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的诗丨献给父亲的诗篇

赐我以名,又立我以誉的那个人

在任何地方,别人多称我左右

但在我们村,村人总喊我左聋子

对于这个村里的俗称,我习惯了

并以微笑回应他们

我们一家人也习以为常,并将它当做

村里人友好的象征

但有一次,村里的人办婚礼

有一个小孩在很多人面前

冲我大喊:左聋子,左聋子

父亲听后火气很大,愤然走过去

将那个小孩狠狠抓住

扔进水沟里

父亲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个场面,镇住了在座的所有人

自那以后,很少有人那样喊我了

对不起

最近因一件琐事

我迁怒于父亲

“你不声不响把我证件拿走干嘛

赶紧托人带西安来

都十几天了

我出门办事,旅游,坐车

它能省很大一笔钱呢”

一周过后

父亲才慢悠悠回信

“家里担心你过马路不方便

我拿你的证件

去残联替你申请了一个仪器

排了好多天的队

现在领到手了”

“对不起,儿子

本想给你一个惊喜”

令我肃然起敬的父亲

大年在即

村里有两个长辈去世了

我和父亲很难过

父亲听见一些村人暗地里抱怨

“早不死晚不死的

偏偏死在在过年的时候”

父亲怒了

他反驳

大意如此

“生死有命,时期在天

灯枯油尽,绝非人为”

父亲说完这句话的时候

他淡定的口气

像是刚从地狱探班回来

父亲在北京的雨中奔跑

像一个急着踩醒每一场雨的孩子
又怕雨水会溅湿路人的脚,轻轻挽起裤腿,提起鞋子
光着双脚穿过骨感的大街

父亲将我丢在闪电雷鸣的雨中,像一头温柔的猎豹
不慌不慢。既不碰疼每一个回家的人,也不吓退每一个来往的车辆
他微笑着回过头,一边唤我注意积水的马路一边喊我快跑

父亲

每次过马路
我最害羞
父亲总像女友那样
紧紧拉着我

(0)

相关推荐

  • 941期 || 左右:诗四首/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小菲赏析: 读这些诗有一些懂得,不言华丽,只愿安心.如安静读一页光阴的故事.丝丝缕缕的心动,绕齿成香.我们一路 ...

  • 雨后即景

    骤雨初歇,午后的天空一碧如洗,霞光透过云层变得柔情万种,轻盈地吐露出它的明媚.缓过神来的风挟着清爽,得意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俏皮地把万物抚摸.凭窗良久,这"热闹"的景象,怎么能少了我 ...

  • 野性的年纪‖文/笔翼

    野性的年纪 在外工作多年,即使在城里已经定居买房,娶妻生子,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很多时候觉得我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一个外来人,只有老家,我出生的地方才是家,才有家的味道.因此每年都得回个三五次,不为别的, ...

  • 父亲的三次流泪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   高山之流水 诗词歌赋    民风陌谣  言情言性  与君相知 父亲的三次流泪 文| 岸岸 题记 天水张家川的窦家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天上是明月,平川生杜鹃,深山里出锦鹞, ...

  • 聋子老头

    我总有一种奇遇,无论走到哪里,总能跟一些老人打成一片.以前在老家,是跟一些老头子混得不错:如今做保险,多是跟一群老大姐很聊得来.我或者能得到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或者能跟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忘年之交.这些 ...

  • 雨崩之行(四)

    早七点里三层外三层将能穿的(自发热背心.速干秋衣.抓绒衣.超薄羽绒服.冲锋衣.速干秋裤.软壳裤.防雨裤)都裹在身上,将自己包成一个大肉粽到飞来寺观景台盼望日照金山,结果是看了一个小时的风云变幻,把自己 ...

  • 路之舞

           路,是人走出来的,原先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鲁迅先生如是  说.         世上人多,路不一定多.人有人路,狼有狼道,连兔子和蛇都有各自的路,不然,为什么捉蛇的.逮野兔的知 ...

  • 村西那个“神秘”的冢子

    从前故乡的名声还没有像现在叫得这么响亮.父亲回忆说,那时候因为离着县城远,每次去小清河北面的姥娘家,高大健硕的姥娘总会从厨房隐约的水汽里显现,慌忙又惊喜地抱起他,递上一块刚出笼滚烫的地瓜,喊道,南乡的 ...

  • (评论百家)吴振芹/读徐和生小说:老房子旧了

    评论百家 读徐和生小说: 老房子旧了 吴振芹(河北廊坊) 我认识徐和平生完全來自于他的文章.徐和生,网名"清风明月",江西横峰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成员,自媒体巜行参菩提> ...

  • ​ 我的圣合村往事

                               我的圣合村往事                                                               几乎每 ...

  • 莫老嬷子

             莫老嬷子,老嬷子是老太的意思,是不是姓莫不得而知.这位老太太,是我们村里的五保户,丈夫姓管,因为是单门独户,于是就成了村上管姓的共亲.70年代的五保户,不像现在有敬老院,也没有老年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