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理想很丰满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型肺炎疫情,因为事发地主政官员的麻痹懈怠与侥幸心理,拖累整个泱泱大国交出血淋淋的试卷,还好我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面对疫情就和面对外辱一样同仇敌忾奋不顾身,有关当局也能知耻而后勇,时至今日国人基本上不再怀疑胜利在望的前景。然而……

然而,就像历史上一再发生的矫枉过正现象一样,很多行业的领导过分吸取了武汉防疫战的初始教训,由不作为走向乱作为,只重过程不重结果。比如前一段部分小区和超市限时出入且严格登记测温,造成大量的群众长时间排队等候,反而增加了传播的机会。如今教育界“停课不停学”的决定,也引发了无数的好评与差评。

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教育主管部门最初的良苦用心,毕竟防疫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啥时候适合开学集中授课还很难说,总不能让孩子们一直闲在家里荒废学业吧。只不过这个一刀切的行政命令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没有考虑到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广大教师制作网课做主播的水平、大多数学生无心开始全面上课的心理、以及低龄学生家长耗不起的陪读精力。所以,自昨天(2.10)部分学校网课试运行以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孩子们更是集体用差评发泄心中的不满。

知识分子讲究修心养性,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主张听天由命,所以才有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说法,其目的不过是在言行举止无愧于天地与自我良心安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做法符合农耕时代缓慢的社会发展节奏,但是放到高速发展的今天就与消极怠政相似。如果耕耘的结果很可能是颗粒无收,还不如让劳动者和土地都放松休息。我并不反对开展网络教学,但不支持将这项任务全天候压给所有的教师与学生。

这些年对华夏教育的批评一直很尖锐,甚至有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说法。我们无法培育出世界级的大师都没关系,无法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才最要命。早就有文章评论说,华夏的教育课业十分繁重,但是却始终没有教授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合格公民。我在想,能否简化一下开学前的网络教学,利用电视教育频道,每天给孩子们上一节公民教育课。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到今日华夏面临的方方面面危机、从疫情防控到生理与心理卫生保健、从普通家务劳动技巧到如何为父母做一次可口饭菜……。可以针对学生年龄播出不同层次的内容,每天一到两个小时足以。至于大学生的专业课,我建议每个专业选择一两门网络资源好且教师有相关经验的课程,每天也是讲授一两个小时,大约两周时间结课。

半天(实际控制在90分钟)全国统一的电视教学、半天(实际控制在90分钟)各学校自己安排的网络课程,这是我的建议。只要在开学前学生每天都有两三个小时在学习就很好了,不要搞得所有人都疲惫不堪。那种想让所有课程都和正常开学后班级授课一样的想法不是幼稚就是荒唐,也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想把教育界的水搅浑。我也很同情各类学校的领导,上级发出指令了,下级若不积极落实很可能被问责,那可是事关乌纱帽,至于效果如何,就又回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逻辑上了。

遥想唐山大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附近城市的中学生都是在操场上或者周边的山坡上上课,老师带一块小黑板、学生自备小板凳,每天只讲两小节课,其余时间都在瞎玩,不能说没有荒废一段时光,但是历史前进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少上几节课也没给这些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很多人还在恢复高考后成为社会的栋梁。

此外,记得20年前在俄罗斯做访问学者时发现,为了应对冬季每日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白天,大学课时压缩到30分钟一节课,为提高教室的利用率课程从早排到晚,师生只能插空吃午餐。解决开学延迟的方法有很多,以最大限度不扰民为上策,所以我也不赞同大幅缩短暑假来弥补推迟开学造成的损失。古人云,事若求全何所乐。顶层可以法家思路治国、底层当以道家思维牧民。得与失的利弊关系不单是讲给个人听的,对单位对国家也一样。(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