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天写得最美的,不是唐诗宋词,而是这首你我皆知的元曲
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天,大都离不开一个“悲”字。主要是因为春天草木的新生,会让人想到美好的事物,自然都喜欢。而秋天草木的凋零,会让人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中,宋玉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相同的。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古代文学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秋天的佳作。其中,通过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塑造了一个绝美的秋天之意境,并且最为人感同身受,也许只有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词,以及元曲的美妙之处,就是作者都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构造出非凡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单独看,也许只是平常的景色,但作者将其塑造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意境就有了。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件作品,它是否具有意境,有意境之美,本质在于它是否情景交融、心物合一。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马致远塑造的这首小令,写尽了景色,也写尽了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最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曲的画龙点睛之笔。前面景色是美,还是悲,都是天涯断肠人内心情感的迸发。
实际上这首《天净沙·秋思》,是一直未能得志,过着漂泊无定生活的马致远,在羁旅途中所写。是马致远眼中的景色,也是他心中的情感载体,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构成了一种绝美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在深秋的黄昏,面临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即便再过千年,万年,也都是我们每个人能感同身受的。而感同身受的我们,才能懂得这首曲中最美的词语,最美的秋景,最美的意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