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八记之四:情系三省一家亲
编者按:弹指一挥间,我已将知天命,儿子已考回湖北十堰工作。再读此文,倍感亲切。湖北、河南、陕西,心中思绪再次涌动。十五年过去了,时光在流失,白浪河在流动,人在变动,唯一不变的是那块三省界碑石。
我的家乡是一个叫乌峪的小山村,位于湖北与河南交界处。我生在湖北,长在湖北,工作却在河南。也难怪,两省之间,不像两国之间,有那样严格的边界。河南人在湖北,湖北人在河南,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两省之间,村连村,地连地。有时,调个犁头,撵个鸡什么的,得到外省去。
父亲说,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湖北人。我们的老家在陕西,是一个叫大槐树的村子。具体在哪个县,哪个乡,无人能说清楚。家谱记载,祖先领着三个儿子,讨饭到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大儿子留在了九重镇,并在那里生存繁衍。祖先挑着两个小的,到了乌峪。这就是家谱记载的“一挑两筐到乌峪”之说。冥冥之中,又对陕西有了许多亲切、依赖。
农历乙酉年暮春,与众文友一起,到荆紫关白浪街旅游。在这里,我找到了三省的支点:一块连接三省的界碑。这块界碑坐落在白浪街街心。一面朝西,一面朝东南,一面朝东北。自古以来,以此石为界,西归陕西管,东北归河南管,东南归湖北管。三省石上建有“三省碑亭”。鄂豫陕三省,各自勒石撰文,介绍省情及风俗,并把自己的省会简称横署于正中,就像联袂并肩。挽臂而立的三位兄弟,令人生出无限爱心。无论从哪个方向,把脚伸进碑座底部的小洞,就能踏到三省石。一脚踏三省,一种豪迈之情便油然而生。
先置身于碑西,上书“豫秦鄂”。这是陕西商南的白浪镇,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是直通秦晋的必经之地,有“陕之咽喉”之誉。在此,仿佛听到祖先们的呼唤,嗅到大槐树下故土的芬芳。至东南,上书“秦鄂豫”,为湖北省郧县白浪镇。我的家乡也隶属郧县,站在此地,是真正回到了家乡。年迈的父亲、慈祥的母亲还守在那块黑土地上,辛勤地耕耘。转向东北,上书“鄂豫秦”,为河南省淅川县荆紫镇白浪村。淅川县城里,有我的妻子,有我的儿子,有我的温馨的家!
一条溪水,沿着小街,从湖北白浪流来,流向碑底的导渠,倾刻间水流三省。我捧起水,洗了一把脸,仿佛聆听到祖先的叮咛,感觉到母亲的温暖,遥望到妻儿的期盼!
祖先一个省!父母一个省!妻儿一个省!我把脚伸进碑底,跨越时空,一脚踏三省,圆了一个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