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2常保百書千載君子易習可貴讀書見廣

题文诗:

梁朝盛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跟高齒履,

棋子,方褥,斑絲隱囊,玩于列器,

從容出入.明經求第,顧人答策,三九公宴,

假手賦詩.及離亂後,朝市遷革,铨衡選舉,

不見昔黨,求諸,而無所得,施之,

而無所用,被揭喪珠,失皮露質,兀若枯木,

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

當爾之時,誠驽材也.有學藝者,觸地而安.

自荒亂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

論語孝經,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

曉書記皆,耕田養馬,观此安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

明六經,涉百家書,不能,增益德行,

敦厲風俗,猶為—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

常依鄉國,不可常保,—旦流離,無人庇蔭,

當自求,諸身耳也.諺曰積財,千萬不如,

在身.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

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

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

惰裁衣也.讀書人自,羲農已來,宇宙之下,

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

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

【原文】繁体全文


  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至於諺曰:“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檐車,跟高齒履,坐棋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于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經求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宴,則假手賦詩,當爾之時,亦快士也。及離亂之後,朝市 遷革,铨衡選舉,非複曩者之親,當路秉權,不見昔時之黨,求諸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揭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當爾之時,誠驽材也。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以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以此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

     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藝,得以自資。 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 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讀書之人,自羲、農已來二,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原文分段释解】简体8.2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①,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②。”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③,跟高齿屐④,坐棋子方褥⑤,凭斑丝隐囊⑥,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人,望若神仙。 明经求第⑦,则顾人答策⑧;三九公宴⑨,则假手赋诗。 当尔之时,亦快士也⑩。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⑪。 铨衡选举⑫,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⑬,不见昔时之党。 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 被褐而丧珠⑭,失皮而露质⑮,兀若枯木,泊若穷流⑯,鹿独戎马之间⑰,转死沟壑之际⑱。 当尔之时,诚驽材也⑲。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⑳。 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21),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译文】

    梁朝全盛的时候,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以至当时有谚语说:“上车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提笔能写身体如何,就可以做秘书郎。”这些贵族子弟没有一个不是用香草熏衣,修鬓剃面,涂脂抹粉,乘的是长檐车,穿的是高齿屐,坐着织有方格图案的丝绸坐褥,倚着五彩丝线织成的靠枕,玩赏器物摆放在身边,进进出出,悠闲安逸,远远望去,宛如神仙一般。 到明经答问求取功名的时候,他们就雇人去考;参加三公九卿的宴会,他们又借他人之手来为自己做诗。 在那个时候,他们倒也颇像名士。 待到动乱发生之后,改朝换代。 掌握考察选拔官吏大权的人,已不再是从前的亲戚,在朝中执掌大权的人,也不再是旧日的同党。 到了此时,这些贵族子弟想依靠自己,却一无所长;想跻身社会,又毫无本事。 他们就像披着粗布衣服,却丧失了怀中的珠宝;失去了唬人的外衣,而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呆头呆脑像一截枯木,有气无力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在乱军中颠沛流离,抛尸于荒野沟壑之中。 在这种时候,他们就成了道道地地的蠢才了。

那些有学问有技艺的人,无论走到何处都可以安身立命。 自从兵荒马乱以来,我见过不少俘虏,其中有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由于读过《论语》、《孝经》,还可以去当别人的老师;而另外有些人,即使是年代久远的世家大族子弟,由于不会动笔,结果没有一个不沦为种地养马的奴仆。 由此看来,怎么能不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呢? 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就是再过一千年也决不会沦为低贱小人的。

  【注释】

  ①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 亦泛指显贵者。

  ②“上车”二句:著作,即著作郎。 官名。 三国曹魏时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 秘书,即秘书郎。官名。 魏晋时始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 此二职均为清要之官,南朝多以贵游子弟充任,至梁代尤甚。 “体中何如”,是当时书信中的客套话。

  ③长檐车:—种用车幔覆盖整个车身的车子。

  ④高齿屐:木底鞋的—种。 底部装有高齿。 六朝士人多喜穿用。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⑤棋子方褥:以织成方格图案的绮罗制成的方形坐褥。

  ⑥斑丝:谓杂色丝之织成品。 隐囊:如今日之靠枕。 《通鉴》卷—七六《陈纪十》胡三省注云:“隐囊者,为囊实以细软,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曲肱以隐之。”隐,倚靠。

  ⑦明经:以经义取士,谓之明经。 《汉旧仪上》:“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取明经—科,明律令—科,能治剧—科,各—人。”则以明经取士,自汉已然。

  ⑧顾:同“雇”。 答策:即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

  ⑨三九:指三公九卿。 刘盼遂日:“三者三公,九者九卿,简称三九,此实为汉以后之习语。” 公宴:《文选.公宴诗》吕延济注:“公宴者,臣下在公家侍宴也。”

  ⑩快士:即佳士。 《北史.刘延明传》有“快女婿”,义俱相同。 快有佳意。

  ⑪朝市:偏义指朝廷。

  ⑫铨衡:考核、选拔人才。集解:文选北征赋注:“曩,犹向时也。”

  ⑬当路:执政、掌权。

  ⑭被褐:身穿粗布短袄。 被,同“披”。 《老子》第七十章:“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 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⑮“失皮”句:《法言.吾子》篇:“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⑯“兀若”二句:兀:与“杌”同。 《玉篇》:“杌,树无枝。”泊:寂泊。 《弘明集》卷十三王该《日烛》:“杌然寂泊。”

  ⑰鹿独:郝懿行日:“鹿独或当时方言,流离颠沛之意。”

  ⑱转死:即转尸。 《孟子.梁惠王下》:“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通鉴》卷三—《汉纪二十三》胡三省注引应劭日:“死不能葬,故尸流转在沟壑之中。”

  ⑲驽材:蠢才。

  ⑳触地:犹言无论何地。

(21)冠冕:指仕宦之家。

 【原文】8.3

  夫明《六经》之指①,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②,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译文】

 通晓六经的要旨,涉猎百家的著述,即使不能增广个人德行,劝励社会习俗,也算是一门技艺,可以用来自谋生路。 父兄是不可能长期依赖的,家乡也是不可能常保无事的,一旦颠沛流离,没有人能荫庇帮助你时,就只有求助于自己了。 俗谚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习而且值得崇尚的,莫过于读书了。 世上的人不论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比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想要穿暖却懒得裁衣一样。 那些读书的人,从伏羲、神农以来,在这世界上,认识了多少人,见识了多少事,看到了一般人的成败、好恶,这些固然不值得再说,就连天地万物的道理,鬼神的事情,也是瞒不过他们的。

  【注释】

  ①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②羲、农:即伏羲、神农,均系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且均被列为三皇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