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史话|山西平陆:太臣村人说大臣
讲述|郭兰英(高母,已逝)
摄影|傅老几
我们是山西省平陆县部官乡太臣村人,听老辈人讲,我们村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
当年,村子很大,有六七百户人家,五千多间砖瓦房。村中东西一条大街,有杂货铺、染坊、堂坊、馍铺、饭馆等商业卖点,又有如来佛等四座庙院,一座史家祠堂,一座三丈六高的文昌阁远近闻名。每年三月三,腊月二十四有古庙会,商贩云集,乡邻们扶老携幼前来赶会,一时人山人海,好不繁华!我们村又是前往牛家院驮盐进河南的中转站,村里农业兴旺,商业发达。俚谚有:茅津太臣,赛过潞村(指以前的运城)。
很久以前,村名叫大臣村,因古时“大”和“太”通用,后来也就叫成了太臣村。这个名字是哪朝哪代起的,无人知晓,只知道是因为村里古时出了一位有名的大臣,就是商中兴贤相圣人傅說。现村东清乾隆年间重修于五亩大泊池边的文昌阁东门上刻有“古大臣”,西门上刻有“水天一色”字样,据说这是乾隆皇上御笔所提。文昌阁当时高三层,占地百亩。阁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十分宏伟,二楼上供奉着令全村人自豪的傅圣塑像。乡亲们对他顶礼膜拜,祭祀的香火,一年四季不断,把傅圣当作有求必应的神一样敬奉。
据传,傅圣生在太臣,长在太臣。他自幼聪明过人,好学不倦,志向远大,对人间疾苦,天文地理,治国安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志向远大,极富同情心,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人长得英俊魁梧,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的舅舅住在如今圣人涧村的吕家湾,每年那里麦熟,他就要去帮助收打,他积下的麦秸积几千年不朽,被人称作圣人秸。吕家湾下的盐道常被洪水冲毁,堆土挡水的奴隶常常因此被打得遍体鳞伤。年轻力壮的傅說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就主动住进傅岩山窟中,帮助奴隶们用版筑的办法,用土打成墙,把河道改到东边。从此,盐道畅通无阻,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因他发明了版筑这一技术,为人们生产交通解决了很多难题,他被人们尊称为圣人。他的名声很快在黄河两岸传播开来。
这时,商朝国君武丁恰好在这一带微服私访,得知傅岩山有个聪明过人的圣人,就专程召见了他。听了他治国安邦的想法后,大为欣慰,就用“先王托梦赐他良弼”的巧办法,破格任命傅說为朝中宰相,辅佐他治理国家。他们君臣之间肝胆相照,携手兴利除弊,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经过几十年努力,终于使商朝在中期兴旺发达起来,成为东方一个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大国。
耄耋之年,傅圣告老还乡后,老人家仍念念不忘为家乡父老谋利益。太臣塬十年九旱,人们盼水盼得望眼欲穿,正如俗话所说:平陆不平沟三千,沟下流水塬上干,吃水更比吃油难!为了找水,精神矍铄的傅圣每天同老伴一道同骑一匹白龙马,在千沟万壑中跋涉。一天,人马一起走到了太臣村东北角一个“丫”字形的沟岔里,已经人困马乏,口渴难耐。傅圣感觉这山间空气清凉,土石湿润,经验丰富的傅圣认定此处有水源,对老伴说:“这里应该有水。”那白龙马很通人性,立刻仰天嘶鸣,奋起前蹄一趵,一汪清泉顿时喷涌而出。此时,傅圣用御赐的龙拐杖在左边沟岔里一划,又一股泉水应声而出,老夫人用银簪在右边沟岔里一划,也冒出了一股泉水。甘甜清凉的泉水三股合一,潺潺地向南经傅岩山流入黄河。千百年来,这股清澈甘甜的涧水滋润着这里的良田,造福着这里的百姓。因这股涧水是圣人傅說为百姓寻的,这里的百姓就叫它圣人涧,把傅說的马趵出的泉叫马趵泉,而把有傅岩山的村子叫作圣人涧村。
傅圣人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驾鹤仙逝后,村人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离他家不远、风脉极好的马趵泉上,并盖了墓庙经常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