山。”晋兴泽也在虞乡县之西。那么岂不是说涑水在古代又叫晋水?《班志》有晋武公从晋阳迁到曲沃的记载,司马彪、皇甫谧有晋阳本来是唐国的观点,后代却以今天的太原为那时的晋阳来解释,是错误的。《班志》的说法虽然不多见,恐怕有所出处。我怀疑晋国刚被封之时,就在古唐国的故居之处,可能就在河东的蒲州一带,所以虞乡有晋阳,而班氏有晋从晋阳迁出的说法。晋居住在翼城、鄂城,已经不是最初的地点,顾炎武、王世家辩析晋国初期以翼城为中心,恐怕说得还不透彻(顾、王二人的文章,《通志·古迹考》均有引用)。
《史记·晋世家》又说:“封叔虞到唐,唐在河汾的东方一百里。”说河汾的,其流域很长,如果说是黄河以东一百里,那不可能找到其地望,而说河汾之东,那说的应该是汾水汇入黄河的地点,从这儿往东一百里,正好是涑水的西岸,蒲州之西到达闻喜一带的地域,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太原。后世之人不能理解河汾之东的真实含义,却去求解以汾水的东方,那又何必说是河汾呢?而且汾水也很长,它的东方又是指的何处呢?
《史记·晋世家》:“成王和叔虞游戏,削了一片桐树的叶子当作圭,给了叔虞,说:以这个封你。史官因而请求选一个好日子册立叔虞,说:天子无戏言。”以前的传说,夏王太甲被流放到桐宫,也就是闻喜县。闻喜在涑水之西,假如涑水在古代称晋水的话,那么闻喜也就是晋阳了。成王削桐叶给叔虞,所以封叔虞在涑水之西,纵然不一定就是曲沃闻喜,地望也应该是很靠近的。如果以《史记·魏世家》的晋阳以及今天涑水有晋兴泽来考证,那么晋国最初的封地,或许还在闻喜的西边,后来才迁往东方,继而迁往北方。一开始在涑洮,后来才达到汾浍的。如果我说的可信,那么晋唐的故地,最早是在河东的涑水,不涉及到汾浍之间。
《左传》昭公元年(前560),晋国的荀吴在大卤击败翟族联军,大卤就是太原。战役刚开始的时候,魏舒说:“他们是步兵我们是车兵,两军相遇的地方形势险要,用十个步兵对付一辆战车,必然得胜。把他们围困在险地,我们又能胜他们。请全部改为步兵,从我开始。”于是砸毁了车子改为步行。晁错说:“道路曲折隐蔽,狭隘、险要之地,采用车兵、骑兵,不如步兵。”这样可以看到太原的地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正好与魏舒的言论相反。晋国处于深山之中,与戎狄民族为邻,正好可以作为证据。
① 晋阳县:春秋时为晋阳邑,其城为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初属晋,后属赵。西汉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东汉时兼为并州治,晋为太原国。故治在今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北齐河清四年(565)移晋阳县于汾水东,武平六年(575)于晋阳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为太原县,改龙山县为晋阳县。二县为州、郡治。唐时二县皆为太原府治,五代时为北汉都。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废二县,毁晋阳城,另于新城置平晋县。
② 孟门:位于柳林县城西北32公里,东依吕梁支脉,崇山峻岭;西濒黄河,浩莽磅礴,涛声不绝。背山带河,雄浑壮丽。北靠碛口古镇,南邻军渡古渡,地势险要。孟门古镇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设诸侯国“蔺”800余年,汉元朔三年(前126)封为侯国。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郡,地跨今柳林、离石、临县以及陕西省吴堡县全境。元至元八年(1271)初改置孟门县,历为县治驻地,其间亦曾为州郡治驻地。前后建制长达1500余年,一直是晋西与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紧邻的碛口镇一同形成吕梁两大著名黄河古镇。据说柳林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两镇相距八公里。
③ 浍(huì)水:河南新密溱(zhēn)洧(wěi)之交的溱水又名浍水。山西浍水,源出翼城县东,西流经曲沃县、侯马市注入汾河。另一条浍河源出河南东部商丘,流经安徽省入淮。汾浍之间就是曲沃、侯马和襄汾。襄汾县有陶寺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文物,其年代为四五千年前,跨度一千年,相当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
④ 安邑:古代都邑名,在今山西运城夏县。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魏惠王31年时都城迁往大梁。秦汉时期为河东郡和安邑县治所,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所东迁并改名夏县,至今不变。其遗址称“禹王城”,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至今尚有城垣残迹。由于几度兴废,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6500米,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⑤ 平阳:山西临汾地区在古代曾称平阳。春秋时期,平阳一带是晋国公族羊舌氏的封地。西汉置平阳县,县治在今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晋永嘉三年(309年),汉王刘渊特将国都从蒲子县迁至平阳,并重筑陶唐金城,意在以帝尧自我标榜。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平阳县治移驻白马城,即今临汾市区。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三年,又改为临汾县。金代兴定四年(1220年),分出临汾县河西地区置平水县。明代,平水县又并入临汾县。
⑥ 括地志:唐朝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原书字数无考,今《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