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学反对理学盲目格物的观点
上次,王老师给徐同学讲了半天“知行合一”的内容,既有理论上的讲解,又有案例的剖析,最后还有总结和升华,基本上算是讲得比较透彻,但是,徐同学虽然学习态度很认真,但是领悟力还是比较有限,对于“知行合一”的观点认识还是不充分。【“知行合一”虽然在理解上比较容易,但是真要做起来可是相当难,因为现实的诱惑与不确定性太多了,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考验】
有一天,徐同学逮着机会,就去问王老师:“您之前讲得关于达到至善的境地,我觉得讲得特别好,我自己感觉也很有启发,但是我觉得和朱老师的'格物’的讲法,还是差别太大了,我怎么想都想不通。”【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有偏差,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王老师一听这个估计就头大了,心里想前几天是白讲了,于是他就打算简单回答一下,他说:“格物是达到至善的功夫,懂得追求至善的道理,自然明白格物的真谛。”【这句话很重要,心学把理学的观点进行了修正,理学过分强调格物致知,忽视了达到至善的最终目的,导致盲目在格物上追求质量,反而越来越走向弯路】
但是,徐同学毕竟受理学影响太深,还是坚持朱老师的观点,他补充道:“朱老师注重格物的观点,在很多经典里都有证据,所以说我觉得您的观点似乎有些欠妥。”
听到这儿,王老师来精神了,索性打算给徐同学好好上一课,他说:“你要是说引经据典,那这事儿得好好讲讲,子夏笃信圣人的观点而不加深入了解,而曾参则坚持反求诸己学习方式,最终传下道统的反而是曾参。学习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而不能机械地重复原有的理论,况且,我所说的内容,全都是没有脱离圣人的本意。朱老师把'格物’的观点搞错了,他把因果关系搞反了,错误得认为格物是目的,这可跑题太远了。孟子里面讲过,探求自己的本心,了解自己的本性,探索自己担负的命运,这是每个人生来都需要做的;保守自己的本心,涵养自己的本性,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去应对的;而不在乎自己寿命长短,时时刻刻保持不断修养,平静面对命运的变化,这个是最难的,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勉力坚持而不放弃,这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而这时候再回过头看,所需要格的物都已经格完了,所需要的困难都克服了,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王老师之所以要批判朱老师的观点,就是因为盲目格物效果太差耽误功夫,不如集中精力、瞄准方向,顺着即定方向前进,在这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由此及彼,再去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这样既不会偏离预定目标,又不会造成过多负担,反而是践行了“格物致知以求止于至善”的宗旨。
盲目追求格物,不仅仅不利于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反而容易陷入求质不求量的陷阱,到处“铺摊子”、“画大饼”,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没有任何效果和意义。在个人修养上如此,在个人生活上也是这样的道理,好比某人今日立志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决定要学音乐、练书法、拍vlog等等,搞了一大堆装备,立了一大堆标杆,结果发现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啥也没弄成,反而弄得疲惫不堪,一事无成,倒不如一样一样去学,好歹还能有点效果。
庄子说过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妄图去获取无尽的知识,这种是徒劳的想法,反而会忘却生命的本意,与王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先生曰:“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本节为《传习录》上卷《语录一》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