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
佛陀教我们要时时付出爱心,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一切功德中,以看病功德为第一。”这是佛陀对我们的鞭策、鼓励,希望我们时时付出关怀,关怀一切的人,特别是病人。
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想起十二年前的八月十七日,也就是花莲慈济医院启用的日子。从那时开始,随着病人的增多,志工们也不断地增加、投入关怀的工作,常在医院内构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病人跟医师、志工跟病人,形成一种善与爱的循环。每天在医院里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帮助人的人满心欢喜;被帮助的人得到温馨、调养他们的身心疾病。
志工们付出无所求、轻安自在,每天都有很多很好的心得题材能与我们分享。付出无所求而得到的轻安,不就是佛陀所说的功德吗?这让我想到一位阿枝伯的故事。
以平常心相待志工与病人情感殊胜
在慈济医院刚启用时,有一位孤老无依的阿枝伯,因病住进慈院。
这位老人年轻时很放荡,花天酒地,常常跟人家吵架,并到处向人借钱。对家人、亲戚能骗就骗,能借就借,借了就不还,让他的亲友很失望,最后都断绝交往。
后来他老了便开始流浪,一直到病了被送到慈济医院,完全没有亲人来照顾他。
这期间,他还是带着很不好的习气来面对我们的医师、护士;但因为他没有亲戚朋友前来探视,所以医护人员特别关怀他,尤其有一位年轻的志工,经常在下班后就到医院照顾病人,特别是阿枝伯。
阿枝伯刚住院时很孤僻,常常发脾气,也不肯和人说话。但是,这位年轻志工仍不断地付出爱、关怀他,并常常引导他心要平、气要和、要多念佛。
志工的用心付出,阿枝伯高兴时会接受,不高兴时还是会拒绝。但是这位年轻志工锲而不舍,不管阿枝伯拒绝或接受,都抱着一分平常心;经过好几个月之后,两人终于建立起一分感情。
慈院身心灵疗治阿枝伯轻安自在
有一天,这位年轻人进到病房,想跟以前一样帮阿枝伯洗澡、刮胡子、洗头、剪指甲,但这时老人提出一个条件:“你若想帮我,就要答应我一件事。”
“要答应你什么事?”
“请你叫我一声‘爸爸’。”
刚开始这位志工想:我可以侍奉你、照顾你,但是要我叫你爸爸……我只有一个爸爸,怎能无缘无故叫别人“爸爸”呢?
阿枝伯说:“我不要求什么,只要求你叫我一声爸爸!你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听你的。”
这位志工尽管内心很挣扎,但是“爱在心中”,这分爱的力量促使他非付出不可;再加上阿枝伯病况严重,志工认为念佛可以帮助他安心,所以他就答应:“好,我叫你爸爸,但是你也要听我的话,除了让我帮你洗头、刮胡子、剪指甲之外,还要跟着我念佛。”
阿枝伯说:“可以,我跟着你念佛。”
那一天,在帮阿枝伯做好个人清洁工作后,这位年轻志工说:“爸爸!我叫你爸爸了,你要跟着我念佛。”
阿枝伯面露笑容说:“好啊!我很好命,有这么好的儿子,我甘愿了!你帮我念佛,我也跟着你念。”
就这样,阿枝伯躺在床上,志工就坐在身边带领他念“阿弥陀佛”。
念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老人从有声念到声音变小,再一直念到没声音,这时他的嘴还在动;一直念到最后,老人的嘴不动了,眼睛闭上,但脸上仍露出微笑。那位志工以为他睡着了,还是继续念佛,再看清楚,才发发现阿枝伯已安详往生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很感人、很美的画面,常常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年轻的志工这么细心地照顾病人,从病人身心灵三方面来疗治,让他能在念佛中,轻安自在而解脱。
培养爱的力量照顾孤老加倍用心
由于身心灵的疗治,让阿枝伯在人生的最后,心灵有所依靠;病时心安,往生后相信他也会灵安,所以说爱的力量很大。
一个人生病时是最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在平时多培养爱心,对一般人付出关怀和爱之外;对于病人,尤其是孤老无依的人,更应加倍用心付出,弥补他所欠缺的亲情和友爱。
佛陀说:“探视病人就像在照顾我、关怀我、爱我一样。”供养病人与供佛的功德平等,这是多么殊胜的因缘,所以我们要时时培养爱心,爱心的力量真的很大。
有了爱心就要去关怀别人,把这念爱的力量推展出去;所以,我们要时时培养心中这分爱的力量。大家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