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Ⅱ《史记•曹相国世家》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後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B.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C.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D. 择都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任命将帅、郡守,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证,用铜或竹、木制成。

B. 孝惠,是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带有褒贬评价性质的称号,文中“悼惠王”也是谥号。

C. 春秋,此处指年龄。文中“悼惠王富于春秋”,是说悼惠王正值年轻,与“春秋鼎盛”意思相同。

D. 黄老,指上古的黄帝,也称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黄老之术作为古代一种思想流源,始于战国,盛于西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参能征善战,屡建功勋。曹参曾征讨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讨伐叛将黥布,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B. 曹参集思广益,礼贤下士。曹参任齐丞相期间,向齐故诸儒问计,并且从胶西请来盖公,对其礼敬有加。

C. 曹参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无论在齐任丞相还是在朝任相国,曹参都主张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宁,能够休养生息。

D. 曹参体恤下属,不拘小节。曹参自己饮酒,也纵容官吏们饮酒喧器;别人有细小的过失,他总是隐瞒遮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2)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5.曹参为何被萧何推荐做相国?请简要概括。

【解析】

1.句意:曹参从各郡国官吏中挑选不善于文辞而又持重忠厚之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古奥峭拔,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赶走他们。“木诎”是一个词,木讷的意思,不能分开,排除AD;“言文刻深”是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2.D项,“黄老,指上古的黄帝”错误,“黄老”,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故选D。

3.D项,“曹参体恤下属,不拘小节”错误,“曹参自己饮酒,也纵容官吏们饮酒喧器”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不是“体恤下属,不拘小节”。

故选D。

4.(1)随从官吏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并查究,曹参竟然反而拿出酒来摆坐席上喝起来,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相应和。

(2)等到韩信被消灭,那么位列侯爵而成就战功的,唯独曹参据有其名。

(1)幸,希望;按,追查;乃,竟然;张,摆设。

(2)列侯,位列侯爵;成功,成就战功;擅,独占、据有。

5.①忠于朝廷,值得信赖;②心胸坦荡,心无芥蒂;③有治世之策,宽以待民。

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项羽已死,天下平定,汉王做了皇帝。高帝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在高祖六年时,分封列侯的爵位,并与诸侯剖符为凭,世代相传而不断绝。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攻打陈稀部将张春的军队,打败了敌军。黥布反叛,曹参跟从齐悼惠王率领军队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合攻黥布的军队,大败敌军。孝惠帝元年,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长者与读书人都召来,询间用来安抚百姓的办法。到来的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每个人说法都不一样,曹参不知如何决定。他听说胶西有位盖精硏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百姓就会自行安定,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正厅,让盖公住。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起初贫贱的时候,和萧何关系很好;等到成为将相,可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王朝的相国,做事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国官吏中挑选不善于文辞而又持重忠厚之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古奥峭拔,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赶走他们。曹参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要说。这些人一到,曹参就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来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吏厌恶这件事,但对此无可奈何,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听到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吏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并查究,但曹参反而拿酒陈设座席喝起来,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一味地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太史公说:相国曹参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如此多,是因为他跟淮阴候一起共事。等到韩信被消灭,那么位列侯爵而成就战功的,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主张清静无为,完全合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以后,曹参让他们休养生息,所以天下都称颂他的美德。

(0)

相关推荐

  • “萧相国世家”的历史命运

    <史记>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例叫世家.<史记>有三十世家,世家是指那些门第高贵.世代延续的王侯. 01 <史记>中的三十世家 <史记>的三十世家从内容 ...

  • 子玉说007|秦汉官职之丞相

    文 / 子玉 影视剧.文学作品,丞相是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一个官职名称.丞相,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之,权利很大. 丞相的具体职责是什么?丞相在朝中的地位几何?丞相是一人独任还是几人共 ...

  • “萧规曹随”的背后没那么简单

    这个成语并不陌生,表面意思是: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褒贬不一,但大部分人都将其定义为"因循守旧".进而我们更加的认为萧何"天下第一"实至名归,再配上高祖&qu ...

  • 日日饮酒高歌却被千古颂扬,短短几句话透露大智慧

    公元前193年,萧何卧病在床,奄奄一息:惠帝听闻萧何病重,立即前往探望.寒暄过后,惠帝问萧何道:君即百年以后,谁可代君者?萧何和曹参两人之前有过节,但临终前萧何还是表现出大汉相国应有的胸襟和气度,是向 ...

  • 萧何临死为何推荐曹参?他推不推荐都该轮到曹参了

    刘邦集团的功臣按照参加刘邦集团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集团,基本上是三个同心圆.最核心的是刘邦初起到奉楚怀王之命西征灭秦这个阶段就加入刘邦集团的,是为砀泗集团,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 ...

  • 史记·曹相国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徐世英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净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司马迁对他的英勇善战和治国方略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曹参施行的 ...

  • 史记·萧相国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徐世英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篇紧紧围绕这一方面,塑造了萧何这一历史人物,描述了他的卓越功勋. 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为刘 ...

  • 积累丨每日一篇文言文:《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陈涉起而王陈,陈平固巴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 ...

  •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 ...

  • 史记·三十世家·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 ...

  • 史记·三十世家·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 ...

  • 读史有感(史记卷五·《世家上》)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 ...

  • 史记·三王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刘军 译注 [说明与解析] 本世家在写法上不同于其他诸篇世家:只载述关于孝武帝封立三个儿子刘闳.刘旦和刘胥的疏奏策文而不及三王行事.这是因为"燕齐之事,无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群臣守 ...

  • 史记·陈丞相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徐世英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陈平的传记.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多次替刘邦出谋划策,为刘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写了陈平的一生,但突出刻画的是他的谋略.司马迁将最能体现陈平智谋的言行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