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怎么办?老中医告诉你驱寒经方,助你“升温”

“身体肢冷、怕寒喜暖”,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属于寒证,应该使用温热药治疗。但是还有一种症状热盛于内,选用清热凉血药物进行治疗。

周某,入夜身冷、手足凉2年余,冬季明显,喜暖,月经量少,2日净,色暗有血块,行经小腹凉,末次月经28日,痤疮满脸,下颌重,经前加重,便秘,2日1行。脉沉滑数。痰热内郁。宜:火郁发之。

  方用:升降散加减。

二诊:经后手足凉减轻,大便正常,痤疮如前。脉弦濡滑数,舌暗少苔。肝经湿热。宜疏肝清湿热。

  方用:四逆散合白头翁汤。

三诊:手足凉好转,月经量增多,带经4天,痤疮除下颌外已无新生,现口干,便干。脉弦滑濡数,舌暗红少苔。证属:湿热内蕴。宜清透郁热,利湿解毒。

  方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

初见上述症状一派阳虚寒凝之象,其脉应沉而无力,然诊其脉沉滑数,沉主里,气血郁于内不能外达以鼓荡血脉,故脉沉。

数主热,热郁于内,不肯宁静,激扬鼓荡血脉,故脉数;热邪阻遏,气血欲行而与热邪搏击,则激扬气血,故脉滑。故而脉沉滑数为热盛于内,欲鼓荡气血外越之象。

  既是热盛于内,为什么表现为阴寒之象呢?盖因感受外邪,阳气为之郁闭于内,不得外达。

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唯气不宣通,是为逆冷。”

  故治宜宣散透邪,调畅气机。方用升降散加清热凉血之品兼治痤疮。

(0)

相关推荐

  • 王孟庸:补益气血调理生长迟缓(精血亏虚 阴阳失调)案

    王孟庸(1939年生),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 ...

  • 厥逆不一定都是虚寒

    编辑整理  隐市 厥逆不一定都是虚寒 遇到厥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四逆汤证.实际临床上,除了因寒致厥,因虚致厥外,还有因热致厥,因水致厥,因痰致厥,因气致厥,因蛔致厥,因血致厥等等.<伤寒论> ...

  • 附子泻心汤/栀子干姜汤合方加味治疗痤疮医案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二两(6g),黄连一两(3g),黄芩一两(3g),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5g)"所组成,是清热燥湿.温助阳气的基础代表方,主治湿热阳虚证. 痤疮是毛囊 ...

  • 老中医治闭经,闭经一证多为肝肾气血亏虚、...

    老中医治闭经,闭经一证多为肝肾气血亏虚.心火不足,冲任不充,瘀血阻滞等所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疗时要补正去瘀相结合,精气盛.瘀血去.新血生,月经如期而至. 青某,女,35岁,月经不来一年多,用过性激 ...

  • 月经淋漓不断,中医怎么治好? ...

    月经淋漓不断,中医怎么治好? 2021年1月16日,一位病人来诊自述:月经淋漓三个月,面黄体瘦,呈贫血相,大便干结,心急,入睡困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思辨:女患面黄,已崩漏三月,气血不足:便干. ...

  • 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案例

    皇某,女,24岁.经常低烧,体温37~38℃,慢性泄泻1年,日行四五次,溏便,肠鸣,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手足不温,尿时黄,颜面有痤疮,舌淡胖润,脉滑软,尺沉.证属脾肾阳虚,湿气偏盛,其低烧.颜面痤疮乃 ...

  • 『气血津液辨证』(八)血寒证

    血寒证为血中寒,寒盛阳虚失温暖: 肢末冷痛见青紫,甚至坏死变溃烂. 小腹拘痛得温减,月经来迟经色暗: 淡而紫脉沉迟,面白唇青又畏寒. 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血,或阳虚失温而致血行受阻所表现的证 ...

  • 每日成药分享——定坤丹

    药物组成 : 西洋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阿胶.五味子.鹿茸.艾叶炭.杜仲炭.续断.佛手.陈皮.厚朴.柴胡.香附.延胡索.丹皮.琥珀.龟甲.生地黄.麦冬.黄芩 功效作用 : 补气养血 ...

  • 中医治疗手足逆冷病历

    患者xx,女,30岁,初诊于2017-10-9 患者主因畏寒肢冷.月经后期就诊,伴情绪急躁.失眠.偶尔心悸.头晕,BP:100/70mmHg,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弱. 辨病:血虚寒厥,月经后期 ...

  • 治痛经的经方,奥妙何在

    小编导读 对于痛经的女性来说,每个月的那几天真是一场灾难.痛经的原因一般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其中因寒导致的"不通则痛"之痛经更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