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之时评【13】:有一种高贵,叫做把别人放在心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曾经看到过一个暖心的故事。在小区楼下的商店,大家买完东西打算结账。有位大妈消费了49.5元,她拿出100元交给了收银的小姐姐。小姐姐打开抽屉看了一眼,随口问了一句:“阿姨,您有50吗?”大妈笑的合不拢嘴,乐呵呵地回答说:“哈哈,还50呢,都60多啦。”小姐姐很机智地说:“看您这么年轻一点都不像啊,哈哈。”然后找完钱交给大妈。于是,大妈乐呵呵地走了。收银小姐姐无意的一句话,让大妈很是开心。她并没有戳破这个美丽的“误会”,告诉大妈她原本的意思。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这位大妈的尴尬,二来小姐姐也拥有了一天的好心情。
小故事,大智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人处世,最佳方式以尊重为底线,把对方放在心上,用柔软的力量,用包容的态度,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做到进退自如,既不为难别人也不自轻自贱。《礼记》曾说:“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一个越优秀的人,修养和情商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越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是能够把别人放在心上,懂得换位思考,懂得替别人着想。
把别人放在心上,需要一颗善良心。人性最大的善良莫过于想着别人胜多于自己。处处为他人着想,凡事先为别人着想,是一种难得的可贵,是一种精神与灵魂的丰满。如果说父母把孩子放在心上、丈夫把妻子放在心上、老师把学生放在心上、领导把部属放在心上、老板把员工放在心上,是一种本能、一种责任的话,那么把朋友同事同学放在心上、把需要帮助的人放在心上、为萍水相逢的人伸出友爱之手、为素不相识的人化解尴尬矛盾,就是一种善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高贵。
把别人放在心上,日常生活中况且如此,共产党人更应该带头做到。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我理解这个人格力量,就是要克己奉公、公而忘私,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始终维护群众利益。共产党人焦裕禄,在兰考的日子里,带着救济粮款,迎着大风雪去看望受灾群众;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焦裕禄用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承诺,树立了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丰碑。
光辉的事迹感召着我们,要把能不能始终牢记宗旨、服务人民,能不能做到把群众装在心中,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要把群众始终装在心中、举过头顶,真正做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群众,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所盼所需所急,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群众的实绩。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60%为他人考虑,40%为自己考虑,那么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考虑的百分比越高,那么他的道德水准就越高”。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优秀的人,时刻将百姓事、群众事放在心上,既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更是赢得群众拥戴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要尊重群众。俗话说得好:想被别人尊重,就要先尊重别人。理解也是这样,想被别人理解,就要先理解别人。理解别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领导艺术。领导干部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才会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宽容,才能更好地在一起交流。
其次,要了解群众。设身处地的与群众交心,善于聆听他们的真情实语,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心声,哪怕是有些怨言和责怪,甚至是不中听的批评和责难,都要能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让群众百姓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要把群众“话中之音”、“弦外之声”听懂听好。再次,要感化群众。人心都是肉长的,世界上最容易收买的莫过于感情。感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是联系群众“桥梁”和“纽带”。
古代军事家孙武曾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充分说明,只要你把群众放在心上,对群众付出真挚、善良、负责的感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疾、解群众之忧,就一定能在群众之间构筑一座心与心交融的桥梁,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定能够得到群众“高贵”的回报。
(薛智之0616,即日午,于杭州)
end
薛智之,浙江人,业余爱好上网、阅读、习文,记录生活、交流思想、分享快乐!近年来先后公开发表文章数百篇。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