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期】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2章》子贡对“仲尼焉学”的回答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2章》子贡对“仲尼焉学”的回答有何深意?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当时鲁、郑、楚三国都有公孙朝,所以指明卫公孙朝。仲尼:“尼”是孔子的字,他去世后即以其字为谥号,孔子排行老二,故称为仲尼。《论语》中只有本章及以下3章称“仲尼”,可见是孔子去世之后的记载。“焉学”的“焉”字,是疑问代词,这里指于何处。“焉学”,就是于何处学得。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而是散落在人间。贤者认识其中的大道理,不贤者认识其中的小道理,在他们身上无不传承着文武之道。我们老师于何处不学习?又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子贡对“仲尼焉学”的回答包含三层意思:(1)“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文武之道就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基本精神是以德治为核心的礼乐文化及制度,在具体方法上有宽有严,有张有弛。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子贡强调的是,这些道理并非仅仅留存于古代典籍或器物之中(若那样便是“坠于地”了),而是被人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2)“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对于这些道理,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各有所识,只是大小主次不同。贤者所识之大道理与不贤者所识之小道理,都是他们身上体现的文武之道,这一点却是相同的。(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这是点睛之笔,指出孔子的学问是虚心地、时时处处留心向众人学习,而又能学思结合,益见其仁,益明其道的结果。“何常师之有”是子贡的反问,强调学习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论语》中记载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入太庙,每事问”等等,都是孔子重视向大众学习,向贤者学习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他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当然,孔子的好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学习典籍中温故而知新。
子贡的话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并非只在典籍之中,同时也在民间,在贤者。我们既要注重文化典籍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视向贤者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际生活学习。后人从本章中提炼出成语“学无常师”,意为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要向一切有学问、有长处的人学习。
附:
【原文】
19·22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②焉学③?”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①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当时鲁、郑、楚三国都有公孙朝,所以指明卫公孙朝。②仲尼:“尼”是孔子的字,他去世后即以其字为谥号,孔子排行老二,故称为仲尼。《论语》中只有本章及以下3章称“仲尼”,可见是孔子去世之后的记载。③焉学:焉,于何处。焉学就是于何处学得。
【译文】
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而是散落在人间。贤者认识其中的大道理,不贤者认识其中的小道理,在他们身上无不传承着文武之道。我们老师于何处不学习?又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