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德斯《柏林苍穹下》(1987):尘世爱情
上海举办“无尽的行走——维姆·文德斯回顾展”,场面火爆。借此活动,小众先锋将推出一套文德斯作品连载文章。
柏林苍穹下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1987)
拍完《德州巴黎》后的几年,文德斯常常在柏林停留。漫步街头时,遍布城市的天使雕像给他带来新的灵感。在好莱坞闯荡八年、拍摄了四部英语片后,文德斯回到祖国,拍摄了以母语为基础的《柏林苍穹下》,惊艳世人。
很多人质疑文德斯的编剧能力,如纽约影评人宝琳·凯尔认为,文德斯对于影像的努力大于对叙事的创意。不过,文德斯的电影观就是如此,他同精神导师小津一样,讨厌故事,讨厌电影情节。文德斯曾说:“我完全抗拒故事,在我看来,它除了带来谎言,别无所有。”不过,文德斯也清醒地意识到,没有故事的依附,电影是无意义的。此回,文德斯依附一个关于天使的故事,将它口中所谓的谎言放大,变成一出用视听书写的宏大寓言。
《柏林苍穹下》的肇端,源于文德斯对自身德国导演身份的回归。在好莱坞工作八年之久、拍摄四部英语片之后,文德斯回到祖国,在柏林街头游荡,他渴望找到一个视角,能够既在柏林,又关于柏林。最初,文德斯想以孩子为主角,拍摄自己的童年,但遍布柏林的天使雕塑触发了他,文德斯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守护天使”的点子。当时,文德斯每晚都在读里尔克的诗,像《杜伊诺哀歌》中“天使!哦拿上它,采撷它,这开小花的药草”这类诗句,也让天使形象在他脑中挥之不去。久而久之,文德斯决定以天使作为主角,拍摄下一部影片。
片中的故事由文德斯和他之前的御用编剧彼得·汉德克合写,不过当时的汉德克已经厌倦了写剧本,只是答应文德斯会为一些场景撰写对白。后来,文德斯每周都能收到一个装满对白的信封,虽然汉德克笔下的剧情诗意美丽,但与文德斯所构想的场景、取景地很难相容。于是,在《柏林苍穹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场景中人物之间对白的精准,又能够看到文德斯即兴拍片所构建的松散故事。
片中设定了两个柏林上空的守护天使达米尔和卡西尔、一个前天使彼得、一个马戏团的体操艺术家马里恩。不过,由于影片系文德斯即兴所为,剧本都是在当晚写次日拍,成片的观感更多荡漾着“一种诗意的体验、一种感觉、一种色调”,而剧情则看似随意、实有章法地铺展开去。影片前半部分,用天使的主观视角,记录了天使达米尔、卡西尔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柏林上空停驻,俯望着这座城市的普通人,每日便是穿行柏林,倾听人内心的声音。欢乐的孩子们会看到天使的微笑,忧愁、烦恼的大人们会得到天使的倚靠。当达米尔和卡西尔来到图书馆,这里还有更多的天使。人类灵魂的基地——图书馆,便是他们的“天使之家”。
之后,达米尔看到一处马戏团,卡西尔来到一个摄制组。达米尔为马戏团中的“天使”马里恩所感染,插着翅膀的马里恩在秋千上荡漾,但马戏团就要解散了,马里恩的心中传出漂泊的声音、孤独的声音,达米尔在倾听这些声音时,对这位孤独的女性产生情愫。而卡西尔来到彼得的摄制组,此处,美国著名演员彼得·法尔克饰演自己。当时,彼得还未找到一顶合适的帽子,当他下飞机来到片场后,便拍摄了这场寻帽戏。片场时,彼得还喜欢画素描,文德斯征得同意后,也将画画作为人物动作之一,排进了影片。卡西尔在片场,看着摄制组拍一部纳粹题材的影片。达米尔来到这里,带他去看点新玩意。马戏团和摄制组,作为一种漂泊流浪的隐喻,出现于影片。而整部影片的格局,也冲文德斯以往“平行移动”公路片的束缚,多出一种“垂直移动”公路片的美感。两个天使穿行柏林,镜头如天使之眼掠过、或如天使之姿飘过,令人心动。
看似松散感性的日常生活记录,最终还是掉入叙事之中。天使达米尔,喜欢上同是“天使”的马里恩,看她月圆之夜在秋千上“起舞”,在镜子后凝望着因孤独泪流的她,在音乐现唱来到正与摇滚共舞的马里恩,并渴望与之合舞。故事以一处巧妙的梦境,实现第一处反转。马里恩在睡梦中,梦到她与天使达米尔牵手,醒来后确定他就是自己的意中人。第二处,则以惊艳的“天使下凡”实现反转,达米尔决心亲近世俗、加入人类,并去寻找他爱的马里恩。黑白的天使世界,瞬间变成绚烂的尘世世界。彼得·汉德克为这一幕写了一个精妙的情景。达米尔坠入尘世后,脑袋被天使盔甲砸出血,他却并不感到疼痛,反而是欣喜。他问路人柏林墙上涂鸦的颜色。他有了感觉,能够触摸、更够感受、更够识别色彩,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彷如初见世界般惊喜。在得知彼得·法尔克是个前天使之后,他更加信心十足,最终,两人都来到尼克·凯夫(Nick Cave)摇滚现场,并在旁边的酒吧相遇,尘世爱情成为天使达米尔的心之所属,而漂泊流浪的马戏团艺人也将在尘世爱情中安放孤独的心灵。
在《德州巴黎》的结尾,儿子亨特与母亲真团聚,相拥一刻令文德斯有种解放的感觉。文德斯希望这一感觉还会在下一部电影中回响。当影片进入“故事”之后,结尾以达米尔与马里恩相遇亲吻,同样产生了一种解放的感觉。它让我们再次擦拭双眸,重新收获初见世界般的感受力,让我们相信红尘俗世的感动,也让我们明白人类孤独的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