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害怕木偶比利|解读藏在我们心中的“恐怖谷”

在恐怖片导演温子仁的电影《寂静》中,像人而非人的木偶比利令不少观影人惊声尖叫。在生活中,小孩子看到马戏团小丑往往不会兴高采烈,而会恐惧得放声大哭。在这个智能机器人走入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多仿照人形的机器人却会令人心头一凉,产生莫名的抵触情绪。……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认知的“恐怖谷”

当我们看到一些与人类十分相似的类人物体,这种物体拟人程度相当高,而又和现实中的人不完全相似,我们就可能对这种“似人而非人”的类人物体产生排斥和恐惧。这就是著名的“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理论最早在1969年由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之后,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诸多心理学家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和阐述。

森昌弘认为,随着一个物体“像人”的程度增加,我们会对这个物体产生更多的好感。但是,当这个物体像人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对它的好感度会突然跌落,形成一种由莫名的恐惧、惊悚和怪异感组成的“恐怖谷”。但是,当物体和人类趋近相似时,我们的好感度又会重新回升。

在“谷底”的东西包括像人的人偶、尸体、丧尸、人的假肢、仿人的机器人。每个人的恐怖谷并不一致,有些人甚至会对蜡像、洋娃娃、仿真动画和游戏的主角产生恐惧。

对恐怖谷现象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都提出了解释恐怖谷的理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效应是人类产生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我们会本能地排斥与我们不同的、不正常或畸形的个体,以此来规避可能的疾病和危险——例如远离尸体、远离重病患者。

在“恐怖谷”中的物体正是一些“畸形个体”:僵硬的、无生命,像人却不自然。因此,我们会对这些东西产生本能的厌恶,以此来回避潜在的威胁,进行自我保护。

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恐怖谷现象来源于“认知失调”。当一个物体和人足够相似时,我们的大脑会把这个物体归类为“人”,并期望它像人一样行动,拥有和人一样的动作、语言、神态甚至微表情。

但是,当我们发现这个物体和我们的预测不一致时,我们就会产生与预期不符的矛盾,也就是认知冲突。我们无法用“人”的标准判断这个似人物体,也无法判断它的行为和情绪状态,因此会产生恐惧和不适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论。一些科学家认为,“恐怖谷”来自于我们无法识别机器人情绪所产生的不安感;另一些人则认为,“恐怖谷”是一种“伪科学”,是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恐惧导致的。

有一些恐怖片也会运用恐怖谷效应进行艺术渲染,例如文章开头的几个典型例子。但是,在其他作品中,恐怖谷无疑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很多电影、动画作品就要绕开恐怖谷效应,防止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

很多作品会把动画人物和人区分开,例如《哪吒》中的大眼睛小屁孩哪吒、苗条纤细的陈夫人、方脸的申公豹。这些人物远远没达到恐怖谷的相似程度,强调了“非人”的特征,能让观众将人物与现实中的人很好地区分开。

另一些作品会采用面部捕捉等先进技术,将“似人”程度提高到恐怖谷的右侧,强调“人”的特征。一些游戏作品就在“似人”方向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有的起到了很好的与玩家共鸣的效果,但是有的人物依然会让人感觉“后背发毛”。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跨越恐怖谷”的技术也会逐渐变得更加成熟。

作者 | 周鑫畅

编辑 | 侯欣宇

策划 | 吴乐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