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艺术源出博兴:吕艺镇的由来

清同治年间,博兴纯化、阎坊一带土地贫瘠、春旱秋涝、灾荒连年,民众背乡离井,流落他地,生活十分困苦。由此产生了一批以曲艺乞讨谋生的民间艺人。这一时期,擅长琴书的民间艺人孙中新(1852—1930,纯化镇王文村人)与自幼随父打花鼓卖唱乞讨的刘峦峰(1860—1928,纯化镇周刘村人),以曲艺《凤阳歌》和地方杂曲小调为基础,发展形成了一种叫“秧歌腔”的演唱形式。

1890年前后,孙中新在演出中结识了刘峦峰、自幼打竹板拉四根弦的张保光(1866—1950,吕艺镇夹河村人)、幼年学唱“三姑娘”善演狠婆子及其它旦角的张兰田(1871—1947,吕艺镇刘官庄人),向高渡村扽腔艺人封学顺学唱扽腔,与本村自幼学唱“三姑娘”既能演生又能演旦角的张连信(1876—1918,刘官庄人)结为好友。王文村与刘官庄在一个坡里种地,一洼之隔,他主动到刘官庄找他们交流,经过多次接触、排练、演唱,在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孙中新推荐年轻有为、不辞劳苦、聪颖好学、善于社会交往的张连信为“班头”(因脸上有麻子,人送绰号“麻班头”)。他们不仅将原来演唱的《后娘打孩子》《审青杨》等小段子发展成为以章回小说为底本的大段子,又由“秧歌腔”发展成为由演唱人员自己操琴演唱的“坐腔扬琴”,这种“坐腔扬琴”听起来很悦耳,但看起来却很单调,经过他们不断地改进创作,又将由演唱人员自己操琴的“坐腔扬琴”发展成为有专人操琴,三五人化妆演唱的“上妆扬琴”。这是吕剧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吕艺镇刘官吕剧团老团长张启敬与司琴张光然

孙中新,青年时期学唱过京剧、梆子、打过“子弟班”,他既能演唱又会司鼓,操琴,多次和艺人搭当唱“会戏”,当时演出的《看瓜园》《李怀玉借妻》《丁僧扫雪》等剧目,就是他自己创作改编的。在演出实践中,他又把京剧、梆子戏中的“锣鼓经”和表演艺术巧妙地运用到“上妆扬琴”中去,唱腔也由琴书进而发展到从“凤阳歌”演化来的“老四平腔”“垛子板”“娃娃腔”等调。那时的音律是:“五、六、工、尺、上、四、和”(相当于现在乐谱中的“1、2、3、4、5、6、7”)。唱腔的韵头是:“知西”“亲身”“公声”“天仙”“焦烧”“排怀”“丑牛”“啪沙”八大韵。又发展到小字韵,即:“小知西儿”“小天仙儿”等。在演唱时,形成了既有乐队伴奏,又有武场的戏剧形式,登前台,退后台,不仅有对话、独白、表演,而且演唱的韵头也逐渐丰富起来。所以,它初步形成和具备了戏剧的重要因素。至此,在博兴境内纯化王文、闫坊刘官庄一带土生土长、由小曲肇事、由“坐腔扬琴 ”发展到“上妆扬琴”而来的小戏,已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征,形成了吕剧的骨骼和雏形,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1年春节,他们移植了五音戏的《王小赶脚》。孙中新、张保光、刘峦峰为乐队,张连信扮演王小,张兰田扮演二姑娘,用纸糊了个毛驴,系在腰间,用天仙韵演出《王小赶脚》。这一活泼生动的演出形式轰动一时,群众把这种戏称为“驴戏”。那时,与刘官庄临近的高度村,正大演“扽腔”戏,故有“刘官跑了驴——高度扽”的双关俏语(“扽”在当地方言中为捉拿的意思)。1919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当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吕洞宾打药》《三打四劝》《小井台》《小花堂》《锔大缸》等,这次演出,轰动了济南府,传遍了山东省。 我省著名戏剧史学家李照壁、纪根垠在济南观看了博兴“顺和班”演出的《王小赶脚》后,在所著《山东省地方戏曲史料汇编》中,对孙中新等在吕剧前身——化妆扬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博兴县琴书艺人孙中新改为化妆演出后,与剧班流动演出,其徒弟张树德(刘官庄人)化妆演唱《王小赶脚》轰动一时。孙中新幼时学过皮黄、东路梆子,还会唱‘灯腔’(五音戏的北路)。另外还能司鼓,操琴,他在提高化妆扬琴的表演艺术和吸收其他剧种的锣鼓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1912年,孙中新、张兰田、张连信等吸收了刘官庄的张长东、张秉智、张士祥、徐振同、张祥、还有博兴六区花园村的王道平等为徒弟,参加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小井台》《小花堂》《三善岭》《刘秀招亲》等,在演出《小花堂》中,张秉智饰张君瑞,徐振同饰崔莺莺,张士祥扮演红娘,王道平扮演书童。张秉智扮演张君瑞的心理状态,刻画人物形象及惟妙惟肖的动作,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特别是张君瑞进京赶考时,念念不忘红娘的一片恩情,得中后,立志要娶红娘为二房,只好与崔莺莺商量,无论如何崔莺莺也不应允婚事这一段,张秉智把张君瑞无奈、叹息、垂头丧气的戏剧形象表演得极其生动,迎来观众的阵阵笑声。

1918年前后,第一、第二代又带出了第三代艺人,有刘官庄的张家禹、张彩富、张墨林、张树德、张玉升、张登云、张秀明、张孟松、张子坡、博兴六区(闫坊)王乐堂、张文忠(济南市吕剧团长张艳芳之父)、郑江田、女演员崔小贞等,组成“顺和班”,先后在博兴、蒲台、广饶、高苑、青城、桓台等地演出。标志着吕剧作为萌芽于博兴乡间的“小戏”开始以艺术团的形式走出博兴向县域以外周边地区拓展。

中间坐的是张传海先生

1923年,又培养了第四代艺人张传海、张明然、张传河、张克峰、张希成、张彩江、张守溪、张彩顺、张彩元、张俊成、张彩芬、张守道(以上都是刘官庄人)、胡树华、郭家成等。分别组成“张家班”“庆和班”“义和班”进入济南新市场“大观园”和南岗子演出。从此,刘官庄的吕剧出了名,刘官庄的大人小孩都热爱吕剧,人人喜欢唱吕剧。因此,人们诙谐地说:“刘官庄的大人小孩说话都有吕剧味,连拉风箱都是吕剧腔”。

1946年,博兴县刘官庄在张玉升、张传海、张明然的倡导下,成立了业余吕剧团,1948年改为“新民吕剧团”,1951年改称“鲁兴吕剧团”。博兴县人民政府把刘官庄一带的老艺人组织起来,又招收了一批青年男女演员30余人,这是山东省境内最早,舞台道具齐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唯一吕剧团。

左起第三位为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女士

1952年,刘官庄一带素有“吕剧窝子”“拴老婆橛子”之称的吕剧很快传入山东省文工团。11月,山东省文工团(省吕剧团的前身,郎咸芬称歌舞团)以刘梅村为团长、尚之四为副团长,率郎咸芬(女)、张斌、沈涛、李公绰、韩彬(女)、武韬、林建华(女)、钱玉玲(女)、郭丽华(女)、吴铭(女)、齐士权、张真(女)等15位同志来博兴县闫坊区刘官庄一带走访、座谈、切磋、学习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历时三个多月。

吕艺镇龙河村百把坠琴奏吕剧

1956年7月,博兴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吕剧发源地,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刘官庄一带刘官、崔庙、大胡、夹河、寨李、正寨、寨王、闫坊、寨马、寨韩、马家、辛集、高阜、康坊、兴和划为一个行政区,命名为“吕艺乡”。后把博兴六区(驻地闫坊)更名为“吕艺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吕艺公社”。1958年9月并为吕艺乡,同年10月改称吕艺公社。1961年5月又划为吕艺区。1963年10月至2004年先后改为阎坊区、阎坊公社、阎坊乡、阎坊镇。200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复名“吕艺镇”。吕剧这朵艺苑中的奇葩,在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老艺人的精心培养下,根植于博兴沃土,才真正吐露芳香。

(图片由作者提供。编辑:长安  校对:左丽宁  时佃书)

作者:张传法,字宝亭。山东省博兴县人。1977年参加工作,2010年退休。参加过《博兴县志》《博兴地名志》《博兴文化通览》《吕剧》《博兴县民政志》的编写,系山东省地名委员会研究会成员、中共博兴县委党史委研究会会员、博兴县戏剧家协会理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