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饥荒中的食物,文人眼中的田园。浅谈中国“榆树”文化
榆树,一种伴随了中华大地走过了上千年历史的普通树木,在经历了中华文化的灌入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榆树文化”,它不仅植根于我们中华大地的润土之中,也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
榆树是我国本土故有的树种,根据植物化石与孢粉的资料显示,榆树是于新生代第三纪地层的古老树种之一 ,历史极为悠久。
根据目前现有资料考证,很难确定我国栽种榆树的准确时间,但是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榆”象形文字的发现 ,而在《管子》一书中记载道:
“五沃之土 ,其榆条长”
此外,在《韩诗外传》也有榆树的记载,
“楚庄王将伐晋 ,令 日:‘ 敢谏者死 ’。孙叔敖日 :‘臣园中有榆 ,榆上有蝉 ,方奋翼悲 鸣 ,饮清露 。不知螳螂之在其后也 ’。
由此,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确定我国榆树的栽种最早应当在殷商时期,而最晚也不会超过春秋时期。
而春秋之后的文献资料显示,榆树开始了大批的种植,比如在《汉书 ·韩安国传 》载就记载过:
“蒙恬为秦侵胡 ,辟数千里 ,以河为竞 ( 境 ),累石为城 ,树榆为塞 ,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这个记载说得是秦国大将蒙恬带军在北方抵御匈奴时,种植大量的榆树形成密林作为城塞,使得匈奴的兵马不能轻易南下袭击。
可见,在秦朝时,人们便掌握了榆树的耐旱特性并加以利用。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榆树被人们解锁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因为抗旱,人们需要它去固守疆土,因为根系发达,人们需要它去守护河堤,因为食用价值,人们在荒年之时需要以它为食......
随着人们解锁的新功能越来越多,以榆树为载体的榆树文化在慢慢的形成,最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都有着榆树文化的存在。
一:生活中的榆树文化
1,种植文化
“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 ⋯⋯其水东迳榆林塞 ,世谓之榆山,即 《汉书 》所谓‘榆豁旧塞'者也 。
这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 ·河水注 》所记载的 “ 榆树溪塞”所在地, “榆树溪塞”顾名思义就是种植榆树所形成的一道要塞,我们在上文中说过秦朝大将蒙恬曾经种植榆树作为城塞,而在汉朝时,汉武帝不但拓宽了秦朝时的“榆树溪塞”,还新建了一条,可见,在汉朝时,榆树可以说是一种“军备物资”了。
当时间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榆树作为风景树大量种植,先是皇宫之中种植,《晋宫阁名》就记载皇家宫苑“华林园榆十九株”。后来与槐树一起普遍种植于道路两旁,在东晋的《邺中记 》中就有记载:
“襄国邺路千里之中,夹道种榆 。盛暑之月,人行其下 。 ”
而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更是对榆树的种植方法进行了科学化、全面化的整合,详细的描述了榆树的选种、采种、整地、播种等方法和技术。
“其于地畔种者,致雀省谷;既非丛林 ,率多曲戾 。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其白土薄地不易五谷者,唯宜榆及白榆 。”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得知此时的榆树已经有了一整套种植方法,进入到适度规模经营阶段。
而在隋朝之后,栽种榆树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极为普遍了。
总的来说,历代人们乃至国家种植榆树就是为了固河堤防、保卫边防以及园林造景。
2,食用文化
在我国古代,一但发生饥荒,人们没有粮食食用,为了生存只能去吃树皮,而榆树的食用价值在饥荒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榆树的树皮可以食用。
一般来讲,榆树的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榆钱”和 “榆皮”两方面。
所谓的榆钱就是榆树的果实部分,榆钱的食用价值在古代早有记载,东汉崔寔所著的 《四月民令》中记载道,
“是月也,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黄。色变白,将落,可收为榆酱。 ……,至冬以酿酒,滑香,宜养老”
而在这之后的各个朝代对榆钱的食用方法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挖掘。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记载的最为详尽。比如在薛宝辰的 《素食说略》就对榆钱的食用方法做了总结,
“嫩榆钱, 拣去葩蒂,以酱油、料酒燖汤,颇有清味。有和面蒸作糕饵或麦饭者,亦佳。秦人以菜蔬和干面加油、 盐拌匀蒸食,名曰麦饭。
而除了榆钱以外,榆树身上还能食用的便是榆皮了。榆皮就是榆树皮,相比较榆钱,榆皮就没有那么好吃了,但是,它在饥荒的时候却救下了不知多少百姓。
“河平元年 ( 公元前 28 年) 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 《汉书.天文志》
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食用榆树皮的记录,其实,纵观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记载食用榆树皮的记录,因为,每个时代都难免会有饥荒,而树皮就成为了当时饥荒中最常见的食物。
二:精神世界中的榆树文化
1,精神的崇拜
榆树,在古代,是火崇拜的象征,这是因为榆树在当时是人们取火的重要材料,在传说中,燧 人氏就以榆木取火 ,
“燧者 ,燧取火之木,火之所生也。乃别五木以改火 ,顺四时而遂天之意,由是火功用恰矣 。 ” 《纲鉴易知录》
榆树就是这里的五木之一。在古时,火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而榆木是燃火的重要材料,自然而然的也就是成为了人们崇拜对象之一。
而在后世,榆树由“神”的崇拜慢慢演化成为了民俗文化。
榆树的民俗文化体现在“榆火”一词上,而榆火一词则源于我国古代两个传统节日,一是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两天,一是清明节。在古代,有寒食节禁火,清明节取火的习俗。寒食节禁火即不准生火,只能吃现成食物,而清明节那天则要用榆树和柳树来钻木生火。
唐代时期,在经历过寒食节之后,皇帝也会取榆柳之火赏赐身边的大臣,被称为“新火”,后来到了宋朝时期,宋朝许多词人也会以词来描述榆火。
“榆火换新烟,翠柳朱檐,东风吹得落花颠”
但是到了元朝时期,寒食节与与清明节合并,从此,禁火和取火的习俗也不再见于记载,同时,“榆火”一词也渐渐的不被人提及。
但是,无论如何,“榆火”相传的习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相传了上千年。
2,诗词中的榆树
在诗词中,榆树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象征,一是春天的象征,一是田园的象征,一是边塞的象征还有喻己的文化象征。
(1)感春伤感的象征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春天的象征,榆树一般春天开花,结出榆钱的果实,因而一开始,人们将榆树视为春天的象征,美好的象征。比如“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这句诗词表现了春天来时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场景。
而到了唐朝晚年的时候,在有关榆钱的诗句中,开始有了伤春的意味,
“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
榆钱飘落之时正是晚春时节,人们感于春天的逝去而感叹时间的飞逝。而除了唐诗,在宋代,也有许多词句感伤于春天的结束,美好的逝去。
“生憎暮景 ,倚墙临岸 ,杏靥天斜 ,榆钱轻薄”
总的来说,榆钱的飘落代表了春天的逝去,而春天的逝去则代表了时间的飞逝。
(2)美好田园的象征
榆树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树种,在乡间田野里是少不了的,因此,榆树完全能成为田园的象征植物之一。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这里的榆柳是榆树和柳树的合称,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榆树和柳树形成荫遮盖住了后屋檐,桃树和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这是一种平淡和谐的田园风光,诗人向往着这种生活。
而在唐诗中,选择用榆树表述田园风光的诗句有很多,比如“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等等。而在宋代诗词中,同样少不了这些词句, 如“十载京尘化客衣, 故园榆柳识春归”等等。
文人往往使用朴素的语言,伴随着榆树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充满和谐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寄托自己对现实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3)烽火边塞的象征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多次提到,榆树大量种植在边塞,由而形成了榆关,而在许多边塞诗词中,榆关自然是少不了的。比如,爱国诗人陆游在描写边塞诗文的时候,便经常使用榆关,
“日驰三百里, 榆关赴战期。”
一日奔驰三百余里,奔赴榆关作战。从短短的诗句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喻己的文化象征
古代文人写诗作词,往往喜欢借物喻人,借物喻己。而对于历史悠久的榆树来讲,自然少不了被人们所咏诵。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这里的桑树和榆树是日暮晚年的象征,这句话出自“仙才”曹植的《赠白马王彪》,意思是人老了到了暮年,过去的日光和声音都无法追回,表达出时间易逝,人生匆匆而过的无限感伤。
有伤感,也有乐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代诗人刘禹锡便在这首诗中表达出一种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说太阳落山,人到晚年,太阳落山时它的霞光依旧照耀在天边,人到晚年依旧有自己的快乐。
有乐观,也有美好。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为官游历四十年,归来时只希望读个美好的晚年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幸福晚年生活的一种向往。
三:总结
榆树,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它是人们口中的美食,它是田园的象征,它也是文人们自喻的景物。
榆树文化早已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过劳动人民智慧的打磨下,中国的榆树文化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未来,榆树文化将会伴随中华文化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