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体质的“当家”药——黄芪
在众多中药材中,许多人都认得黄芪,那椭圆形的切面上,黄白相间,外圈黄白色,中心淡黄色的放射状纹理和裂隙好似盛开的菊花,闻一闻,淡淡的药香。
黄芪,古名黄耆,
为补气之药之最
黄芪,又名王孙、箭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的根。芪的本字,在古代本草里面,是老字下面一个日字,即“耆”,是年长的意思,通常说耆年之人,就是最年长者。黄芪补气第一,作用最好,可能是命名为黄芪的原因。如清代黄宫绣在《本草求真》谓:“黄耆,为补气之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
黄芪的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以黄芪为主药的组方。《神农本草经》中,把黄芪列为“上品”之药。
黄芪的功效应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主要功用为:
1.补脾肺之气:补益脾肺之气是本品的主要作用,通过补气又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体弱,面色少华,四肢乏力,食少便溏等,多与人参同用,如参芪膏。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而见脏气下垂,如胃下垂、脱肛等,多与党参、白术、升麻等同用,以升阳举陷,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用于中阳虚弱,食少倦怠,大便稀薄等,与小建中汤同用,如黄芪建中汤。
二是补气生血:用于气虚血少,或心脾亏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等,重用黄芪,与当归配伍,为当归补血汤;与党参、白术、当归等相配伍,如归脾汤。
三是补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之自汗,多与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肺脾气虚,卫气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则容易感受外来病邪,发生感冒、变应性鼻炎等,所以这类人群可以服用玉屏风散以预防外感。若气虚自汗、盗汗不止,可用黄芪与浮小麦、煅牡蛎等配伍应用。
四是补气祛瘀:气行则血行,用于气虚血瘀所引起的肢体不利,胸闷疼痛,多与活血化瘀药相配伍,如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其中黄芪作为主药,用四两。
2.利水消肿
清·陆以湉在《冷庐医话》记载一医案:
王某夏秋间忽患肿胀,自顶至足皆肿,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危在旦夕。治用生黄芪四两,糯米一酒盅,煎一大碗,用小匙逐渐呷服。服至盏许,气喘稍平,即于一时间服尽,小便大通,肿亦随消,惟脚面消不及半。自后仍服此方,黄芪自四两至一两,随服随减,佐以祛湿平胃之品,两月复元。独脚面有钱大一块不消,翌年复发,后继续服用黄芪至数斤,随病愈。
单用黄芪就治愈了王某的遍身水肿,正是因为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气虚水肿,多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张仲景的防己黄芪汤。我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肾病水肿严重者,常取生黄芪、炙黄芪同用,以增强其益气消水之功。
由于大量应用黄芪有消除蛋白尿之功,所以对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身面浮肿,常用本品煎服。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有一首治疗慢性肾炎的 “复方黄芪粥”方,药用:
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600毫升水煮黄芪,再加入上述其余几味熬煮,之后取汁放入糯米煮熟,日服2次,收效显著。
3.托毒生肌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用于气血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可与当归、肉桂等同用,如内补黄芪汤、托里透脓散等。
气虚体质的“当家”药
气虚体质人群有什么特征呢?
气虚体质表现为平素气短懒言,语音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弱;形体特征为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为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为易感冒、病后抗病力弱,恢复缓慢等。
黄芪为补气之圣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且药性温和,大补脾肺之气,长肌肉,充腠理,久久为功。对于气虚体质者,最为适合服用。
黄芪食用方法方便,可炖汤煮粥、泡茶煮菜、熬膏泡酒等等,一般一日15-30克。
【药膳方】黄芪粥:黄芪50克左右,粳米适量。黄芪用冷水浸半小时后煎汁,用煎过的汁煮粥就变成黄芪粥。
唐朝白居易有一首《斋居》诗提到黄芪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诗中有黄芪、赤箭(天麻)两味中药。宋朝苏东坡写过很多中药诗,其中有一首与黄芪有关:“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说明,早在唐宋时期,黄芪粥就在民间食用流传了。
据载,我国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与黄芪也有不解之缘。他在28岁时得了严重的水肿病,上海名医陆仲安(号称“陆大黄芪”)用大量黄芪治好了胡适的病。中年之后,胡适工作更是繁忙,深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想到黄芪的好处,常取黄芪泡水,代茶饮用。可以说胡适精力充沛、年老体健与服用黄芪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