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人生 | 最好的阳光

从逻辑角度上说,我认为,朋友圈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基于“我”之下的“相册”,一种是基于“发现”之下的——“朋友圈”。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相册”,然后就集合成“朋友圈”这个大相册,或者说大杂志,或者说大市场……就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一幕也会成为别人的风景。

听说《又见平遥》这个大型情境体验剧就是这样,每个进入平遥的人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点开“发现”这个按钮,第一个选项就是“朋友圈”。如果你的“朋友”足够多,领域足够广,就会发现,你点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朋友圈像一个大的开放市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种政经消息,逛各种业态的商店,喝到各种口味的鸡汤,游遍世界各处美景,甚至体验各种人生……

朋友圈也是一个大舞台,这里的角色都有人设。有的人是咨讯中心,有的人是情感热线,有的人是商品交易所……愤青、文青、傻白甜、装B……各种人设。脚本来自内心,人设源于自我。就像在单位、机关、家里,不一样的舞台,需要的人设也会不同。

(0)

相关推荐