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草,既除风热止瘙痒,又治胃肠炎,夜盲与风湿

在野外看到几大丛野草,开的花既像动物尾巴又像鸡冠。上部粉紫,下部白色,在风中摇曳生姿,又直冲冲指天盛放,野性中透着精致,别名狐狸尾、指天笔,牛尾巴花,犬尾鸡冠花。正名分不清是小姐还是丫鬟:青葙。

青葙,为苋科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见,野生或栽培均有。茎叶或根入药,性味苦寒,入肝又入膀胱,有燥湿清热,杀虫止痒,散血中风热,凉血止血等功效。

古代一郎中,夏季看病途中夜宿湿地,导致皮肤受风,生出了疹子,瘙痒不已。郎中第二天边走边蹭痒,总是难耐。看到路边尚未开花的青葙,绿色或红紫色的茎虽上部劈叉有分枝,但下部直立,有条纹,用来抓痒似乎不错,于是直接扯了一大把来边走边搔,疹子竟然慢慢散了,痒也慢慢止了。

郎中何等聪明,当即想到这是一种可用于止痒的佳药。于是直接割取了好多,背在背上带回家去。

后来,郎中发现自家居住的地方,不知何时生长出了很多青葙,他用其治疗更多病症,竟然效果不错。

比如湿热带下,小便不利,尿浊,泄泻,阴痒,疮疥,风瘙身痒,痔疮,衄血,创伤出血等,均可用青葙而治。

1、治风湿身疼痛:青葙子根30g。猪脚或鸡鸭炖服。(《泉州本草》)

2、治痧气:青葙全草、腐婢、仙鹤草各15g。水煎,早、晚饭前服。(江西《草药手册》)

痧气又称痧胀,是在夏秋之间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塞于内,导致腹痛闷乱。因痧气胀寒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痧在皮肤气分的,皮疹隐现红点,称“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乌痧”。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足麻木等。

腐婢,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的茎、叶。有清热解毒之效。

仙鹤草苦涩平,工作于肝脾肺经。有补虚扶正止血之功。

二味与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青葙共同清热燥湿,解毒补虚,共治痧气。

3、治皮肤风热疮疹瘙痒:青葙茎叶,水煎洗患处,洗时须避风。(江西《草药手册》)

这是一个与郎中之痒相关的方子了。

4、治妇女阴痒:青葙茎叶90-120g。加水煎汁,熏洗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阴痒是指妇女外阴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等。类似西医之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外阴白色病变等以阴痒为主之证。

5、治支气管炎、胃肠炎:青葙茎叶3-1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6、治痈疮疖肿:青葙鲜茎叶,捣烂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以上就是青葙茎叶与根的药用选方,青葙的花朵恬静从容,结出的种子性味苦凉,祛风热,清肝火。是有名的明目药。可用于风热流泪,夜盲,目有翳障的治疗。

治风热泪眼:青葙子15g,鸡肝炖服。(《泉州本草》)

治夜盲,目翳:青葙子15g,乌枣30g。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

甚至头风痛,也可用青葙子15-30g。煎水服。(《福建中草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