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博兴“八四暴动”:忠魂护国国长安

2018年建军节来临之际,我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滨州市红色革命的摇篮——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开启了我“红色追寻”的第一站。在高渡村,我遇到了素不相识的81岁高龄老人张守磊大爷,他在村里义务讲述红色故事,宣扬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几十载如一日。一下午的时间,张守磊老人眼含热泪为我讲述了革命烈士李天佑的英勇事迹。今年8月4日,是博兴县“八四暴动”86周年,也是李天佑烈士壮烈牺牲86周年,今将烈士事迹记述如下,以示纪念。

李天佑,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人,1894年生,1930年经博兴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张静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博兴县早期共产党员、博兴党组织早期重要人物之一,1932年“八四暴动”失败后为掩护战友李相韩而被捕,牺牲时年仅38岁。据当时参与过“八四暴动”的老同志回忆,没有李天佑同志的壮烈牺牲,博兴革命工作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功绩万古千秋,永不泯灭!

他七岁便在附近的王浩村读私塾,15岁时辍学,回家种着几亩薄地。冬春之际,还要跟着一些老艺人学艺唱扬琴(吕戏),勉强维持一家6口的生计。在村里,他为人刚直、不畏强暴,经常与恶霸地主作斗争,积极宣传革命进步思想。他经常教育群众说:“地主、老爷们都是吸血鬼,天下乌鸦一般黑。要翻身,穷哥们必须攥成一个拳头,起来和他们作斗争。”有一次,国民党县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他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与他们作斗争,与县党部的刘贺明干起来了,老百姓都被他的刚直不阿感动,同时也为他的人身安全攥了一把汗,好在国民党见百姓人多,没敢轻举妄动。

入党以后,因为自身有文化基础,李天佑就被党组织以教书为掩护派到国民党部队重点驻扎的四区兴福镇,在城王村做教书先生,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主张。在兴福教书期间,他与同样是被党组织派到兴福做教书先生的进步青年、共产党员李相韩接上了头。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革命理论,一起向民众宣传反剥削、反压迫、求解放的道理,共同组织农民运动。在当时的兴福镇,宣传和发动了一批进步青年,还秘密组织了党支部。

1932年,博兴县党组织经过较长时期的地下活动以后,在省委及周边县市的支持配合下,终于发动了一场反对封建压迫、反对贪官污吏的农民运动,这就是震惊齐鲁的博兴农民“八四暴动”。暴动队伍分两支分别向龙河镇(今吕艺镇龙河村)联庄会和四区兴福镇联庄会和民团发起猛攻,收缴了部分武器,烧毁了一些地契,将粮食分给了穷苦百姓,两支队伍会合成立了“鲁东革命军第一支队”,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其大为惊慌,暴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队伍向广饶、临淄一带进攻。后来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再加上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派国民党二十九师千余人前来镇压,大批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残忍杀害,暴动惨遭失败。

暴动失败以后,博兴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革命活动转入地下。为了尽快与上级组织取得联系,县委决定由李天佑帮助李相韩逃出敌人封锁区,到青岛找张静源,请他帮忙联系上级党组织。这天夜里,李相韩来到学堂找李天佑。谁知,李相韩的行踪早就暴露了,不一会儿民团的士兵就把学堂包围了,他们两个都被捕了。

被捕以后,他们被关在附近一个家庙里。李天佑对李相韩说:“小李,敌人一旦把我们抓到县城,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死了无所谓,要是情报送不出去,还不知道有多少同志要白白地流血牺牲。就目前情况看,虽然敌人要抓的是你李相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咱俩谁是李相韩,我打谱公开承认我是李相韩。”李相韩坚决不让这么做,但是李天佑决意已定。他说:“你是组织的特派员,你也掌握着我们几个秘密党支部的情况,如果你牺牲了,博兴党组织就彻底失去联系了,咱们好不容易播下的革命火种就熄灭了。所以,你不能被捕,你必须逃出去。”

正在此时,敌人踹门而进,大声问道:“谁是李相韩?”李天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我就是李相韩!”敌人便加紧了对李天佑的看管。第二天,在押往县城的路上,路过店子镇的一片高粱地,李天佑突然倒地说:“渴死了,走不动了”。在他俩苦苦哀求下,民团头子允许他们到路边的水井旁喝水。在喝水的间隙,李天佑向李相韩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让他快点钻进高粱地里逃跑。李相韩含泪向高粱地里钻去,李天佑随即向相反的方向跑去。敌人见“李相韩”逃跑,立即追上去,真李相韩趁机逃走了,李天佑却再次被捕了,并被押往县城,关在大狱内。

县长张其丙亲自提审他三次,用烧红的火棍插李天佑的鼻孔,用烧红的烙铁烫其腋窝,用尽了一切手段,想从李天佑嘴里撬出博兴党组织的情况。怎奈他都大义凛然,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精神。张其丙恼羞成怒,不断对李天佑用刑,李天佑大声呵斥:“你们这帮祸国殃民的孙子,老子只知道我是李相韩,别的一概不知!”并趁张其丙不备,朝其小肚子踢了一脚,疼得张嗷嗷直叫。三天后,敌人残忍地将李天佑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博兴城东门外的树上示众。

李天佑同志牺牲了,他用个人的牺牲换取了大多数人的生命。他是顶着战友的名字牺牲的,他把生让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为保护战友,为保护党组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一切!李天佑同志是英勇的,无私的,高尚的!他对组织、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天地可鉴!正是有了无数像李天佑一样无私忠诚的人,才有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才有了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站在烈士墓前,讲述着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事迹,我与张守磊老人都泪如雨下。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烈士那慷慨激昂的声音:“做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要不,就不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李天佑烈士永垂不朽!

作者:满学伟,博兴县吕艺镇人,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博兴县诗词学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红色之旅】“造成一座虹的桥”/渤海钢钉

    谷雨后的第二天,仍在下着丝丝春雨,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我们执行任务的一行23人,在日照组织以"缅怀革命先烈,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日照是山东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地 ...

  • 鸡公岭传奇:21位烈士90年前血染万州

    核心提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为贯彻落实八七会议精神和四川省委在1928年2月制订的& ...

  • 博兴“八四”暴动之真假李相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本号推出系列作品,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去书写更加辉煌的壮丽华章! 李相韩是博兴县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

  • 新说博兴八景之八“西城蔬圃”

    博兴老城历史悠久,老城里不但人才辈出,围绕着老城也衍生出很多故事.传说博兴老城四周,景色迷人.早在明清时期,老城西边土地肥沃,惜地如金的人们深知"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家家户户种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七“东野田畴”

    现在的锦秋街道南隅村,是古博兴县城.上世纪70年代初,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人民政府迁出后,所属机关单位.企业随之迁出.博兴老城历史悠久,东汉时即为乐安县城,以后曾为乐陵县城.博昌县城.五代后唐改博昌县 ...

  • 新说博兴八景之六“贝丘风细”

    坐落在湖滨镇相公村西南侧的襄公冢,旁边古地名为贝丘,齐襄公死后葬于此地.传说不论是春季的南风劲吹,还是夏季的狂风暴雨:不论是横扫落叶的秋风,还是飞雪狂舞的北风,此处总是微风拂面,凉风习习.这里就是名列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作者:舒立臣 柳桥村牌坊 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乌河,流经桓台县,从麻大湖东南侧进入湖中.然后又从麻大湖东侧博兴县的院庄村曲折向东,经南河东村.柳王村. ...

  •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 “通济酒家”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0期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通济酒家" 文/舒立臣 通济酒家故地--湾头村(摄影:孙长明) 通济河历史悠久.她源于济南,由众泉群和大明湖的水汇聚而成,然后一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三“湾水霞明”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53)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民国以前,在麻大湖东北部的湾头村南100米左右处,有一南北宽80多米.东西长100多米的椭圆形水湾,当地人称为龙湾.这里便是名扬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二“南湖渔棹”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19)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麻大湖又名锦秋湖.马踏湖.官湖.南湖.麻大泊.西大泊.西大白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番来历,而南湖却是因为该湖座落在博兴.桓台之间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一“蒲姑春草”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99)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作者:舒立臣 作者简介: 舒立臣,山东博兴利见桥人.退休干部,大本学历,正高级职称.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原市民协副主席.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