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博士谈唇腭裂正畸——复杂牙槽突裂的治疗(二)
在上一期的唇腭裂正畸栏目中,尹星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复杂牙槽突裂的特征(尹星博士谈唇腭裂正畸 — 复杂牙槽突裂的治疗(一))。此类患者常因骨缺损范围较大、形态复杂或错过了最佳植骨年龄,常规植骨手术失败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那么,这类复杂牙槽突裂患者难道就只能选择终生佩戴活动假牙或赝附体掩饰缺损,或者是“放弃治疗”了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牙槽突裂建立了不同的治疗体系。本期公众号就为大家介绍通过“牙槽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复杂牙槽突裂的方法。
◆ 什么是牵张成骨?
“牵张成骨”,顾名思义,是以机械力牵拉的方式引导机体产生新生骨质,同时使骨骼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皮肤等软组织同期延长,从而达到延长骨骼的目的。牵张成骨最早被应用于骨骼畸形、肢体不等长、骨不连等疾病的治疗。引起广泛争议的“断骨增高术”也是运用了牵张成骨的技术。近年来,牵张成骨技术在正颌手术、颞下颌关节强直、颌骨缺损修复、种植等口腔颌面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于常规牙槽突裂植骨手术使用“他山之石”自体髂骨填补牙槽突裂隙,牙槽牵张成骨更像是使出了“无中生有”的招数,在机械力的牵拉作用下形成新生骨质。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牙槽牵张成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会将一部分牙槽骨段从上颌骨上分离下来,骨段周围的软组织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以确保被牵拉的部分有足够的血液及营养供给。植入牵张器后以缓慢的速度牵拉骨段,缩小关闭牙槽突裂隙。而骨切开部位则在机械力的牵拉作用下形成新生骨组织,保持骨组织的连续性。
图1. “牵张”导致“成骨”的原理
◆ 牵张成骨治疗复杂牙槽突裂的过程
牙槽牵张成骨治疗宽大牙槽突裂一般需要通过两次手术完成。第一次手术中,外科医生将紧邻牙槽突裂隙的牙槽骨段及牙齿与后方的骨质分离开来,并在骨质切开区域安置牵张器。
手术后7到10天起,每天以约1mm的速度将分离的牙槽骨段向牙槽突裂缺损处牵拉移动,从而缩小甚至关闭牙槽突裂隙。骨段牵引到位后稳定半年,再实施第二次手术取出牵张器,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局部的软硬组织调整。图2为华西口腔唇腭裂整形外科李精韬副教授采用“牙槽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复杂牙槽突裂的病例。
也许有的家长们会有疑问了:
这把后面的骨头切断移到前面去,前面的牙槽突裂补好了,可后面的骨头不就缺了吗?这种治疗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其实,就如同我们前面讲到的,缓慢的牙槽牵张成骨并不会在造成牙槽突新的裂隙缺损,骨切开区域在机械力的牵拉作用下,会形成新生骨质。骨段牵拉到位以后需要稳定半年,这也是为新生骨基质质矿化形成坚硬稳固的骨组织提供时间。
◆ 牙槽牵张成骨配合正畸治疗
牙槽牵张成骨治疗复杂牙槽突裂的过程涉及到牙齿与骨块一同运动,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都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手术前的牙齿排列准备、骨块切开部位设计,还是牵张过程中牙齿移动、咬合关系调整,都需要外科手术医师和正畸医师的密切配合。
一般而言,正畸医师会在手术前通过移动裂隙两侧牙齿,尽量保证牵张后两侧骨质能够有最大程度的接触面积。根据咬合关系及后牙拥挤错乱的情况,确定手术中骨切开的具体位置。在牵张移动过程中,实时关注牙齿及骨段位置,必要时给予辅助正畸装置,引导骨块精准移动。并在牵张手术后进行进一步的牙移动调整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牙槽牵张成骨治疗的优势
同传统的植骨手术治疗相比,牵张成骨治疗牙槽突裂的过程更为繁琐,需要进行两次手术,且牵张器需要在患者口内安置半年,必要时还需配合相应的正畸治疗。然而,对于复杂的牙槽突裂缺损来说,牵张成骨具有更为稳定的成骨效果,且治疗效果受年龄影响较小,患者替牙列晚期直至成年期均可进行。
牵张区域新形成的牙槽骨可为治疗唇腭裂患者常见的后牙拥挤提供间隙。此外,牙槽牵张成骨在弥补骨缺损的同时,还带动扩张牙龈及上腭的软组织,实现对前庭瘘和腭瘘的有效关闭。由此可见,牙槽牵张成骨在治疗复杂牙槽突裂病例中具有“一举多得”的治疗优势。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们也都明白了,复杂牙槽突裂并不可怕,只要患者、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就能找到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正畸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