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帮助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孩子加快康复?父母要主动了解这个非主流文化
本文字数约:4484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男性也能进女厕引发的悲剧
02、同性恋、跨性别背后的心理根源
03、父母如何尽量引导孩子符合主流?
我们在临床接诊的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中,有不少人是同性恋者,或伴有易性症。这又反过来令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人际冲突,严重阻碍其情绪障碍的康复。
当我们跟患者家长谈起孩子性取向、性别认同的问题时,很多家长非常焦虑,一个劲地问如何“纠正”。
他们大部分对这个现象难以理解,有的甚至嗤之以鼻。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无法对孩子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有深入、理性的认知,孩子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很难加快康复速度。
今天这篇文章,希望通过美国最近发生的一起跨性别者性侵案,从而让家长对这个非主流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男性也能进女厕引发的悲剧
男性进男厕所,女性进女厕所,这是3岁小孩都懂的生活常识。
但在美国,这个常识正在被打破。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有关跨性别群体的行政令,其中规定:
原则上,学校将允许跨性别学生根据其身份性别进入卫生间和更衣室。
所以很多学校发布此规定:
允许自我认知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学生,进入自己想要进入的卫生间。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他生理上是男性,但现在在美国,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告诉别人他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只要穿着女性服饰比如裙子,那他就可以合法合规地、堂而皇之地进入女性卫生间。
也就是说,换了以前,女性在女厕所看到一个男人闯进来,可以马上呼救,叫警察轰他出去。但现在不行了,这样做可能会被指责违背了跨性别群体行政令,歧视跨性别群体。
那万一那个进入女厕的男性图谋不轨,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呢?可想而知,这会令女性上厕所时的安全和权利遭到威胁。
今年5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的石桥中学就因此发生了一件LGBT性侵案。
该校一名女学生称,她在学校女厕所里被一名自认为是女性的、穿裙子的男学生强暴。
女学生的父母史密斯夫妇得知后,马上到警察局报警,也找校方沟通。但警察局没有实际行动,校方也拖延了1个月。
1个月后,史密斯父母再次趁着校董会议讲述了女儿的遭遇,要求学校改变关于跨性别学生的相关政策。
但该校负责人强硬拒绝,并称这件性侵事件没有发生过,是史密斯夫妇捏造的,是不尊重跨性别者的行为。
而且,史密斯夫妇还被一些支持跨性别平权的家长包围,指责史密斯夫妇抹黑跨性别群体。
这彻底激怒了史密斯,他当场情绪爆发,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并判处10天监禁。
史密斯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史密斯一直遭受到网暴,大量美国网民认为他故意对抗学校、歧视跨性别者,美国司法部长还称他为“国内恐怖分子”。
结果,不久后,事件来了个大反转。涉嫌性侵史密斯女儿的男学生转到当地另一所学校后,在今年10月因涉嫌性侵另一名女生被捕。
史密斯一看这新闻,更加坚信女儿就是被这名男生侵犯了。这一次舆论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史密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目前该男性嫌疑人已经逮捕,涉事学校的领导层也遭到了指责,负责人被要求辞职。
但尽管如此,目前美国还是有很多民众认为“这个穿裙子的男生”是无辜的,称这次事件是LGBT群体(性少数群体)的权益被侵犯、被歧视的例子。
同性恋、跨性别背后的心理根源
一名女学生称遭到了性侵,学校第一时间做的竟不是调查真相,而是为了表明自己维护某些群体的“权利”而急于否认,这就是现在美国社会盛行的“政治正确”。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放在我们国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在西方发达国家LGBT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国内已经有不少青少年受到了影响。
名词解释:
“LGBT群体”或“LGBT+群体”指性少数群体,是指在性倾向、性别认同、性身份或性行为等方面,与社会上大多数人不同的群体。
LGBT这4个英文字母指女同性恋(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跨性别者(Trangender)。这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主要人群。
现在,LGBT文化延伸行为LGBTQIA。Q可以指前面几种群体的统称(Queer),也可以指个体还不明确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Questioning);I代表双性人,或称间性人(Intersexual),A代表无性恋(Asexual)。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如今的大学、中学里,有部分学生是同性恋、甚至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在学生圈子当中早就不是秘密。
目前主流精神医学认为,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还是跨性别者,只要个体自己愿意承担随之而来的压力和困难,未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也未对自己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话,就不算是精神障碍。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确实尊重了LGBT群体的权利,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认为他们“有病”。
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令大众忽视了LGBT群体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他们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从而缺乏了去积极干预的意识。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中,部分继发同性恋倾向、甚至继发同性恋性行为,又或者伴有性别烦躁(即以前俗称的“易性症”,又被称之为“跨性别者”,希望自己成为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另一性别,且引起了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扭转他们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但这个问题明显对他们的情绪、行为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他们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问题,其情绪障碍也难以缓解。
所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下,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寻找这个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部分“性别烦躁”及继发同性恋其实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反复遭到同性欺负、或遭到异性伤害等),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与同性发生关系时的愉悦、兴奋感;幻想自己成为另外性别时的兴奋感)。
具体分析可回看:恋物、偷窥、恋童、想变性……关爱男性健康日,为啥对这些性心理问题避而不谈?
而当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得到修复后,恍然大悟,随之也恢复了更多的理性,大部分人最后选择了符合主流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我们认为这部分同性恋和“易性症”是继发的。
从这个角度看,LGBT群体中有部分人其实也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一方面这导致他们选择了成为LGBT者,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了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尤其在个人或群体权利方面,维权意识极强,有时甚至反应过于剧烈,失去理性。
而那些宣扬、支持LGBT群体平权运动、但自身并非LGBT的民众,他们中间有些是比较理性的,但有些也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他人的歧视、侮辱、不公平对待,并曾经认为自己是弱者。
所以这部分民众特别容易同情LGBT群体,失去理性地支持该群体的一切所作所为。
如果再加上“政治正确”的影响,这部分人的偏执型人格会被强化,认为LGBT群体的自由与权利不能受到约束,否则就是“歧视”“侵权”。
一旦某个群体的权利过大、甚至泛滥化,就很容易导致其它群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文章开头那个荒诞、魔幻、但又确切发生了的恶性案件就是典型例子。
父母如何尽量引导孩子符合主流?
如今的青少年涉猎广泛,他们通过互联网、书籍都可能接触到LGBT文化。如果他们还曾遭受过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继发同性恋及易性症的风险就大大增高,形成偏执型人格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果创伤仍不断叠加,他们对别人的愤怒进一步泛化,就有可能变得盲目否定国内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
所以,在孩子性取向、性别认同这个问题上,无论孩子现在是否有相关迹象和苗头,父母都要提高重视度。最关键的不是孩子最终的选择如何,而是这背后的精神心理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父母要具备科学的性知识,尽早为孩子开展正确的性教育,让孩子尽早确定“心理性别”。
有报道指出,现在的美国对待LGBT文化已经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部分未成年青少年、儿童的三观都还没固定稳定,就被鼓励“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性别”。
他们不是由专业的精神科和心理服务介入,评估其精神心理状态,比如是否出现了“认同障碍”“性别烦躁”;而是被允许服药变性,对身体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改变或损伤。
这很容易令孩子们认为“性别是可以随便改变的事”,“只要变性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心理问题。
所以,父母应该尽早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令孩子确定“心理性别”。
比如在幼年教育中强化“男女有别”的观念,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后,父母应避免在异性孩子面前换衣服、衣着过于暴露,并避免带孩子进入异性卫生间或更衣室。
若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对异性萌生兴趣,甚至与异性谈恋爱,父母一定不要盲目打击,还可以祝贺TA们的性取向符合主流、性心理发育健康。
至于是否可以早恋,这不应一竿子打死,可以在融洽、平等的氛围下和孩子分析利弊,设立底线,积极引导,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第二,父母要避免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儿子。
否则容易令孩子对异性产生排斥、抗拒,相处时不自在,难以与异性保持健康、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如果连续遭受来自于异性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再加上LGBT文化的影响,有些孩子就会考虑选择同性作为生活伴侣。
第三,如果送孩子到西方发达国家去留学,父母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若对这一点没有信心,则不宜将孩子送出国。否则孩子在国外遇到了重大负性刺激、或行为走极端,他们都很可能不愿意告诉父母,这存在很大隐患。
若亲子关系尚可,父母可以在孩子出国前一起就LGBT文化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念。
若孩子的观念符合主流,父母可以给予肯定及认可,强化孩子的相关认知。
若发现孩子的观念比较开放,甚至已经走向非主流,父母千万不要否定、指责、贬低。在如今社会,我们应该对这个现象持有基本的尊重。
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一个理解,也感谢他们愿意如实相告,并对他们的观念持好奇的态度——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深入寻找、判断孩子是否遭受过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或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导致他们对异性、性别认同等产生了一些不理性的认知。
如果发现有,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更加要重视,有意识地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相关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那可能孩子只是单纯受到LGBT文化的影响。
父母可与孩子深入探讨,讨论这个文化的形成、发展至今的影响和利弊,尤其是形成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
事实上,LGBT平权运动的兴起,与主流精神医学界、心理学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目前这两个学科都找不到LGBT发生的确切原因,也没有高效的解决手段。
对于跨性别来说,也就是“易性症”,精神医学更是束手无策,认为变性手术是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这促使跨性别者更加倾向于采取这种方法。
但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我们有突破性的发现:部分同性恋和易性症的背后有明确的心理根源,如果个体有意愿,可以利用深度心理干预快速修复相关病理性记忆;个体恢复理性后,再重新作出选择。
这些科学的精神心理学前沿发现,家长都可以跟孩子交流,拓宽他们的认知面,有利于他们对此更加理性和客观。
事实上,如果想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父母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相关文章可点击回看:疫情过后,送孩子出国留学前一定要重新考虑这几个问题
在现时主流文化下,只要不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那么个人的性取向、性别认同确实也是他们的权利。但很可能会承受更多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不理解、甚至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所以,如果父母懂得正确引导,孩子的性取向、性别观念符合主流的话,他们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会小得多。从父母爱护孩子角度看,这无可厚非。
不过,现实情况中,有些LGBT群体认为目前的选择没有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和痛苦,他们不愿重新选择;
又或者,即使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修复后,他们恢复了理性,但仍然选择成为LGBT群体的话,那么建议父母们尊重、包容并接受。
而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要面对外界的不解和压力,容易积累负性情绪,形成叠加心理创伤和偏执型人格;那么父母与他们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他们关爱、理解、积极的引导便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