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专题(1)】“苹果熟了”,10款TWS真无线耳机集体测评

如果说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那么AirPods就重新定义了耳机——它“剪断”了耳机与手机/播放器间的连线,还将左右耳彼此间的连线彻底摒弃,甚而在无线(蓝牙)耳机的基础上,创造出全新名词: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不仅如此,现今几乎所有耳机制造商、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创新公司都涌入这条“跑道”,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产品。距去年首度推出TWS耳机专题后,2019年的年末,影音中国网/《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再度组织相关专题,展示眼下最新和最热的TWS耳机产品。
135编辑器

苹果熟了

看TWS耳机到底有多火

TWS耳机为大众关注,源于2016年年底AirPods的首发。产业链上下看到契机(奇迹),纷纷推出初代产品,于是2018年被称为“TWS耳机元年”。初时的TWS耳机并不尽如人意,整合性差带来的断连、延迟,甚至是无法配对和高故障率,影响了用户体验。2018年年末,高通等芯片制造商相继推出涵盖不同档次、应用环境的芯片组和解决方案,加之产业链的成熟,才令2019年成为真正意义上TWS耳机爆发增长的年份。套用多年前的广告语——苹果熟了,其终于有机会大踏步迈入大众消费群体中。
AirPods有力推动了TWS耳机市场的发展
这一领域里,目前Sennheiser、BOSE、B&O、Philips、Sony等深耕耳机市场的跨国品牌已纷纷推出相应产品,就连Libratone这般强调“小而美”、专注音响类产品的科技公司也跻身其中(它可是最早推出带降噪功能TWS耳机的品牌)。此外,一众国内外音响、Hi-Fi耳机制造商也投身其间,像HIFIMAN、山灵、1More和Cambridge Audio等等。当然,更包括了与Apple一样的手机制造商,诸如LG、Samsung、华为、OPPO和VIVO……
缘于此,《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影音中国决定推出我们的第二个《TWS真无线耳机集体测评》专题,挑选10款价格涵盖入门级到中高端、功能/应用各不相同的TWS耳机,为读者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解读。
135编辑器

TWS耳机选购

我们的N个关注点

技术成熟、市场认可,加之消费热情的驱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相信很多读者正在考虑选择一款TWS耳机。那么选购TWS耳机,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呢?
1.续航
互联网时代,没什么比“断电”(断网)更让人焦虑了。TWS耳机通过配置电池/收纳两用盒来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情况,耳机自身续航会超过4小时,配合充电盒使用,往往能达到2~4倍的续航,日常使用无忧。需要关注的,是充电盒能否支持快充,即只需十几或二十来分钟就让耳机维持一两个小时的续航,以解燃眉之急。这方面,Sony等大厂和知名国产手机制造商的表现会出色些。
续航、耗电和充电速度构成了TWS耳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2.低耗电
与长续航“交相辉映”的,便是低耗电。像高通QCC5100单芯片解决方案,就宣称比上代产品降低了65%的功耗。蓝牙5.0版本在提升传输距离的同时(考虑到手机和耳机并不会离得太远,这相反不是个关键需求了),较4.2版本在功耗上同样能大大降低。关注这些技术细节,将有助于我们了解TWS的功耗,进而知晓其实际续航能力的提升。
USB-Type C充电线几乎成为今年的标配
3.高音质
配合蓝牙5.0,现有的高清音频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表现。这其中包括高通aptX HD(目前占主导地位)、索尼LDAC(已开放给Android 8.0版本智能手机使用)和华为HWA(获国内耳机制造商的支持,但兼容的手机较少)。相比之下,Apple产品只支持SBC和AAC的有损编码,是个先天性弱势。当然,影响音质的因素有很多,外加相对主观的个人音色偏好等,就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展开的话题。
对不同高清音频格式的支持是好声的基础
4.低延迟
延迟和数字音频的编码方式(aptX是相对低延迟的编码方式)、手机芯片的编码能力、蓝牙传输的干扰以及耳机端的解码能力有关,因此是个系统工程。对消费者而言,只有通过实际聆听,甚至是较长时间使用后才能判断出优劣。
5.降噪
耳机降噪不是个新课题,区别在于TWS耳机太小,需要将它们集成其中的难度非常大。通常主动降噪的TWS耳机都售价不菲,如Libratone TRACK Air+、Sony WF-1000X M3和BOSE Sports Free,不仅需要内置特定的芯片组,还得有多个降噪麦克风、多路传感器的支持。如果平时较多借助公交出行,又有较多语音通话需求的,可以关注这一功能。
6.人工智能
越来越多TWS耳机加入了语音唤醒功能
人工智能(AI)对TWS耳机来说,至关重要。一是操控,在个头迷你的耳机上进行播放/暂停、快进/快退、接听/挂断电话的操作,很不人性化;二是伴随智能音箱等语音操控产品的普及,消费者肯定更倾向于语音控制,甚至就此摆脱手机的“中介”。这在新一代AirPods上已能实现,但距离普及仍需加以时日。无论Google、微软、亚马逊,还是BAT、科大讯飞和小米,都卯足了劲要在人工智能上有所突破,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运动防水也是个关注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