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人生体验,与企业管理打交道将近半个世纪,人生很多感悟,都与管理学思维有关,是谓“三句不离本行”。
做人做事是一回事,学管理的人自然而然就会用管理的思维去做事,去做人。人做不好,企业的事业就做不好。所以有人会说,管理学看上去很像道德学。
曾经遇到过一个台湾人,也是一个企业的老板。说做企业跟做人是一样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修身养性最重要的方式方法,就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记录下来。给自己看的就是日记,给别人看的就是随笔。不断记录,不断反思,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我带过很多学生,起初基本上都读不懂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对他们来讲,阅读经典的管理学著作,是一件很烧脑的事儿。我曾经花了一年时间,每周一次,带他们一起阅读德鲁克《管理》这本书,那是1998年的事。至今为止,我依然不确信他们是否读懂了这本书,如果连这本书都读不懂,我真不知道他们何以在组织与管理领域中安身立命,何以在产业社会中混迹江湖。我想,也许他们在这道上没遇到过真正懂行的高手,或者,在遇到真人时不说话,谁都有权保持沉默。互联网时代了,很多人会变成高素质的普通人——有事没事点个赞,发一个搞笑的表情包和段子,或者再转贴一篇文章,不管看过没看过,看懂没看懂,反正你是懂的,遇到什么问题,问度娘。原本喜欢思考的人,或很有希望成为有思想的人,现在不敢思考了,也不想思考或懒得思考了,久而久之,必然成为“高素质的普通人”,互联网也许成为绝大部分懒得思考人的工具。这只是我的一种担心,这也没有什么。绝大部分人懒得思考,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利用包子堂的学习型社区,变成积极思考的人。这是符合哲学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想学会思考,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就请到包子堂来,经过共同的努力,把包子堂建设成为一个互联网化的学习型社区。我们可以在这里一起读书,一起拆书,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哪怕你能提出一些好的问题,都是一种对这个学习型社区的贡献。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会在这个社区中,在组织与管理领域中,获得与提高我们各自的素养,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素养。否则,就像我以前教过的学生那样,心不在焉,装装样子而已。每周硬着头皮来见我,不动脑子,学不进去,尽说一些不沾边的话,辜负了我一片好意。那个时候,我实行的教育方式是“先预习,后交流”。用现在网络上的教育术语,就是“反转课堂”——线上自学,听老师的课程;线下交流,遇到共同的疑难问题,由主讲老师来统一解答;统一解答的时候,可以邀请一些学员,进摄像棚,把主讲老师解答的过程和学员提问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制作成课程,回向给所有的学员。这些答疑的课程,就成为我们的经验数据库,后面的学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有关解答的课程。如此这般,学习的效能就会不断提高,这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恩惠。如果你不想接受这样的教育及其制定的规则,那也没关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双相自愿的选择,至少我不会因此而感到沮丧,就像我对待过去的学生那样泰然处之。教育,是一件良心上的事情,无论你们听得进去,还是听不进去,我点到为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