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当代孔子”曾仕强
文/谢丰
三年前的11月11日,看似平常的一天,竟逢晴天霹雳:敬爱的曾仕强教授仙逝了!
曾师于我恩同再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年前闻此噩耗,当下悲痛不已,如丧考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真正能为我传大道、解大惑的人,非曾师莫属。在我人生彷徨无助的时候,是曾师为我点燃智慧明灯,照亮前路。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曾师已驾鹤三年。鄙人文笔有限,仅以此文聊表对曾师缅怀之情。
曾仕强教授出生于福建。我作为福建人,攀亲带故也算是曾师的老乡。我开始知道曾师,是源于一场“偶遇”。
十年前的一天,我在同事的宿舍内和同事聊天,无意间看到他的书架上有一本《易经的奥秘》。
平时有读书习惯的我,就随手翻阅起来,没想到这书的内容令我耳目一新,如获至宝!
从此,但凡曾师的出版物,我都会努力收集购买。几年间购买拜读曾师的出版物不下50本,观看相关讲座视频200集以上,听着曾师讲课中夹杂的闽南语,我这个小老乡听得更加津津有味。
尤其对曾老的《易经的智慧》系列情有独钟,有的篇章反复阅读不下五遍,受益匪浅。
越学越觉得曾老是“天人之师”,他把高深玄妙的道理和人性的玄机讲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深入浅出。读了好不痛快!
曾师在孔子十翼的基础上,通过《易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对《易经》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使《易经》平民化,普及化。
还举行了民间敬天祈福大典,开创了百姓大规模敬天的时代。
在老君台,在罗浮山讲《道德经》,开办罗浮山国学院(后更名为罗浮山泰学学校)。提倡以孔子座像为形制,请孔子后裔和匠人一起研讨论证,共同塑造“孔子宣礼像”,请至圣先师孔子“坐下来”。
总总伟大功绩,不一而足。
曾师学贯中西而不忘根本。通晓儒释道三家精髓,善用中西对比。
他将“中国人喜欢推拖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表象背后蕴含的深刻处世哲学和正面意义讲通透了,打破了“丑陋的中国人”的迷思和污蔑,使我明白了老祖宗的话没有一句是错误的,是我们理解错误。
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曾师用他智慧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易经》,消除了大众对易经的误解,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使《易经》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占卜之书,而是一把人人可用来打开宇宙人生秘密的金钥匙。
曾师说过,他讲课,讲的都是我们的心里话,我深以为然。
因为他讲的就是我心里的话,我有共鸣,而且是我的“良心电台”发出的共鸣。
曾师一生在多所学校担任过教职,退休后通过讲座,写作,将他的教育事业超出了学校的范畴,广播于社会大众,可谓功德无量。
曾师说过,中国人最了不起的方法是“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消弭于无形。
人类需要工业,但不能工业化,需要商业,但是不能商业化,我们现在过度商业化,只有通过“天人合一”的文化,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因此,直到曾师生命的最后一段,还在出版《仕强君政谈教育》,念念不忘关心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论语》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如师如父,循循善诱的曾师的缅怀,对于他提倡的天人合一,和谐永续,以人为本的理念,我想何止三年,永远都不应更改。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整理提炼出《论语》,使孔子的思想得以传播和弘扬。
我们作为曾师的弟子,一方面要坚持整理曾师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曾师的思想体系,使曾师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鲜活。
另一方面,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要通过身体力行,将曾师的理想落地,形成曾师常说的“参考力”。因为曾师对未来的影响,有一部分是要通过我们这些弟子来塑造和体现的!
曾师曾讲孔门有三乐:学而(天)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韫。
希望有一天天下曾师门生也能达到曾门三乐:自天佑之,生无忧而死无惧乎;中华复兴,为万世开太平乎;善尽人事,立天理良心,由己力行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曾师三年祭,缅怀追思恩难忘,盼万世太平,中华永续!
End
作者简介:
谢丰,通过曾师《易经的奥秘》,得窥宇宙人生的奥秘。从此在平凡生活中悟道修行,在忙中偷闲,在苦中作乐。深感师恩浩荡,铭记于心,发愿为弘扬曾师之智慧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