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教学手记——理解那滴露水的光辉

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当然,也是一件棘手的活,因为,文本的构成自成体系,有内外两层。内者,作者的内在世界;外者,文字的表达规律。无论是内还是外,想轻易地登堂入室,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文本是内、外结合而形成的隐喻体。因此,文本敞开于我们,我们常常绕文本数周而不得入其门。

我的理解是先从小处入手,比如,先解读它的一个细胞,通过基因分析的办法,凭一根毛发而掌握其整个机体的生理构成。

小处入手需要静静地想,这与现代化竞争格格不入,我一直教学生深潜式阅读,必须沉下去,不然,就看不到这个细胞的内部构成,当然,也无法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请看对史铁生《我与地坛》那滴露水的解读。

一滴露水的轰响

优秀散文的每个字词都是经过作者的心灵之光照射后发生了语义变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散文的灵魂活跃在每一个跳动着的字符上,但我们阅读时往往受阅读习惯的蒙蔽而不觉察,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这滴“露水”。

露水在我们的生活意识里,它微小,“朝露待日晞”,太阳一出就干了;可是,在史铁生的世界里,这滴露水变成了他理解生命内涵的载体,成了生命意义的阐释者。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变了草叶”,表面上看,这纯是客观叙述,实际上露水在草叶上就是这样子。可是,当你仔细品味这个句子,慢慢地读,让这滴露水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来,你会发现,露水的滚动似乎是有内在驱动的,它是个生命体,它在自主活动;它的活动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在寻找另一滴露水,一滴一滴露水聚成了一滴硕大的水滴;这个硕大的水滴要把那个柔弱的叶子给压弯,目的性更加显豁。这个过程妙趣横生极其动人,史铁生的文字之妙就在于,本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景象,仅仅通过叙述,就脱离了自然属性而生发出了生命的意味,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变化?这皆源于作者动笔之初对待物的审视态度,在史铁生的眼里、心里,这滴露水确实是有生命的,他只有带着生命的感觉去感受、体悟这滴露水,他才能表达出这种带有生命色彩的景象来。

我们不妨接着往下读。

“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轰然”,是用于描述巨大物体坠落时情景的词语,我们常常说一座大楼轰然倒塌,进而虚化迁移用于庞大的社会组织、团体瞬间瓦解,为什么一滴露水能在史铁生的世界里产生如此大的声响呢?

文中,史铁生说,怎样活下去的问题,不是一次性能想明白的,他要常常去地坛里“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实际上,就是与地坛的万物进行生命的对话。我们可以想像,当史铁生面对这颗草叶上的露珠沉思默想之时,他看到了这滴露水的生命过程,他看到了这滴露水的前生今世,他从这滴露水上体悟到了生命的内涵:即使渺小得如同一滴露水,也可以拥有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史铁生冥冥之中好像听到了宇宙上帝启悟他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于天宇,来自于大地,来自于万物之灵的神,它充塞于天地之间,成了警醒他的一声春雷,在那样寂寥的午后或是傍晚,静悄悄地坛里,这种体悟使史铁生心灵产生巨大震动,要把这一震动通过这滴露水传达给读者,于是便有了“轰然坠地”的表达!因此,轰然之响,是史铁生内心世界的文学式外化。

除了史铁生之外,还有人听到过一滴露水落地的轰然之声吗?有人见过放射出万道金光的露水吗?没有,因为,我们用的是生活耳朵,而史铁生用的是生命耳朵;我们用的是生活之眼,史铁生用的是灵魂之目。

其实,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短短的语句里的另外两个词“坠”和“摔”。

从压弯的草叶上,不是跳下来,不是飞下来,而是“坠”地;这万道金光,不是自然放射出来,而是摔开之后才迸发出来的。“坠”是在无法自我控制的状态下发生的危险,而“摔”则会带来严重的伤痛,这两个字都带有强烈的命运挫折感,但这滴露水在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并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刻,它竟然发出了绝世的轰然之声并放射出万道金光,这不正是史铁生命运的精彩写照吗!

这滴露水就是史铁生的自画像,他用这滴露水讲了一个精彩的生命故事。

其实,《我与地坛》整篇文章的表达都具有这样的语言特征,乃至史铁生的其他散文,亦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精彩的句子里已包含了整篇的精神实质,正像细胞之于整体,阅读时,要注意从一个局部的词语而通透全篇。

(0)

相关推荐

  • 教学设计|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节选) 谭文淼语文名师工作室    李松徽 [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梳理整合文本,积累文学语言,学习散文表达方式.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进行逻辑思维实践,提升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 ...

  • 《逆风如解意,报得三春晖》(《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我与地坛>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散文阅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实现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注重听读.朗读.分析鉴赏和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感受.体验. ...

  • 每日荐书20201231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我与地坛>:史铁生创作的哲思抒情散文,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作者将地坛作为一个载体,其实表达的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部分文章被纳入人民 ...

  • 20210506教学手记——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更有逻辑

    <风向标>试卷一套一套做下来,感觉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每套题都有诸多亮眼之处,本公号会不断推出该套试题写作的实践例文.欢迎大家指导! 本题命题人是南师附中张小兵老师 说明:想写好作文,就必 ...

  • 于微小之中感受生命的宏大——《核舟记》教学手记

    一. <核舟记>是一篇实物说明文的文言文,在教本里属自读课文.我想,为什么许多老师要把这篇古文当成一篇说明文来教呢?我绝无此意. 课例的构成并不拘泥于文本本身,而是在于教者的角度与研读.或 ...

  • 20210510教学手记——是拆还是留?结果不重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 ...

  • 20210514教学手记——2020年全国二卷作文试写、点评与修改

    2020年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 ...

  • 20210515教学手记——从思维导图看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识别,读懂作者的观点,读懂观点的前提是读清楚写作者的思维脉络.因此,思维导图往往被用来梳理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路.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者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及阅读结果的科 ...

  • 20210430教学手记——教学改革应该体现在课堂形态的改变上

    昨天常熟UWC学校的同行们来我校探讨交流中文教学问题,其中,听了我一节课.听课后带队彭老师说:出乎预想之外.我问他,之前的预想是什么,出乎预想之外又指什么.他说:根据他的想象,体制内学校的课堂,学生很 ...

  • 20210426教学手记——把屈原比作“犟驴”,你敢吗?

    海子在评价荷尔德林的诗歌时说:"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其实,真正有思想的表达,不都应该是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吗?是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先把学生心中的烈火点燃,而不是一味地教 ...

  • 20210522教学手记——写出真阅读

    读了很多书,不会写文章,是因为大多阅读是假阅读.读其表,不读其里:读其内容,不读其形式:读其分层,不读其思维:结果是永远读的是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认知.思维没有关系.这是目前大多读书人的阅读状态.读书 ...

  • 20210523教学手记——关于“写出真阅读”的“写出”与“阅读”

    昨天的推文<写出真阅读>的目的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让学生面对与作者同样的写作原点也写作,然后比对,以求让学生意识到作者的思维逻辑和表达魅力.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