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董村初中 辉煌霸气的十年
曾经的董村初中
辉煌霸气的十年
阔别多年的董村初中,总想给原董村初中的教师画一副群英像。由于才疏学浅,迟迟拿不出来。
2002年4月调到董村初中,有幸见证了董村初中曾经的辉煌,能到董村初中工作,脸上多少都能沾些光。因为1990至2003这十多年,董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简直是霸气十足,傲视天下,每年中考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也是建校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年代。
细数董村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人杰地灵,秀才辈出。一座“文昌寺”,流传了多少佳话,演绎了多少故事。
如今的世人,包括董村的父老乡亲,只知道解放前的“私立文昌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文化昌盛之地。可又有多少人知晓“文昌寺”的前世,曾经是一座叫做“鸿福禅院”的圣地。“鸿福”,就是大福气,好福气的意思,“禅”是基于静坐的行为,“禅”就是佛教“禅那”的简称。仅“鸿福禅院”四个字,就足以让人仰慕和费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对佛教没有研究,此处不再多说。)
何出此言,把镜头拉回到2011年,因校舍拆除,挖出了教室墙根子下面的石头,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是解放前后几次校建,特别是“文革”时期,用拆了庙的石阶条,石碑,石礅,大小石狮子,还有各个历史时期为这坐庙进贡的功德碑。各种各样的石刻。大部分残缺不全,当做石料砌墙根子。这座明朝中期的“鸿福禅院”,距今大约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从金碧辉煌的寺院,在人为拆除的情况下走向没落。到最后只留下董村学校这块校址。
鉴于挖出的石头不一般,不管是可流通或者不可流通的石头。面对这些六百多年前的庙宇石刻,学校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最后由县文物局处置收回,省得惹事生非。
当时正在挖掘过程中,文物局一同志偶然看到,一块见方不足一米,且对角线烂了的石块,用脚抹去上面的泥土,仔细观察,认真读上面的石刻文字,然后大吃一惊,这块石头相当于一份“任命书”。就是佛教组织机构,任命谁到“鸿福禅院”来当“主持”。可见,这里最早不仅仅是一座庙,按理应该是一座大寺院。可惜“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
如何解释这块石刻上的文字,文物局同志说,这好比现在的组织部,任命某某到某地工作,听后,如醍醐灌顶,现在的董村初中,之前的“文昌寺”,当初的“鸿福禅院”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多少年来,私立文昌学校,董村小学,董村初中就在这块神奇的福地繁衍生息。
提起原董村初中,最不能让人忘记的是张文华校长,他在董村学校两进两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前后的十年,1990到2002年,在董村,在宫里镇,在流曲片,乃至富平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中考录取率连年稳居全县榜首,碾压县城所谓的名校。
张文华校长治校有方,治学严谨,匠心独运,以身作则,事必躬亲。靠的是扎扎实实内功。“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换句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管理,他不崇拜花拳绣腿,不信“模式”和“套路”。只有一句话,把书教好!教出成绩。中考升学率,就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让董村的学生多几个考上高中,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英雄莫问出处,富贵莫问原由。
平时他习惯于听课,特别是年轻教师,新任教师,正式的进课堂听,非正式的在窗外听,每到上课时间,他总是猫着腰,双手背后,顺着一排排教室往过走,边走边听教室里谁在上课,上课讲什么,讲的好不好。学校教师也知道张校长有这样的习惯,上课绝不敢怠慢,如若出现瑕疵,一旦发现,肯定要让你脸红,课后找你谈话,当你张口结舌,说不出所以然的时候,自我感觉肯定是下不为例。
在张校长治理下,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到的青年教师,不管你是生铁还是矿石,经过张校长的锻压打造,不出几年,就会把你淬炼成有用的合金钢,特别是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张文华校长,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九十年代吃喝风盛行之时,张校长落了个“啬皮”绰号,不管来人干什么,谁想在外边饭店吃一顿董村初中的饭,那是非常困难的事。那几年,学校经费是按文件自收自支,他从不在外欠账吃喝,但对教学教师奖励,却毫不吝啬,舍得出钱,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过教师节,其他学校发个包包,床单之类。而董村初中就给教师包沙发,做木床,做书橱,在当时来说,非同一般,让兄弟学校望尘莫及,垂涎三尺。
在外人眼里,董村初中的教师,是一群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教师群体。就是这样一群人,看似粗人,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做着教书育人的细活,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十多年中考分数,不论是单科,还是总分,董村初中每年总是遥遥领先,横扫千军。蝉联全片,全县第一第二,一年一度的中考,考不倒的董村初中,令社会各界刮目相看,名气越来越大。每到开学季,当年破烂的董村初中,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周边乡镇,流曲的臧、炭村,曹村的大贾大渠村,华朱的优东优西,赵坡村,雷村的党沟金盆村,一齐涌入董村初中,县城也有慕名而来的,寻情钻眼都往董村初中跑,领导刷条子不是个例,因校舍有限,桌凳年年不够用,教室塞满了学生,最旺的时候全校1260多名学生。
每到开学季,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刘丰年同志,忙得不可开交,见来人就发熬煎,如何应对潮水般涌来的家长、熟人、正常转学的、寻情托人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的,教室里已经坐不下了,还不停地往进塞,给人回话都来不及,弄不好就得罪人,那时的董村初中就是这么火爆,势不可挡,并且长达十多年。
火爆的背后,是一群热爱教育工作的“疯子”,不求索取,只知道奉献教育工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以前,教师工资不高,并且长期拖欠,一年半载发不了几个月工资,在一片怨声载道中,依然在含泪教书,泣血育人。用行动诠释“吃的是草,挤出来是牛奶”的真正含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董村初中没有领导不代课的例外,张校长有时也因人手紧缺,跟年轻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带一班数学,我带一班,就这样与年轻人赛跑;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刘丰年,年年带初三数学,中考成绩几乎是长胜将军,副校长成合君的政治课,思品课,总是以德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学生爱上政治;政教主任刘岗牢老师,看上去不像教师,衣着朴素,比农民还农民,但他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把初中物理教得是出神入化,每年中考在流曲片不是第一便是第二;理化老师樊玉太,尽管衣着不讲究,高度近视,但他的初中理化教学,无人能及,几乎年年夺魁。
那时候,因为几个月不发工资,教师也是人,是人也得养家糊口,教师也得过日子。在不耽误学校工作的同时,靠养奶牛支撑家庭开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庭学校两不误,在学校只要稍加留意,会看到部分教师刚从家里赶来,带着一股牛圈的气味,急匆匆的赶到学校,稍加洗漱,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传道授业解惑,毫不马虎,在当时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罗永建老师听力不佳,人能干,经常代初三数学,绝不输人后;已故付存仓老师,身体条件差,尽管风能吹倒,但对学校工作一丝不苟,不管带啥课,非拿第一莫属;还有教政治的田维义老师,语文樊民权,历史田中平,救火、救急的田建发,田满堂老师,那里需要往哪里塞;为了工作不知道饥饱的田有才老师;爱顶闲棱的田忠孝老师,进入工作状态绝不马虎;还有教导干事姚俊峰不厌其烦的工作作风,数学权威,文如其人的惠胜才老师;年轻有为的田定方,英语樊品茹,体育全能吴县恩,平易近人的王养军,音乐课吹拉弹唱样样行的赵茂才老师等等。这些老教师为董村初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带动了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只要来到董村初中,你就得脱胎换骨。积极向上,不耻下问,钻研业务,在张校长的栽培下,董村初中的年轻人,没有拿不出手的。像现在任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刘永丽,淡村仲勋学校领导姚阿萍,以后调出董村初中的孙花宁、王晓飞、马晓茹、樊改宁、董艳丽、董小茹、韩引红、王秋玲等一群想不起名字的年轻人。都是张校长亲手打造出来的精兵强将,再次验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董村初中曾经辉煌的实力,也许是“文昌寺”的脉气,又是“鸿福禅院”的灵气。
光阴荏苒,阔别董村初中快十年,每每想起那一群人,总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又想起在一曲《送战友》的雄壮歌声中,心潮澎湃,带着依依难舍心情,离开这块有文化底蕴的故地,将永远退出教坛。
岁月流金,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原董村初中已淹没在改革的洪流中,退出历史舞台,走不出的从前,回不去的曾经,歌颂我健在的同志,祭奠我已故的同事。
如今坐落在“文昌寺”,“鸿福禅院”的董村小学,旧貌换新颜,布局合理,校舍宽阔,窗明几净,遗传了董村初中的基因,又有一批热血青年,为董村的教育事业奉献光和热。
衷心祝愿,董村小学这只雏鹰定会展翅飞翔,青出于蓝胜于蓝,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对得起“鸿福禅院”,“文昌寺”的美名。
作者简介:李立民,《富平人》特约撰稿人,文学爱好者,宫里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